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專稿 | 聊聊我和學生的那些事

2020-09-10 樅陽發布

稿

導語: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有幸欣賞陸愛諦老師的教育隨筆,感受她和學生的點點滴滴,體會她刻進骨子裡的育人情懷。

作者簡介

陸愛諦,

樅陽中心學校金山路小學教師,曾多次被評為鎮、縣、市級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用真心待學生,用德心愛學生,用恆心守學生,這是陸老師為師二十多年的堅守。

NO.01

煩 惱

>>>>>>>>>>

今天早上一個八歲的小男孩氣呼呼地告訴我:他很煩,特別的煩!我驚詫於這份小煩惱。於是,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全班同學,「你們也有煩惱嗎?」沒想到,這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手就像雨後的春筍,小嘴還沒得到我的允許,就吧嗒吧嗒地嘰喳了起來。我也很好奇他們的煩惱。一個站起來說「媽媽就知道打我。」另一個緊隨其後,「我媽媽發現我一個字寫錯了,就打。」「我煩我的小弟弟……」「我煩鄰居的小男孩!」……個個說的是義憤填膺。我瞬間明白了,原來,他們真的有煩惱喲!

等他們「訴苦」完,我又問,「你們說誰沒有煩惱呢?」這個時候,答案似天女散花了。有的說,「神仙沒有煩惱。」有的說,「桌子沒有煩惱。」有的指著黑板上課件中的荷葉說,「荷葉沒有煩惱!」……

我笑著說:「你們真的覺得我們的課桌沒有煩惱嗎?」我本以為,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個聲音快速地冒了出來,快得我一下子也沒發現是從哪張小嘴裡嘟囔出來的。「桌子也有煩惱,我們老是動它。」「對,我們的書包還壓著它。」感覺像被誰點亮了燈似的,不一會兒,桌子的煩惱,也被列舉了一條又一條……

「那大人有煩惱嗎?」「有!」一雙雙小眼睛給了堅定的答案。「那天空的雲有沒有呢?」「那荷葉上的露珠也有煩惱嗎?」……一連串的疑問,都得到了統一的回答,「有!」

我無奈地總結道,「是啊!誰都有煩惱。」教室裡好像安靜了。「遇見煩惱,我們該怎麼辦呢?」原以為,孩子們會再次抱怨,但孩子們的陽光心態,另我刮目相看。「把字再寫認真一點。」「聽媽媽的話就好了。」……多可愛的孩子呀。陽光真的像金子一樣灑進了他們的心裡。

我鄭重其事告訴他們,「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可以自己安慰自己,可以自己和自己說話。人,在煩惱的時候,最需要傾訴的對象,能始終陪伴我們的,就只有我們自己!」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聽著我的話——

我指了指黑板,」荷葉到底有沒有煩惱呢?我們今天學習《荷葉圓圓》」很有趣地引入了課題。

NO.02

約 會

>>>>>>>>>>

時間指向了十點三十五分,離上午放學的時間近了。教室裡的他們,也如沒了水分的芒果顯得蔫了吧唧了。

「誰願意和老師來場約會呢?」我突發奇想地挑了個話題。「約會?」最後一排的小帥哥偷偷地笑了。或許,他誤解了老師的「約會」吧。

「對!約會!我看看誰能約會成功?」我神秘一笑。顯然,他們是不知道老師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老師,您好!」一向斯斯文文的他,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紳士的風度。「你好!」我一本正經地答道。「老師,你能和我去公園好嗎?」我「撲哧」一笑。哦,約會自然得去公園,難道這不是約定俗成的嗎?

