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最關心也最擔憂的,就是在全國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了。此前,國家衛健委已經明確指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所以許多孕媽媽們會感到擔心,也有許多疑問。
就孕媽們關心的問題,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相關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孕媽們安全地度過孕期。
有哪些產檢可以推遲或不做?
哪些必須做?
★
早孕期(<13周)
已經確定為宮內孕者,如果沒有出現陰道出血、腹痛、劇烈嘔吐等特殊情況,大部分檢查都可以推後。不過NT檢查千萬別忘了,一般是停經後11-13周+6天做。
★
中孕期(孕13—28周)
1、唐氏篩查:一般在15-20周左右,如果年齡超過35歲,則需要做羊水穿刺;
2、胎兒畸形篩查:俗稱「大排畸」,常在20-24周進行;
3、關於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如果你早孕空腹血糖小於4.4mmol/L,孕期的體重管理也比較好,可以推遲做;
如果你是高齡孕婦或有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大於5.1mmol/L,建議儘早做糖耐量試驗,如不能及時檢查,亦按照妊娠期糖尿病進行飲食和運動管理。
★
晚孕期(孕28—40周)
一般常規每2周檢查一次,因為疫情,如果您沒有妊娠合併症、併發症及自己感覺異常的情況,亦可以推遲檢查。
但36-37周的產檢是確定分娩方式、監測胎兒宮內狀況、確定胎方位的一次檢查,有條件者建議進行。
之後應該每周進行一次產檢,但在特殊時期,如果一切都正常,可以跟你的醫生商量後在家監測,適當延後檢查。
如果遇到了必須要去的產檢,儘量選擇乘坐私家車去,全程佩戴好醫用口罩,勤洗手,儘量減少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當然,這些都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處理,如果疫情過去了,我們該去的產檢都是需要去的,及時發現問題,多一份安心。
在家自己可以進行哪些檢測?
1.常規監測
每天監測體溫,注意有沒有發燒、咳嗽、流鼻涕等情況。
每周稱體重,控制好體重增長:
孕媽媽如果體重指數在18.5-23.5,體重增加0.5kg/周左右;
體重指數<18.5,體重增加0.5-0.75 kg/周左右;
體重指數在23.5-28,體重增加0.25-0.5 kg/周左右;
體重指數>28,體重增加控制在0.25kg/周。
2.數胎動
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相對固定時間各計數一小時,胎動>3次/小時均正常。
數胎動方法:計數胎動時,最好左側臥或自覺舒適的體位,環境安靜,心情放鬆。胎兒連續動算1次,中間間隔2分鐘以上再算一次。
如果胎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明顯減少或消失,那就必須趕緊上醫院了。
3.監測血壓
可以購買一個電子血壓計在家每天測,孕婦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
孕期準媽媽的飲食要如何搭配?
一
攝入充足的能量
在孕早期(孕13周末之前),胎兒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孕婦所需食物量與備孕期相同,有的早孕孕婦有明顯的妊娠反應,建議少食多餐,碳水化合物要達到130g以上(相當於谷薯類食物250克以上)。
從孕中期(第14-27周末)開始,胎兒發育速度逐漸加快,孕婦需要攝取的能量也增多。與前兩個時期相比,孕晚期(第28周以後)的營養更為重要,因為在提供胎兒和自身營養的同時,還要為分娩以及未來的哺乳期儲備大量的能量。
孕產婦可以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婦幼保健分會發布的《備孕婦女、孕婦和乳母平衡膳食寶塔》,參考自己的孕期和膳食寶塔圖譜制定合適的能量攝入,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能量攝入。
另外,建議孕產婦在主食上注意粗細搭配,適當添加如蕎麥、燕麥、糙米、黑米、小米、玉米及薯類等粗糧,從粗糧中攝取部分膳食纖維,可改善孕婦便秘。
二
增加綠葉菜的比重
建議食用蔬菜500克/天左右,增加綠葉菜的比重,深綠色蔬菜最好能佔到蔬菜總量的1/2,可搭配含有香菇多糖的菌菇類、富含胡蘿蔔素的橙色或紅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彩椒、西紅柿等)。
三
適當增加蛋白質
優質蛋白要達到一天總蛋白質的二分之一以上,畜肉、禽肉、蛋奶類、魚蝦類、大豆類等為優質蛋白的來源。
孕中期婦女每日應攝取瘦畜禽肉類50-75g,孕晚期為75-100g;孕中期婦女每日應攝取魚蝦類50-75g,孕晚期為75-100g;孕中期和孕晚期婦女每日應攝取蛋類50g。
四
注意補充葉酸、鐵劑等
為預防發生胎兒神經管畸形,我們倡導孕前開始補充葉酸,每日攝取葉酸不得少於0.4毫克,至少補充至早孕期。
臨床上在孕中晚期部分孕婦會發生貧血,缺鐵性貧血可能導致孕產婦免疫力低下、胎兒早產、流產以及低出生體重,為了保證鐵的攝入,孕期應選擇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鐵豐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作為鐵補充的良好來源。如果貧血嚴重需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
五
足量飲水,戒飲料
根據孕周或哺乳期攝入足夠的水分,同時避免甜飲料、濃茶、咖啡等。
溫馨提示:
這次疫情雖然嚴峻,但也並不需要過度焦慮。希望每位孕媽媽都能保持好心情,要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在此,美亞國際祝願每位孕媽媽都能順利迎接自己的寶寶,也願疫情能早日過去,我們一起迎接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