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今天本來是計劃寫作一篇關於學生學習和使用詞語的文章,開始自己普及教育常識的道路。然而,看見了一個神器,改變了我的計劃。
是什麼神器呢?請看:
看見這隻筆了嗎?這是什麼筆?兩根筆芯,設計目的是什麼?看見它,我有點小憤怒了。嗯,確實的。我憤怒的對象要指向三類人:
一是教師。早在100多年前,通過研究,人們得出結論,抄寫3遍和抄寫8遍10遍遍50遍100遍,效果是一樣的。中國自己也在1974年左右在上海有一個關於罰抄的課題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國外的結論是一致的。這就是說,不僅僅是外文多次抄寫無用,中文也不例外。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半個世紀過去了,教師們還痴迷於罰抄,這太對不起「專業技術人員」這個稱謂了吧?
二是廠家。建議廠家開除這筆的設計開發者。商品本質是服務於人的,對孩子的這個服務是對罰抄的一種變相的認同。只要有需求就有買賣,本來是沒有錯的。然而,在下一代那裡,建議還是悠著點兒。千萬不要讓自己的下一輩(或者侄兒侄女等等小輩)看見且使用,否則,豈不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三是家長。家長很難做的。難做的家長也要做,不能辭職不是?
我有個朋友,是初中老師。有一次說起她女兒的數學老師總是讓學生抄試卷。分數高,不論對錯,抄一遍。分數低,抄10遍20遍是常事。我對他說:「遇見這樣的老師,我會直接告訴他,我家孩子不抄。他的成績我負責。」他說:「不敢說呀!得罪老師,怕他不管孩子了。」
再後來,聽說他的孩子轉學了。我問他為什麼轉學了,他回答說:「有一次娃娃數學考試不及格。老師罰抄50遍。我打電話給老師說,這樣罰抄,你覺得有用沒有?如果你說有用,我就讓娃娃抄。結果,從那以後,數學老師真不管我家娃娃了。無法,只好轉學了。」我只能安慰他,娃娃離開了是好事情。
話說,除了罰抄,我們真的沒有辦法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大腦記憶的渠道。左腦大腦主要負責語義性記憶,右腦負責形象性記憶。說人話就是,左腦管理解詞語,右腦負責管記憶人或者是物體樣子。
我們還知道人們學習的渠道有內視覺內聽覺和感受。在這裡,我們推薦一個好用的眼球位置來給各位關心教育的家長們和孩子們嘗試。眼球位置如下圖:
面對我們,如圖「C」的位置,是左上管回憶的地方。孩子們想不起來相關內容的時候,讓孩子眼球轉到到左上位置,停留片刻。回憶上課時老師講解的聲音;自己背誦時的聲音畫面等等。瞬間,記憶就能被激活。
眼球操是訓練記憶和背誦的好幫手,能夠輕鬆解決記憶背誦困難的問題。歡迎大家嘗試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