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普及、難開展的緩和醫療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2020-12-16 閃電新聞

「緩和醫療的兩「基」之難,[672].醫師報,2020-12-10(A3)」

「緩和醫療以及安寧療護應被納入基本醫療,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相關醫保政策進一步完善的重要基礎。」 11月29日,在《中國緩和醫療發展藍皮書2019~2020》發布會上,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表示。

「每個人都要去世,這個過程有時很快,有時卻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一階段往往是很痛苦的,應該讓每個人在這一階段都得到好的健康照護,少受痛苦、有尊嚴地死去。」韓啟德表示,目前,我國沒有把緩和醫療看作是基本醫療,反過來把ICU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我認為緩和醫療比ICU更重要,必須滿足國人這方面的需求。」

有需求為何沒有全面普及?有政策為何沒有廣泛落地?《醫師報》記者採訪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腫瘤中心於世英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寧曉紅教授和武漢市青山區白玉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中心顧問、主任醫師紀光偉三位緩和醫療與安寧療護的推動者和實踐者,請他們為緩和醫療成為民生基本保障與基本醫療的兩「基」之難解題。

難開展:歸根結底在一個「錢」字

前幾天,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楊給寧曉紅髮來了一條信息:「曉紅,我剛剛看了紀錄片《醫者:惜別》,真的特別好!」

作為我國首部醫學人文紀錄片,《醫者》在第十一集《惜別》中,詳細介紹了緩和醫療的理念、方式、方法。片中,寧曉紅說:「生這件事情,你是無法自己決定的,而死這件事情,你是可以積極參與的。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每一天的美好都可以自己追求。」

「我從2012年起,開始在北京協和醫院推廣緩和醫療,並得到了全院上下的支持與鼓勵。很多領導見到我都會說:寧大夫,你做得不錯!但在全國範圍內,這樣的支持少之又少。」

作為緩和醫療的一部分,安寧療護主要針對處於疾病中晚期的臨終患者。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和《安寧療護中心管理規範(試行)》等安寧療護標準性文件,很多醫院也紛紛成立了安寧療護病房。但一些醫院從硬體到軟體都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蹭熱度」。「歸根結底,在於一個『錢』字。」寧曉紅說。

「大多數公立醫院對開展緩和醫療的支持相對有限,同時,絕大多數安寧療護機構的運營過程也並不順利,處於虧損狀態。」紀光偉表示,目前,國家尚沒有制定安寧療護收費標準,而是套用醫保的收費標準,僅對患者用藥、檢查和治療進行收費。「安寧療護要從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身、心、社、靈)層面關注患者的需求,但在心、社、靈層面是沒有收費標準的。有的安寧療護中心按照養老服務來進行收費,完全不能體現安寧服務的價值。」

紀光偉表示,安寧療護患者所使用的藥物,要根據患者病情具體開具,而門診醫保難以全部覆蓋。「比如注射泵,醫保每天只能報銷1個,但曾有患者一天就使用了多個。而醫院在對患者超過醫保範圍的注射泵進行收費時,就屬於違規收費,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寧曉紅表示,目前,一些地區開始推行「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然而,緩和醫療的醫保支付標準只有260元/天。有安寧療護病房醫生透露,患者剛入院時,醫生往往不予收入安寧療護病房,而是按照普通患者的標準,進行輸液、檢查等治療。在患者臨終時再轉入安寧療護病房,否則,醫院就將面臨虧損。

於世英指出,一般來說,維護人體健康所必需的、能夠滿足患者基本需求的,且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政府層面有能力保障的醫療就是基本醫療。將緩和醫療與安寧療護納入基本醫療,涉及到醫療保障、基本藥物、人力資源、政策資金等多方面因素。這不僅需要政府針對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服務提出更具體的規劃;醫院也應滿足不同需求配置,調動不同層面的積極性,配合緩和醫療實施。

