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騷亂二十年:華人地位提升 種族標籤依舊

2020-12-15 觀察者網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導,雖然已經過去了20年,但印尼華人仍然對發生在1998年的那場騷亂歷歷在目。這20年中,當地政府撤銷了對華人的很多禁令,華人的地位得到提升。不過,仍然有部分政客和印尼當地人會隨時拿種族問題大做文章。隨著中國和印尼關係日漸密切,印尼華人的角色也愈發重要起來。

20年前的5月21日,印尼總統蘇哈託宣布辭職,結束30多年的獨裁統治。在這之前,示威者在首都雅加達舉行連續多星期的示威,更一度演變成騷亂,多家印尼華人的商店被搶掠,據報造成1000多人死亡,近百名婦女被強暴。

這20年,印尼政府撤消了許多蘇哈託時代針對華人的禁令。華人再次可以公開慶祝農曆新年、也可以使用中文名字和參政。

但即便如此,多數印尼人與華人在種族問題上的爭議從未消失。

1998年5月21日,經過多個星期的示威後,印尼總統蘇哈託辭去職務,結束30多年的統治。

報導稱,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去年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的印尼人仍然認為華人掌握著當地經濟,接近一半受訪者說他們「無法與印尼華人交朋友」。

專家指出,種族問題在政治上仍然是印尼社會上一大分歧。

不過,也有印尼華人說,在他們眼中,「印尼人」和「華人」兩個名稱,其實可以共存,沒有衝突。

20年前的記憶

1998年5月12日,約6000名學生和教職員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特裡薩克蒂大學(Trisakti University)靜坐,要求總統蘇哈託下臺。在場的軍人和警察突然向在場的人開火,造成四名學生死亡。

1998年雅加達騷亂期間,多家華人開設的商店被搶掠。

當時,印尼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放緩,貨幣大幅貶值,令物價飛漲。槍擊事件發生前,示威者已經多星期在街上遊行,要求政府改善經濟。這些遊行慢慢演變成反政府示威,再變成騷亂,目標是被視為掌控印尼經濟的華人社區。

印尼華人陳姝伶當時二十多歲,是塔魯瑪迦大學(Tarumanagara University)的本科生 ,上學的地方毗鄰特裡薩克蒂大學。

因為騷亂,她已經多天沒去學校,待在家裡。據她描述,槍擊傍晚,有一群示威者聚集在她家門外嘗試強行打開閘門。

陳姝伶和當地許多華人一樣,安裝了四至五米高的堅固閘門,示威者進不去她的家。陳姝伶記得示威者擾攘了數小時,直至太陽下山。「有人開始向我們家投擲石塊,我爸爸跑進我的房間,跟我說:我們要走了。」

離開了家,才是麻煩的開始。

陳姝伶當時所在社區主要的居民都是土生印尼人,她們家是區裡少數的華人。「到了街上,我記得有一群年青男子向我們投擲雜物,也推撞我們。「

幸好過了不久,有一些當地印尼居民幫助他們驅散襲擊者,又為他們召來社區領袖和伊斯蘭地區教長,護送他們回家。

另一位印尼華人優素福當時是社區組織「母親之聲」(Voice of Concerned Mothers)的成員。

特裡薩克蒂大學的槍擊事件後第二天,她與「母親之聲」的另一位成員到學校察看,發現到處都是打破的玻璃窗和血。「我們當時仍然未完全掌握髮生了甚麼事,我們感到十分困惑,同時十分憤怒。」

優素福之後出席了四名被殺學生的喪禮。當時局勢仍然十分緊張,她說當時還有傳言指印尼政府部署了狙擊手,會向出席喪禮的人開槍,但優素福堅持出席。「我們當時不知道我們是否安全,我們也完全沒有安全感。」

