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裡,有幾天格外暖,
陽光媚如金,天空碧如洗。
我騎著自行車,經過家附近的小河。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沿岸的垂柳已經發了新芽,飄飄搖搖,是遙看近卻無的新綠。
迎面而來的風是有力的,卻不再寒冷。
這是春風沒錯了,
突然想到「吹面不寒楊柳風」。
咦?「吹面不寒楊柳風」的上一句是什麼?
詩人一點兒也不出名,除了這首詩,歷史上幾乎沒有他的作品和記載。我們只知道他是一位僧人,寫這首小詩時,他已是一位老人,但仍然對生活充滿了嚮往。讓大文豪朱熹喜愛,讓大作家朱自清惦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下這首小詩。
古木陰中系短蓬,
古木,通常指樹齡百歲以上的老樹。
短蓬,是指小船。
志南和尚這天坐著小船來到此處,小舟泛盡卻山行。是什麼讓他忍不住在古樹蔭下系下了小船,欣欣然步行上了岸呢?一定是明媚的春色,在呼喚他。
杖藜扶我過橋東,
杖藜是藜作的拐杖。
志南年邁,步行須扶杖。可是他偏不說我扶著拐杖,而說杖藜扶我。一個「扶」字,無比生動活潑。好像志南不是獨自一人,而有一個志同道合,親切可愛的年輕朋友陪著他,一路隨行扶持。讓我想起另一個可愛的大詩人辛棄疾來,有次他醉了酒,總覺得松樹要起來扶他,笑道:只疑鬆動要來扶。
接下來就是全詩的精華名句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時下起了迷濛細雨,春雨細如遊絲,若有若無。沾在衣襟素袍上,將溼未溼。韓愈說她小雨潤如酥,杜甫說她潤物細無聲,白居易說她無點亦無聲。
春雨是什麼顏色的?
你以為是綠色的?那麼你錯了。
這時的時節是雨水過五日,花信風到了杏花,經了杏花飄落的雨是杏花雨。古人認為杏花是梅花後第二開放的春花。
桃花紅、杏花白、菜花黃。
杏花先花後葉,白中帶粉,如雲如霞。
如此白中帶粉,粉中帶香,香中帶潤的春雨,落在衣裳上,自然是沾衣不足惜了。
志南繼續和他的小友杖藜一起過橋,一路向東,向著春的方向。隨著粉潤的杏花雨而來的,還有春風。
春風又是什麼樣子的?蘇東坡說她吹得風細柳斜斜,馮延巳說她吹皺一池春水。我想這風定還帶著香氣,春風花草香,是春花春草的香氣。
無論如何,她都是溫柔情深的,吹在面上不覺寒冷的。更何況她剛穿過初萌的柳芽兒,還纏著些細柳芽上新妝的碧玉色呢。
春雨是翩翩的仙女兒,
春風是活潑的仙童兒。
杏花雨讓春雨有了顏色,
又抹上了溫軟的香氣。
楊柳風給春風抹了綠色,
又添上了靈動的身姿。
簡簡單單十四個字,
把春天寫活了,把心也寫動了。
我要是志南,
一定也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
杏花雨,楊柳風
斜風細雨不須歸
2021/2/17 筆
翻翻那些古詩的老本兒:
讀給孩子聽的白居易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
覺得作者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