難普及:藥物、人員仍是短板

2019年10月,武漢天河機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將他胃癌晚期的母親送到了白玉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中心。醫務人員了解後得知,患者之前就診的醫院已明確表示患者沒有治療價值,不願將患者收治入院。「家屬多方打聽,了解到我院設有安寧療護中心,便從武漢的最南端,穿越整座城市,來到了位於武漢市最東的白玉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希望接受安寧療護服務。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紀光偉表示,社區安寧療護中心沒有毒麻藥品的使用資質,只能藉助醫院開出的鎮靜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由於只能享受門診醫保,這大大增加了患者家庭需要承擔的費用。紀光偉曾就這一問題撰文發布在公眾號上,引起了國家衛健委的關注。

「在公立醫院的腫瘤科,安寧療護所需的鎮靜鎮痛等相關藥物供應相對充足,但在這些科室以外,患者用藥往往得不到保障。」紀光偉說,由於安寧療護服務沒有醫保的保障,患者一般會選擇去其他科室進行治療,而不是直接接受安寧療護治療。

寧曉紅表示,將緩和醫療與安寧療護納入基本醫療,不僅需要將開展緩和醫療和安寧療護所需的鎮靜鎮痛、抗譫妄、激素類、抗抑鬱等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同時還需要一套人馬去關注患者身、心、社、靈方面的需求。她表示,在臨床工作中,「身體方面」是醫生熟悉的部分,但心理、社會、靈性層面的需求,需要醫院社工、心理師、志願者的隊伍壯大起來。

緩和醫療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認為,所有醫護人員都應在知曉緩和醫療理念的基礎上,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寧曉紅表示,緩和醫療的理念不僅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在面對疾病終末期患者時更加自信,也能使醫護人員成為開展全民生命教育的重要窗口。「有時,患者家屬會問醫生,我媽媽不想化療,我該怎麼辦?這時,如果醫生說:『怎麼能不做化療?不做化療不是等死嗎?』就相當於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患者頭上,會讓患者不知所措。」

「患者最相信的就是醫生,所以,醫務人員應肩負起引導患者及家屬接受緩和醫療理念的責任。」紀光偉說。

「推廣緩和醫療,不是三級公立醫院建一個病房那麼簡單的!」於世英表示,緩和醫療要基於醫療資源水平進行分層推進,並鼓勵探索多模式,為推廣起到示範作用。她指出,目前緩和醫療有三種常見模式:第一種是醫院模式,即由醫院設置安寧療護病房,並由專業的緩和醫療小組為患者提供服務;第二種是在家模式,即患者在家中接受緩和醫療服務;第三種是養老院模式,具體分為普通養老院、醫養結合等。

「這其中,醫院模式是最值得提倡的模式。然而,由於三級公立醫院的主要任務在於診治疑難重症患者、開展疾病預防工作與科研工作。參照國際慣例,緩和醫療的開展基本是以社區醫療機構為基礎,設立安寧療護病房。這種病房既提供住院服務,也提供居家服務。」於世英說。

紀光偉認為,三級公立醫院應在緩和醫療的開展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這一方面是三級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體現,另一方面,三級公立醫院患者更多,醫生可以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帶領基層醫院開展緩和醫療。

「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並在參考、借鑑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收費制度,才是將緩和醫療以及安寧療護納入基本醫療的有效方法。」寧曉紅表示,在家模式也是提高緩和醫療可及性的一個大方向。她介紹,美國有相應的公司,到患者家中提供緩和醫療服務,同時提供氧氣、醫用床等終末期患者所需的設備的租賃服務以及各種鎮靜鎮痛藥物,並派遣專業人員上門進行24小時陪護服務,其費用全部由醫保覆蓋。「這樣,不僅國家省錢、醫院減負、老百姓得到了實惠,還能創造一批新興行業!」

後 記

絕不能讓患者家屬為了治病賣房子!

一位醫生曾向寧曉紅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士的丈夫被診斷出了惡性腫瘤,並很快被醫院收入ICU,從那以後,她就很少見到自己的丈夫,能見到的,只是一張張冰冷的收費單。有一天,她對ICU的主任說:我不想讓他這樣住下去了,我們家也沒有多少錢了,再住下去就要賣房子了。然而,當她第二天再去醫院時,ICU主任見到她的第一句話是,患者今天又有了好轉。第二句話就是:你家房子賣得怎麼樣了?