騷亂在同一天晚上最嚴重的時候,優素福在雅加達的住所。

她記得,那晚從家裡的窗往外看,見到有人在距離住所不遠的超級市場縱火,許多華裔鄰居都十分害怕,都躲到優素福家裡去,「街上完全沒有警察、也沒有軍人。「

過了數天,局勢稍為緩和下來後,優素福才帶同家人到峇裡島暫避。

解禁華人文化

騷亂結束後,印尼街道滿目瘡痍。

蘇哈託最終在多方壓力下辭職,副總統哈比比宣誓就任總統。

印尼政府、民間和聯合國人權辦事處都分別對騷亂展開調查並發現,最少有85名婦女在騷亂期間被強暴。

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研究員維納尼塔(Monika Winarnita)和墨爾本大學研究員塞蒂亞萬(Ken Setiawan)的研究顯示,印尼政府調查委員會認為軍隊和政府高層多名成員應對騷亂期間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負責。

納尼塔接受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委員會建議印尼政府成立臨時人權法庭處理這些指控,但至今當地法庭仍未展開聆訊。

另一方面,印尼政府也逐漸撤銷蘇哈託執政時針對華人文化的多條禁令,容許華人在公開場合說中文,也從2004年開始將農曆新年列為印尼全國假期。

哈比比在1998年9月籤署法案,禁止政客在公開場合使用「pribumi」(印尼語,解作「土生印尼人」)。

《雅加達環球報》專欄作家翁淨勝解釋道,多數華人認為這個詞語帶有冒犯之意,因為蘇哈託掌權時代經常用這個詞語暗指華人是「新來的人」。

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印尼中心研究員珀迪(Jemma Purdey)認為,印尼華人的地位在1998年後已經得到很大提升,而且至今再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排華事件。

她補充道,近年在印尼發生襲擊的起因主要都是宗教問題,如較早時在第二大城市泗水的連環炸彈襲擊,針對的是非伊斯蘭教徒,而不是華人。

印尼東爪哇省首府泗水市警察局總部5月14日發生襲擊事件,造成2名平民和4名警察受傷,4名襲擊者均在襲擊中身亡,「伊斯蘭國」宣布負責。

「政客隨時可以喚起種族議題」

但印尼人與當地華人至今還沒有擺脫種族的標籤,在印尼人和華人通婚的家庭中,種族歧視和彼此之間的隔閡陰影仍然籠罩。

優素福嫁給當地一名爪哇男子多年,但夫家親戚因為種族關係,沒有完全接受她。每次優素福回自己娘家的時候,母親也會跟她說:"不要跟那些pribumi混在一起。"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去年進行全國調查,在印尼各地訪問了1620名居民,發現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印尼華人對當地經濟有「過多的影響力」,更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當地華人政治領袖「感到不安」。

翁淨勝指種族身份認同在印尼至今仍然是引人關注的議題,尤其在政治層面上,政客經常渲染種族差異。

此前,雅加達第一位華人首長鍾萬學在2017年競選連任,但被對手巴斯維丹(Anies Baswedan)擊敗。

雅加達前首長鍾萬學去年前褻瀆《可蘭經》,被法庭裁定褻瀆宗教罪名成立,判囚兩年。

巴斯維丹發表就職演說時,用「pribumi」描述土生印尼人,說他們現在終於可以「當家作主」。

《雅加達郵報》批評指,巴斯維丹違反哈比比在1998年籤署禁止使用「pribumi」的命令。

翁淨勝說,政客都知道印尼社會存在種族歧視,「他們隨時都可以喚起這個議題」,為自己營造支持。

珀迪認為,印尼人對當地華人的負面印象大都是政客營造出來的。

她舉例說,1998年騷亂的前夕,印尼受通貨膨漲影響,各類日常用品的價格暴漲。印尼政府當時就暗示,有人在囤積居奇,令當地人將物價上漲歸咎於以售賣日常用品為主業的印尼華人商家。

她還指出,受前總統蘇哈託的政權影響,一般印尼人對當地華人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改變這些刻板成見,是一項長時間的工作。