「不行!」我一本正經地回絕著他。他一愣。

「你的約會請求讓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去公園?」我做出了無奈的樣子。

「時間不對,時間不對……」腦瓜子活的同學瞬間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誰來繼續約會?」這一次舉手的同學一下子多了起來,好似被佛腳踢了似的。

「老師,明天早上八點我們去公園走走,好嗎?」聽著小大人的口吻,我不由得又撲哧一笑。繼而,我又裝著愛莫能助的樣子,「不行啊,明天早上八點,我要上課,你要上學呢!」他若有所思地望著我。

舉手的同學又默默地收回了手。教室裡就像關了火後,鍋裡沸騰的水面,頓時沒了熱氣。

「老師,今天晚上,我約你去釣魚吧?」膽子一向很大的盛景琦冒出了這樣的邀請。我驚訝於他的約會。「釣魚?」我疑惑地望著他。他確認了我懷疑的目光,再次肯定道,「釣魚很有意思呀!」他的眼神裡流露著真誠。我笑著看著他,嬉笑道,「老師的眼神可不太好,晚上釣魚,恐怕我沒釣著魚,倒是我自己掉進水裡了。」我的話音,還未落,鬨堂一笑。

靜默似陰沉的雲遮蓋了教室裡的天空。

一次又一次的約會失敗,讓他們抓耳撓腮,同時卻又好像在提點著他們什麼。

「老師!」在沉默中,大個子的唐一軒站了起來,「星期六晚上,你到我家吃飯,好嗎?」

這樣的熱情,來得有點出乎意料。我頓了頓我的思維。

「你真可愛。吃飯就不用了,我們吃完飯後可以去散步聊天,行嗎?」他對我的回問,有點猝不及防,呆呆地望著我,「行嗎?」我望著他,

「行。」他若有所悟地答道。

……

一場約會,一場漏洞百出的約會,雖然沒有熱情似火,但我希望,它是我的無心插柳。

將來的某一天,長大後的他們,能約對時間,約對地點,最重要的,是約對人。

NO.03

機緣,是信手拈來的東西

>>>>>>>>>>

打開朗讀的課件,本想著讓孩子們跟著音頻讀讀課文。音頻打開了,視頻也跟著走了起來。

可是課件的聲音事與願違,突然成了啞巴似的。

教室裡有點點的細碎聲——

還沒等我的疑問張開,坐在教室裡的他們,在第一時間裡傳遞給我的是:「沒聲音!」「聽不見!」……無人指揮!雖然這聲音是從不同的嘴巴裡,不同的波段裡,也許只差張嘴的瞬間,但是這些聲音在一剎那,你的一言,攪著他的一語。頓時,教室裡的分貝一下子「熱情」過火了。

我不自覺地在尋找……

回憶的縫隙裡捕捉到了這樣一個零碎的畫面:上周因為打開網頁,廣告聲太大,我把它點到了最小。哦!終於找到了——「啞巴」的緣由。

習慣性的思維,我走上一步,正準備把聲音調大。

忽然,我停住了!我也不知道是誰讓我停住了繼續的下動作。

「真的聽不見嗎?」我一本正經地說著,並故意地用好奇的眼神看著他們。教室裡噪音的濃度似乎淡了,有人當了「逃兵」,安靜了自己的嘴巴。

我趕緊乘勝追擊, 「是不是真的聽不見呢?」我又追問道,臉上仍舊掛著不懷好意的笑。

他們,又怎會知道老師的「不懷好意」呢?

教室裡,逐漸靜了下來。就像風吹過後的湖水,一圈逐一圈的波紋,去了就去了,只剩下如鏡的水面。

課件中的朗讀聲,如浮出水面的暗礁,一點一點地清晰起來。

那聲音確實很小!

我注視著他們:有的歪著頭,感覺到把耳朵貼到黑板上去;有的側著耳朵,似乎要粘住每一個字音;有的乾脆拽著耳朵,拉長耳墜,將耳孔打開到極限……這個畫面裡,眼睛可以睜,可以閉,但耳朵,都在了C位。

教室裡,課件中微弱的聲音,擠出了黑板,又擠進他們的耳朵……

聽完了,我笑著問:「聽見了嗎?」「聽見了。」他們的眼睛似乎一亮,為自己的聽見而閃亮。「這麼小的聲音,你們是怎麼聽見了呢?」我向來不忘刨根問底。一個說:「教室安靜了。」我點了點頭。

「還有呢?」我希望聽到更好的回答。

舉起的手,只一雙在立著。

「我們的心靜了!」

或許這就是我冥冥中等待的聲音。心靜了,我們就會聽見更小的聲音。

我會心地笑了,「是啊,我們的耳朵是有魔力的。什麼時候有魔力呢?就是我們心靜的時候!」他們也笑了,大概是欣喜於自己有一雙魔力的耳朵吧!

