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CPA考試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不知道考生們複習的情況如何了?
在這個時間點,高頓CPA小編覺得,大家除了要埋頭複習和備考之外,還要了解CPA考試出題人的想法,這樣有助於我們在備考和考試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CPA命題組都是哪些人,以及他們都是按照什麼標準出題,他們都會給考生們挖哪些坑呢?
今年CPA的命題組要換人?
去年7月份,中注協主辦的雜誌《中國註冊會計師》刊登了一篇名為《淺議深化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改革》的文章,談到了註冊會計師考試改革的方向,作者任職於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其觀點很大程度上代表注協的意思。
作者認為註冊會計師改革的方向有五點,重視大綱和教材,提高考試命題的科學性,加強對考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和考查,將註冊會計師考試推向國際,最後就是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改進命題機制,引入更多與註冊會計師執業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參與考試工作。
這個信息說明,CPA命題組的人可能會增加執業註冊會計師的比重,這些人都在哪裡?大多自然是在會計師事務所。這意味著CPA考試將更加偏向實務和理論的結合!
CPA考試命題的根據
中注協牽頭成立命題組,在命題之前一定會給命題組的成員做相關的培訓,其主要目的是傳達CPA考試命題的原則。
最近中注協沒有公布CPA命題的原則,不過注會菌查到了在機考之前財政部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出的CPA命題原則,雖然比較老,但是原則性的東西基本上是不會變的:
考試委員會強調CPA考試不同於學校考試,同時水平要高於一般會計師。試題的組合是難易結合,難是難在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儘量少出死記硬背的題目。計算題也不是考數學,而是考查考生對原則的運用,綜合性題目考查的是考生的實際業務水平......
根據注會菌的了解,CPA命題組出題的主要用途是兩個:
1、規範行業行為,起到指揮棒的作用。
2、保證考試成績呈現正態分布。各種係數與標準值相差不大,可以有部分考題特別靈活,但總體偏差不能太大。
因此出題必須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是可控性。即題目必須考慮到考生的層次和水平,比如題型,主觀題越多越有可控性,如果考題過於簡單了,那麼就嚴格掌握評分標準,反之亦然。在主觀題達到總分比例的60%的時候,最容易控制及格率。
二是區分性。這樣分數統計出來後圖形會比較好看。其實這一點和前面的可控性有些矛盾的。
三是有效性。即試題必須讓人覺得能真正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同時又必須與時俱進,體現知識的及時性。目前cpa考試應該以知識性為主,較少的考慮性向測試和智商測試。
CPA命題專家小組成員自述:
我們在命題的時候就沒準備讓你們考過!
上面的內容是CPA考試在命題時的整體原則,那麼命題組裡的老師們,在出題的時候到底想什麼呢?注會菌在網上找到了一份命題專家小組成員的自述,他說了很多關於CPA命題時,出題人專門給考生挖的坑,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CPA命題組在出題的時候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將考試的通過率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會採用各種手段。
注會菌覺得,大家看了上面命題組成員的自述也不用太過於慌張,近幾年CPA的通過率都是在持續上升的,在改卷的時候也是根據對考生有利的原則,不少人壓線通過考試,很可能是中注協「手下留情」。
根據命題的規律,注會菌建議大家在備考的時候要按照這三個方向努力:
一、不要創新,要守舊。
中國的考試培養出來的都是考試高手,創新型的人才非常少,因為他們早就被cancel了。
但是這種中間階層的考試高手,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作用是巨大的。
一個國家的任何產業不能全靠幾個少數的創新型人才,而要有堅實的人才基礎。即使是原子彈,也是無數工程人員默默奉獻的結果。尤其在會計這個行業,創新思想太多的大都沒有好下場。所以,理解不了的就背掉,不要問是怎麼回事,以後等你做了cfo,老闆拍板的事也不要多問why。
二、不要高瞻遠矚,要腳踏實地。
題目光看不行,得動手練一下。對一個題目有沒有掌握,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有三個層次(就不說教育心理學的術語了),第一是有映像,下次見到,知道我做過這個題。第二是熟悉,合上書,當時能複寫出來。第三是掌握。三個月後,我還會做。而且穿個馬甲我也認得。
三、不要投機,要有耐心
不要指望不花功夫就能成功通過考試。如同考Gre和託福一樣,學習就是一個力氣活。一個知識點掌握了80%等於沒掌握。必須卡死,達到上面第二點所說的,第三種掌握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