維納尼塔指出,印尼華人都希望政府承認他們是當地眾多少數民族之一。

「但政府官員和官方話語都向華人轉達著一個訊號:只有土生的印尼人才是真正的印尼人,不管華人有多少世代與印尼人通婚、不管華人有多融入印尼的文化,他們都不會是這個國家的一部份。

「印尼華人在印中間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來,中國與印尼的關係日漸密切。

中國在2015年中標為印尼建設首條高速鐵路,該條鐵路連接雅加達和西爪哇省城市萬隆。

中國總理今年5月訪問印尼期間,與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見面,宣布要推動兩國關係發展。

珀迪認為,印尼華人應主動參加社會事務,打破隔膜,而中印兩國的關係發展,為當地華人參與公共事務帶來契機。

「在這方面來說,印尼華人協助印尼政府與中國打交道可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兩國間的經貿關係。

優素福年輕的時候,差點要離開印尼這個她視為家的地方。

印尼共產黨在1965年發動政變,最終失敗,卻讓蘇哈託奪得權力。

他隨即清算許多被視為支持印尼共產黨的人,造成最少50萬人死亡,華人也是目標之一。

苦於眼前的迫害,優素福的母親因受不了印尼政府對華人苛刻的對待,決意移民美國,也為優素福五名兄弟姐妹逐一申請美國居留權,移居當地,但優素福說,她決定留在印尼。

這個決定令母親十分傷心,但優素福對印尼這個地方太有歸屬感,不想離開。「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我屬於印尼這個地方,我要留在這裡。」

印尼華人陳姝伶現在是當地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研究員。

她認為自己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因為自己能接觸有關中國與印尼的資料,協助兩國改善關係。

