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碎碎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孩子在家裡受到全家人的疼愛,但是在幼兒園卻不一定能獲得老師、同學們的喜愛,心理就會產生落差。
社會是很現實的,當孩子離開家進入幼兒園,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情況!
最近,我三姐一直忙著給娃買衣服,都是大品牌,我就納悶,小小年紀,怎麼穿的比大人還好?
三姐說:你可不知道,女兒也三歲了,九月份要上幼兒園。現在的老師可都勢力呢。人家會看你家娃穿衣打扮區別對待。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自然不放心上。
對於這點,我半信半疑,還專門找我做幼師的髮小了解情況。
她說:窮人家的孩子確實一眼就能看出來,但跟穿著關係不大。
1、舉止談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條件比較貧苦的孩子,一般早早就懂事聽話。
他們的父母也會根據自身經驗和條件,教導孩子不要在外張狂。
因此,在班裡相對比較獨立,也不會去惹事,遇到麻煩也不會用大哭來表達。
2、是否自信
毫無疑問,有條件的家庭,父母也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建設,除了物質上的滿足,更加傾向於精神上的滿足。
條件好的孩子,在這種氛圍滋養下,相對自信,在幼兒園參加活動也會更加積極主動!
條件差的孩子,父母疲於奔命,比較少時間關注孩子內心世界。
從物質到精神不夠富足,這樣條件下的孩子,也會比較容易自卑,幼兒園裡的活動,交際自然也會慢半拍。
3、缺乏安全感
在農村有句話叫有錢人,腰杆子都硬。
這句話不僅體現在成年人身上,也體現在幼兒身上。
我家有個遠方親戚,他家條件不是很好,從來不給孩子買玩具,他們認為錢要花在刀刃上。
這孩子四歲多來我家的時候,一直玩我女兒的玩具,誰要都不給,而且只會把好玩的,好吃的給父母拿去,別人一概不信。
1、尊重孩子
無論孩子性格如何,吃穿如何,作為老師都不該把成年人劃分三六九等那套應用在孩子身上!
這是最起碼的師德。
2、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
對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來說,父母很多接觸的人脈都是底層的,相對不是那麼注重孩子的教養。
既然孩子有機會去幼兒園學習,那麼作為幼兒園老師,要注重教育孩子的禮儀。
比如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飯前洗手,禮貌問候他人等等。
3、一視同仁
這個是我最想說的,有的家長,很會「做人」,動不動就給老師送禮,期望老師能多關注自家孩子。
但是作為老師,也要自重。拒絕收禮,教育孩子的時候,一視同仁。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可能這些花朵的品種,在某些人眼裡分三六九等,但是作為祖國的園丁,以身作則,用強大的精神力量滋養孩子。
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們接受所出生的環境,活的自信而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