「來,用我們的魔力耳再聽一遍吧!」我再一次打開了課件。剛才那尋找聲音的一幕,又一次再現:她歪著頭、他側著耳、她擰著耳朵……

教室卻很靜很靜——

NO.04

我怕驚著你

>>>>>>>>>>

這個金黃的九月,正晌午的太陽也是卯足了勁。剛走進教學樓的過道,一陣陰涼,將酷暑從頭到腳來了個一掃而光。

在拐角處,緊挨著的是202班。教室內的孩子們很乖,哪怕沒有老師的身影,孩子們都在靜心地閱讀著……

可吸引我目光的,卻是門口的那個小小的、黑黑的背影!

那個他,正勾著腰,用力地伸長脖子,仿佛要把小腦袋伸到教室內每個孩子們面前。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他左手牢牢地拽著門框。「王天倫!」瞬間這個名字就閃過我的眼前。

看著他那費力的樣子,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站在了他的身後。我笑看著他,不喊他,也不打擾他。我就想看看這個「小不點」在回頭的一剎那,發現我在身後,他那個驚慌的表情。

這個壞想法,不禁讓我覺得——我也挺可愛。要是年輕的時候,早已是一聲怒喝了。

他依舊伸著身子,我依舊站著,這個動作大約持續了三十秒。我頓覺這個孩子的遲鈍。這一幕被走過的阮鴻軒看見了,他看著我,再看著門口的王天倫,阮鴻軒也被逗樂了。但這個孩子懂得我的默契,他也只是靜靜地笑著,沒有驚擾門內的那個他。

在我等待他慌張的片刻裡,我頓然覺得我的行為是多麼危險——我這是在「培養」孩子的恐懼啊!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我不經意間種植了一顆害怕的苗芽。想著這兒,我慶幸孩子的沒發現,我感謝孩子的遲鈍,讓我與犯錯擦肩而過。

我趕緊離開,趁他沒覺察!

在我回到教室後的幾分鐘內,王天倫也溜回了座位上。我看著他笑,問他:「你那麼喜歡202班?要是湯老師把你留下了,我一定給你送書包去。」他也笑了,露出了幾顆被蟲咬掉了的牙,或許他不想露出自己的牙齒,可這笑,他是如何攔得住呢?這笑裡有孩子的天真,也有他的不好意思。

感謝每一位教師

你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你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祝教師們節日快樂!

猜你喜歡

1 頭條 | 授勳!以國之名!

2 普通話推廣周 | 今天你說普通話了嗎?(內附普通話段位挑戰賽)

3 警方 | 侵佔200餘萬元!警察蜀黍:「揮霍?那至少吃五年的牢飯……」

本文來源/ 樅陽電視臺

主 編 / 王長學

視覺總監/ 王章志

責任編輯/ 吳福成

執行編輯 / 吳海霞 伍曉曄(實習)