「如果醫生只考慮科室經濟效益和個人收入,而不考慮患者和患者家庭的死活,那他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醫生!」寧曉紅回憶,很多年前,在她剛剛進入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工作時,老主任就告誡她:你們要記住,絕不能讓患者家屬為了治病賣房子!「這是一句特別簡單,又特別有深度的話。推廣緩和醫療不僅需要政策的出臺、醫院的支持,更需要醫生的良心。」

《醫師報》2020年12月10日A3版

作者:尹晗 張玉輝 昕亞

編輯:曹粟滿

審核:尹晗

《醫師報》投稿公共郵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圖片作者,您好,醫師報已為您準備好稿費,

請聯繫值班編輯:010-58302828-6808

相關焦點

  • 韓啟德:緩和醫療應被納入基本醫療|緩和醫療藍皮書發布
    內容涵蓋了緩和醫療在全球的發展、我國老年人的離世狀況、國內安寧緩和醫療的供需情況、緩和醫療發展的可能途徑以及來自臨床一線的實踐經驗和反思。現代緩和醫療創建於20世紀60年代。短短50年,它在全世界,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有了相當成功的經驗。
  • 韓啟德:推動緩和醫療按病種付費
    緩和醫療,又稱安寧療護,即這樣一種方式——幫助臨終病人沒有痛苦地度過最後時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緩和醫療有三個原則:重視生命並承認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後死亡,提供解除臨終痛苦的辦法。緩和醫療在國外已經普及了40多年,在中國起步也並不晚,但步伐緩慢。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生前預囑與緩和醫療還都是比較陌生的概念。
  • 緩和醫療≠放棄治療 到底什麼是緩和醫療?
    後者就是緩和醫療。名詞解釋 什麼是緩和醫療?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也被譯為舒緩醫療、姑息治療,是一門起源於1960年代西方人士發起的臨終關懷運動的醫學分支學科,不以治癒疾病為目的,而是專注於提高患有威脅生命的疾病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幫助他們的家庭一起面對這個時期的困難和問題。
  • 山葵的正確打開方式
    原標題:山葵的正確打開方式華龍網3月29日10時15分訊 衡量一間日本餐廳是否正宗地道,除了看是否有來自日本的大米和魚生,還有新鮮的山葵。食用山葵一定是現磨的,這也是判斷日料餐廳的標準之一。這種植物最初是作為藥草普及開的,進入鎌倉時代(12世紀末至14世紀)後才作為調味料普遍使用。山葵的根、 莖、葉都可以食用,一般所使用的是它的根莖部。其根部外觀成綠色長柱狀,表面粗糙,食用時放置於磨泥器上作順時針方向畫圓弧磨成粗顆粒的山葵泥,搭配生魚 片或握壽司食用。為了不讓它的香氣太早揮發掉,在食用前才研磨。
  • 出國看病,什麼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近年來,國內醫療條件和水平逐漸改善,但出國看病的患者卻在逐年增長。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出國看病到底還值不值得?「這一現象,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醫療需求,和優質醫療資源緊缺且分配不均的現狀之間的矛盾。」好醫友醫療集團CEO顏偉煌認為,在生命面前,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適不適合,需不需要。
  • 學校「懲戒熊孩子」,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學校「懲戒熊孩子」,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原標題:   新華社濟南2月24日新媒體專電 題:學校「懲戒熊孩子」,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 瑜伽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有人說簡單的生活其實也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同樣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生活其實也並不需要如此的複雜,越簡單越好,而這一句話其實也可以放在練習瑜伽上,瑜伽本身也就是象徵生活的態度,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也同樣不會有更多的條條框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隨時都可以練習,這也是打開瑜伽的正確方式。
