文/鵬爸育兒經
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最好的禮物,父母們都希望能夠把自己最好的都給孩子。但是因為家境情況的不同,不同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條件也會相對的產生不同之處。
現在不少家長都很是忌諱幼兒園打探孩子的家境,不過對於一些有經驗的老師來說,他們並不需要刻意打探,往往一眼就能夠分辨出一個孩子的家境如何。
朋友就是一所不錯的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從業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了,算得上是資質比較老的幼兒教師了。一天她分享她平時的工作生活,其中一張照片裡面,有一個孩子臉頰和鼻子紅彤彤的,一看就是被凍的。
朋友說,因為這孩子家裡不寬裕,每天她家長好像都是騎電動車來送她的。班裡大部分的孩子家裡都有私家車,只有這個孩子早上會挨凍。朋友還說,孩子家裡經濟情況什麼樣,只要和孩子接觸一會兒,閒聊幾句就能夠看出很多東西來了。
比如幼兒園放假的時候,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出去玩玩,等到放假回來,孩子們就會相互分享自己的經歷。有的孩子就是在附近的公園玩一玩,有的孩子去了外地的景區和遊樂場,而有的孩子坐著飛機去了國外。很多小細節都會暴露孩子家裡的真實情況。
1.換衣頻率
能夠在同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說明孩子們的家境上下都差不太多,比如一些費用昂貴的貴族幼兒園,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去不起的。現在家家戶戶的經濟條件都好了一些,不管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平時都不會太邋遢,個個都是乾乾淨淨的。
不過相較於有錢人家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換衣頻率就要差很多了。窮人家的孩子一般不會每天更換衣物,而且因為衣服數量少,換來換去都是那幾件衣服,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2.言談舉止
現在的社會大多奉行精英教育,父母們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庭條件好的父母往往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不少家境好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不少的興趣班,比如英語、舞蹈、繪畫、口才、樂器等。孩子的日程很滿,氣質和言談舉止也會慢慢地發生一些轉變。
而窮人家的孩子往往不會過早的接觸這些興趣班,相較而言平時的特長和本領就會少一些,很多方面不如家境殷實的孩子。
3.性格特點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大多家境不好的孩子都是比較懂事的,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會幫助父母做很多事情。而家境好的孩子沒有機會做這些事情,在有些實操環節上面的動手能力會相對的差一些。
1.告訴孩子真正的家境
有的父母雖然家境不好,但是卻不想委屈孩子,平時給孩子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而自己卻勒緊腰帶過日子。孩子小時候對於「窮和富」的認識是很模糊的,這種錯誤的做法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過於看重物質條件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攀比、虛榮、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他也是家庭成員中重要的一部分,孩子有權知道自己家庭真正的情況,父母要主動告訴孩子實際情況。
2.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6歲是孩子各方面發展都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如果孩子在這段時間受到了錯誤的教育,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輩子。貧窮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父母的畏懼。要想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父母首先就要勇於面對自己的家境,不要逃避和隱瞞。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