投稿郵箱 / 3073583496@qq.com

主辦單位/ 樅陽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單位/ 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為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教師節專稿】聊聊我和學生的那些事
    師節專稿稿 導語: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有幸欣賞陸愛諦老師的教育隨筆,感受她和學生的點點滴滴,體會她刻進骨子裡的育人情懷。用真心待學生,用德心愛學生,用恆心守學生,這是陸老師為師二十多年的堅守。感謝每一位教師你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你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祝教師們節日快樂!
  • 【教師節專稿】圓夢——我的安師大
    教師節專稿記得去年第一次來蕪湖的時候,這個城市的親切感讓我覺得特安全,沒有那些繁華大都市給人帶來的惶恐。這份親和在安師大的校園裡,更是多了一層詩書的氣息,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魅力。你看!我們文學院的餘大芹書記,她的樸素,她的和藹可親,她的侃侃而談……沒有絲毫胭脂氣的粉飾,卻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和思考。人格的魅力只有知識和愛,才是最美的妝容和淡定。
  • 教師節 聊聊彩票與教育的那些事
    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購彩者朋友們或許不知道,教育助學也是彩票公益金的重要使用方向,擔當教書育人職責的人民教師,其實也是彩票公益金的受益者。」的那些事。在支持教育事業的道路上,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一直有著突出貢獻,比如資助教育助學項目「滋蕙計劃」、「勵耕計劃」和「潤雨計劃」。其中,「勵耕計劃」是一個資助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教師的項目,資助對象包括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教師。
  • 【教師節專稿】真誠需要勇敢
    教師節專稿課文雖不長,但沒有了老師的硬指標,完成的彈性大了,恐怕……我不由得猜測著。「二十遍!」「二十遍!」「二十遍!」一連喊了三個女孩,都出乎意料的二十遍,這讓我有點刮目相看。能堅持二十遍讀下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時此刻,老師的表揚也得像及時雨一樣,「你真棒,能堅持二十遍!」「厲害,真是了不起啊!」對孩子的話,我從來都不懷疑的。
  • 【教師節專稿】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
    最讓我感動的一句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在我讀法國教育家盧梭的名言中,最讓我心生敬畏的一句是:我們的教育是同溫暖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擔任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曾經是同事們眼中的「嚴師」;也曾經是學生嘴裡的「母老虎」。我也曾奉行嚴師出高徒,我也曾欣慰學生望我而生畏。
  • 教師節專稿:一女教師26年前的稿《我自豪,因為我是人民教師》
    按:一位退休女教師收拾自己的過往文筆時,看到了自己年輕時曾經激情為自己是教師的一篇作。拿來閱讀,頗有感慨。為她的教師生涯紀念,特別專稿分享給大家,祝福各位辛勤的園丁們。教師節快樂!我是一名人民教師,為此,我感到自豪、榮耀。教師,偉大而崇高。這不僅僅因為她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因為她有著蠟燭一樣的精神,那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記得我剛到學校工作的時候,就聽到了同校一位30多歲的女老師病逝的消息,聽說,她在住院的前一天還在給學生上課,給班裡的學困生補課。
  • 那些讓我驚出一身汗的日子——一位教師的教師節絮語
    課堂45分鐘裡,我絕不偷懶,為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們講數學運算、講方程、講不等式、講函數、講幾何、講概率…,這些孩子回報我的是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和高考數學成績的節節攀升。我也一路成為了各個級別的教學能手和教研員。
  • 聊聊備課的那些事
    任教20餘年,也曾輾轉幾所學校,接觸過一些同事,我發現,每位教師備課時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技巧,每個人準備一節課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根據我個人的觀察,聊一聊備課的那些事。  經驗型。經驗型的教師很少備課。
  • 古代教師節的那些事
    ,古代有關老師的大小節日,對於老師們來說都是「教師節」!在特定的節令,或者一學年開始或結束,或者學塾開辦或關閉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向塾師送銀錢或禮物,這被稱為「節儀」。因為節儀是用來表示對塾師禮敬的,所以也被稱為「節敬」。