陳姝伶認為自己既是華人,又是印尼人,兩種身份沒有衝突。

「北京奧運在2008年開幕時,我身為華人有一種驕傲的感覺。但那會削弱我印尼人的身份嗎?會影響我的愛國心嗎?我認為是不會的」,她說。

相關焦點

  • 華僑憶98年印尼排華噩夢:華人地位今非昔比
    期間,僅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5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同時發生在印尼梭羅、泗水、棉蘭等地的類似騷亂也造成了華人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在排華騷亂發生10周年之際,兩位出生在印尼、如今在中國工作的華人向《世界新聞報》記者講述了當年的痛苦經歷,以及對於近年來印尼華人地位提高的親身感受。
  • 華人痛苦回憶1998印尼排華:1200名華人被屠殺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1998年5月21日,曾7次當選印尼總統的蘇哈託黯然辭職。在他走下權力寶座前不到10天的5月13日,印尼爆發了針對華人的「5月騷亂」,近1200名華人遇難,上百名華人婦女遭強暴。  然而,騷亂剛一平息,就有印尼官員出言質疑「華人婦女被強暴」的真實性,直到1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質疑依然存在。
  • 1998年印尼「排華」騷亂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核心提示:莊國土表示,「98年排華騷亂」給在印華人帶來的巨大創傷不容抹去,在事實面前,一部人否認歷史的做法完全是徒勞的。16年前,是蘇哈託政權將金融危機的怒火轉移到印尼華人身上,而引發了底層百姓對華人的暴行。
  • 1998年印尼騷亂:我們的女同胞遭遇了什麼?
    1998年11月3日印尼騷亂調查報告出籠自1998年7月各國媒體接連報導印尼5月騷亂期間發生的令人髮指的集體強姦華人婦女事件後,國際社會的注意便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這個千島之國。報告向人們證實了關於今年5月騷亂真相的一些猜測,即5月騷亂的確是一場精心組織和策劃的騷亂,而在以華人為主要襲擊目標的騷亂發生期間及之後,的確發生了駭人聽聞的集體強姦華人婦女事件。報告分9個部分共28 頁,主要回答了人們關注的幾個問題。首先,報告證實5月騷亂是有組織和精心策劃的。
  • 劫難後的重生 印尼華人成為總統選舉中的新力量
    月16日,雅加達的一個中國人在騷亂後清理其被搶掠的家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華人:印尼總統選舉中的新力量》的文章,內容如下:  1998年5月是印尼華人所經歷的最為恐怖和危險的日子――印尼首都雅加達充滿了血腥的暴力和恐懼。
  • 東南亞華人為什麼「有錢沒地位」?
    東南亞華人為什麼「有錢沒地位」? 因為APEC及東協峰會接連在印尼、汶萊召開,作為媒體人,不禁引發對那裡華人政治地位問題的再次關注。 大家都知道印尼的華人不少,約佔兩億多人口總人口10%,上千萬華人在印尼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該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 印尼華人有多富?2020印尼首富依舊是泉籍兄弟
    實際上,在印尼富豪中,華人佔據了一大半,其中不乏閩籍企業家,他們在財富貢獻、社會地位、公益事業等方面,都有所成。 佔據八成社會財富 根據印尼公布的資料顯示,3%的華人掌握著印尼80%的財富。 不論是在近年的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上,還是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印尼華人在印尼富豪中都佔據了大多數席位,廣東籍石化及能源大亨彭雲鵬2019年的財富增加最大,在福布斯2019年印尼富豪榜中的排名提升了7位,達到第3位。
  • 蘇哈託下臺二十年:後威權時代的族群政治|印尼|華人|殖民|獨立|...
    1998年5月雅加達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印度尼西亞好像是已經走上和解、多元之路,消費文化也蓬勃發展,人們追求新的電子產品、流行文化、搖滾與電子音樂,政治也變得更有活力。
  • 印尼排華系列——紅溪慘案,數萬華人遇害,溪水被染成血色
    印尼排華傳統歷來已久,大規模的排華騷亂間歇性的就發作一次,而且愈演愈烈。以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製造的「紅溪慘案」為開端,印尼曾爆發過多起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華僑華人的暴行。進入十八世紀,荷蘭「海上馬車夫」地位嚴重下降,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失去印尼殖民地,他們當前想法是盡一切可能剝削印尼的的一切,於是華人的存在無疑是「多餘」且無用的。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頒布「許可證」法令,規定一切可疑華人都應該被逮捕搜查。荷蘭當局該政策帶來十分消極的後果,數千的華人遭到逮捕並被運往好望角,錫蘭(斯裡蘭卡)做奴隸。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在美國華商總會顧問蔡文耀看來,種族歧視現象在美國由來已久,弗洛伊德之死如同一個引子,引爆了疫情下的多重社會矛盾。
  • 印尼華人危險!中國使館也發出提醒