  • 教師節丨「特殊學生」的那些心裡話……
    教師節丨「特殊學生」的那些心裡話…… 2020-09-10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師節專稿】感悟教育人生(組圖)
    【教師節專稿】  這是作者用10年時間才寫完的一本書,是有志於成為有品位的教師朋友們值得細細研讀的一本書。因為每個教師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細心品讀的一本書。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了從事教育工作的各類人員,有教育行政部門的官員,有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有中小學校長,有一線眾多的教師,還有從事教育圖書出版的人員,以及教育新聞工作者。近20年來,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我無數次飽含熱淚地聆聽一線校長和教師們感人的教育故事,並把自己的感動作為體會用心與他們交換。
  • 教師節|徵集表白,你想和那些對你影響最深的老師說什麼
    9月是種下希望的季節,又有一群兒童少年開啟了學生時代,奔向老師。「教育」是人生的啟蒙,也是終身的營養。在學生時代,你或許迷茫過、遇挫過,但慶幸遇到過一位好老師,他用美好的學問、生命的激情、堅定的信心,讓你向前走,告訴你怎樣去做一些選擇。
  •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來聊聊老師
    借教師節的機會,想聊聊老師這個職業。這裡我想說的是,先不談高等教育的老師,只說說在基礎教育中的老師,尤其是中小學老師。我想聊的是以下幾點:1.老師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我們國家的這些中小學老師,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中小學老師,基本上都是拿著一份不高的工資,卻在一所學校教書一輩子,奉獻一生。可想而知,沒有他們,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很可能是文盲,更別提以後如何如何發展。
  • 懷念那些不用送禮的教師節
    今天早上起床,給自己聯繫比較密切的幾位老師分別發了祝福簡訊,語言很平淡,沒有多少修飾,卻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早上到辦公室之後,同事們就在談論教師節送禮的事。一個同事給幼兒園孩子準備的是鮮花,另一個同事給小學的孩子準備的是購物卡,還有一個同事給小學的孩子準備的是祝福卡片。
  • 教師節 讓我們聊聊那些感動你我的好老師
    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並非只有在校學生才會給老師寄予祝福,無論身份各異,老師都是我們今天共同的話題。記者隨機採訪了數位大街上的行人,每個人都記得曾經對自己關懷備至的恩師,紛紛表達了對老師的崇敬與祝福。
  • 教師節專稿 |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
    在我讀法國教育家盧梭的名言中,最讓我心生敬畏的一句是:我們的教育是同溫暖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擔任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曾經是同事們眼中的「嚴師」;也曾經是學生嘴裡的「母老虎」。我也曾奉行嚴師出高徒,我也曾欣慰學生望我而生畏。
  • 【教師節】我和我的老師
    屈指算來,畢業十年有餘,到檢察院工作也七年了,但憶及大學往事,依稀如昨、歷歷在目,尤其那些可愛可敬的老師們。從教師到檢察幹警,表面上看是兩種不同的職業,但細細琢磨,且有著相通之處,教書育人是一項精雕細琢的功夫活,必須用心去教,用方法去教,才能教出好學生;刑事檢察工作需要以追求細緻的工匠精神來辦理每一起案件,才能更好的「保護無辜者」和「挽救失誤者」。從教書育人到拯救靈魂,檢察工作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教育,我所從事過的和現在正在從事的工作,都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為此而感到驕傲、自豪。
  • 那些年,您教會我的那些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成都教育發布聯合鳳凰網四川向您徵集「那些年,您教會我的那些事」。徵集令那些年,您教會我的那些事徵集內容1.老師對你說的哪句話讓你終身難忘?
  • 作為一名教師+班主任,這是我第19個教師節,說說關於節日禮物的事
    ,也是我作為教師度過的第19個教師節,那麼借著「陝光燈」這個平臺,就和各位教師和非教師朋友「談談心」吧。但這些絕大多數,一輩子可能沒有機會站上領獎臺,享受屬於自己的榮耀,教師節是每一位普普通通教師的節日。希望每個人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懷。
  • 教師節|那些年,老師們的經典語錄
    教師節快樂莫忘師恩又到一年開學季,這幾天,多地的幼兒園、大中小學紛紛開學。與此同時,「開學大戲」如期上演,愛情片《我和暑假的浪漫故事》,懸疑片《暑假作業離奇失蹤》,恐怖片《老師和他沒完成作業的學生們》,勵志片《補作業漸入佳境》,還有苦情片《不舍的手機》,偵探片《誰抄了誰的暑假作業》。這一出出的開學大戲,仿佛自己就是主演,那些補作業到深夜的情景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