    印尼大選結果公布後,首都雅加達發生騷亂,致6人死亡200人受傷。然而騷亂開始逐漸「變調」,有示威者打出「反華」標語,不實「反華」信息在網絡傳播,在印華人擔憂「騷亂之火」會波及自己。對此,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提醒在印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 印尼排華系列——1998年黑色五月暴動,正義的審判何時到來?
    1997到1998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蘇哈託的統治岌岌可危,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蘇哈託和印尼政府又將矛頭對向了印尼華人。1998年5月中旬,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等地發生大規模騷亂,不法之徒洗劫華人華僑商店。更加讓人髮指的是印尼暴徒還在光天化日之下,喪心病狂地強暴了數百名華人婦女。
  • 種族歧視:華人被邊緣化的根源
    事實上,作為一個在東南亞生活了數十年的政治家,李光耀資政發表上述評論決非信口開河,也決非空穴來風,而是有感而發,他是以大量事實為依據的;人們有理由相信,他也決非企圖以此挑撥離間,而是出於善意,希望鄰國政府改進工作,建設各族和睦共處的國家,維護地區的穩定局面。筆者贊同李資政的看法,並擬就此進一步談談一些粗淺的意見。
  • 印尼為什麼會排華 印尼屠殺華人原因分析
    很多語境中,這場屠殺被貼上「反共」的標籤,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不掌握在歷史的解釋者手裡。如果僅僅將這場悲劇其視為意識形態或者政治權利的擴大化鬥爭,那麼很多歷史細節將無從解釋——比如,為何運動從有組織的清洗變為無序的屠殺?為何華人成為了屠殺中的首要目標?在印尼獨立以來,持續到1998年的排華歷史中,1965年是否只是一個偶然?
  • 印尼華人富豪:恨不得買菜都要穿晚禮服-虎嗅網
    事實上,新加坡與印尼華人關係由來已久,如果印尼本土是華人財富的來源地,那麼新加坡就是財富保值和再投資、交易、消費的地方。這股印尼資本流入,以1998年最為強烈,1998年蘇哈託政權垮臺,印尼發生嚴重排華事件,大量富有的印尼華人紛紛向新加坡轉移資產,前往新加坡避難。
  • 印尼華人仍面臨種族主義威脅 生存安全不容忽視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華人在總人口中只佔極少數。在三十多年的禁錮之後,目前印尼華人已經逐漸擺脫了來自政府和主流社會的歧視,但是仍然面臨著種族主義的威脅。近期在印尼西加裡曼丹省的山口洋市發生了一起種族爭議事件,當地馬來族民眾數次發起針對華人華裔的示威活動,甚至引發了幾起暴徒使用燃燒彈襲擊加油站、惡意縱火燒車的惡性案件,凸顯印尼華人的生存安全不容忽視。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事件的起因是山口洋市華人市長黃少凡發表了不當言論。山口洋市號稱千寺之城,人口中62%是華人,另外兩大族群是馬來族和達雅族。
  • 印尼總統就1999年東帝汶騷亂事件表示「遺憾」
    新華網雅加達7月15日電(記者 葉平凡)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15日就東帝汶1999年舉行獨立公投期間爆發的大規模騷亂事件表示「遺憾」。蘇西洛是在印尼峇里島與東帝汶總統奧爾塔和總理古斯芒共同接受兩國「真相與友誼委員會」就東帝汶1999年騷亂作出的最終調查報告時作上述表述的。
  • 印尼「9·30」屠華:殺數十萬華人
    「9·30」事件的導火線是1965年9月30日6名陸軍將領被殺。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當時的總統蘇加諾,還是軍隊親美高層,或是印尼共產黨?目前仍不明了。但有一點確鑿無疑:「9·30」之後,總統蘇加諾被迫下臺,繼任者蘇哈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迅即譴責事件系由印尼共產黨所為,緊接著便以此為藉口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及其支持者的大肆鎮壓。之後,便迎來了蘇哈託武力統治印尼的32年。
  • 疫情下:一座關公像引發思考,為何說印尼防排華比防病毒還重要?
    事件緣由據媒體資料顯示,2020年4月16日,位於印尼爪哇島圖班市有一座關公雕像突然倒塌,具體原因不清楚。據說這座關公像是東南亞最大的關公像。這座關公像始建於2017年,當時在建的過程中,就遭到當地穆斯林民眾的反對。我們都知道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還有一些信奉基督教、佛教和儒教的華裔。但華裔人數只佔印尼不到5%,人口極少。
  • 東南亞華人在各國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怎麼樣?
    (2018年馬來西亞富豪榜前十名中,華人獨佔9席)(郭鶴年,長期雄踞馬來西亞首富寶座,著名的香格裡拉大酒店是他旗下的產業)可以毫不誇張地將,馬來西亞的經濟就是控制在華人手中。而在馬來西亞的鄰國印尼,在2018年印尼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也佔領七席。(2018年印尼富豪榜)除了馬來西亞和印尼外,華人在泰國和菲律賓也是牢牢地把持著當地經濟,泰國和菲律賓的前十大富豪中,華人分別佔了8席和7席,菲律賓2%的華人更是佔據了該國80%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