  • 處理呆滯庫存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建議先新後舊、先多後少、先易後難。呆滯處理需要有正確的順序。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順序呢?這如同選擇管理方法、學習職業技能一樣,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管理者自身的理念和思路而選擇。不過,儘管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有參考答案。這一章節,我就談一談我提出(建議)的呆滯處理需要遵循的三組順序,或者說呆滯處理需要有的三個思路。
  • 這才是電動牙刷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編的這個問題可能會收到無數白眼,很多人會反問:刷牙有什麼難的呢?不就是沾溼刷頭、擠上牙膏、開始刷牙,三步搞定嗎?尤其是現在電動牙刷越來越普及,解放雙手,將刷牙的任務交給電動牙刷不就夠了嗎?但是正確的刷牙方法,應該是牙刷刷頭與牙齒成45度角豎著刷,這就是巴氏刷牙法。使用巴氏刷牙法,才能很好的清潔到平時清理不掉的齒裡、牙齦溝裡沉積的牙垢、牙漬。
  • 關於比較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比較中,你會覺得,怎麼別人什麼煩惱都沒有,事業一帆風順,而你,一直處於低谷,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發展。越比較,越自卑,越難受好比較本身並沒錯,錯就錯在我們常常模糊了「比較」的本質,太在乎比較的結果,卻忽略了我們其實可以通過雙手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比較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它,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烤肉——打開新疆的正確方式
    烤肉,是打開新疆的正確方式。新疆人喜歡把進入一個地方叫打開,比如到了南疆吃過紅柳烤肉後,就說這才是打開南疆的方式。葉城是我到新疆後的第一個落腳點,所以直到現在我都喜歡說,葉城是我打開新疆的地方。吃完便去玩,說是玩,其實也就是看熱鬧,碰到什麼看什麼。那個年齡看什麼都覺得熱鬧,吃什麼都覺得香,就那樣快活過上一天,回到部隊才能安心一周。
  • 快遞新規難解送貨上門難 專家:儘快普及條例內容
    然而,記者採訪發現,雖然新規實施半月有餘,部分快遞員仍然未經收件人同意就將快件送至代收點,送貨上門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快遞不能送貨上門、當面籤收,不僅違反了《條例》的規定,也讓消費者面臨快遞丟失、破損難以維權的困境。
  • 藤縣:發展智慧醫療,向基層看病難下「新藥」
    與此同時,廣西藤縣也摸準基層看病難「脈搏」,通過推進傳統醫療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搭建「雲互聯」「雲醫療」「雲服務」三個信息化服務平臺,給群眾提供智慧便醫服務,向基層看病難開出一方「新藥」。搭建醫療「雲互聯」平臺,實現全縣醫療機構間信息互聯、技術互補。
  • 電子體溫計便捷卻難普及
    電子體溫計便捷卻難普及專家:需要經常進行校準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體溫計是市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醫療物品,特別對於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來說李鳳霞醫師表示,市面上電子溫度計功能五花八門,因此市民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操作方式。在選購時,儘量到正規的商店購買,避免因質量問題引起誤差。  「有些市民反映存在測量誤差,其實是不知在使用電子體溫計時需要經常進行校準。」李鳳霞醫師建議,要掌握好用這類體溫計量出的基礎體溫,比如,孩子的正常體溫是36.5℃,但用電子體溫計基礎體溫變成了37℃,那麼只要寶寶不超過這個溫度就是正常的。
  •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好?益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
    益生菌對於身體的好處真的是非常多,可是如果不知道如何正確食用益生菌,那麼再好的益生菌產品也不會發揮出絕佳的效果。在此,小編就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好?教大家學習下益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打開方式一:衝泡方式與食用時間都說一日之際在於晨,益生菌最好的食用時間就在早晨,用溫水衝泡後,空腹食用,讓腸道充分吸收益生菌,腸道舒適一天輕鬆。澳優集團最近推出的愛益森益生菌,天然科學配方,直接食用同樣安全健康,也可用溫水或奶衝泡服用,更加方便。愛益森提示早晚空腹或者飯後2小時食用同樣效果棒棒!
  • 中科院院士韓啟德:死亡是必經之事,緩和醫療應納入基本醫療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近日,《中國緩和醫療發展藍皮書(2019-2020)》發布。在發布會上,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表示,緩和醫療應被納入基本醫療中,醫保也應該給予合理保障。韓啟德介紹,所謂緩和醫療,就是在生命基本無望的情況下,不以治癒為目的的醫療照護。緩和醫療受益的主要人群是老人。中國60歲及以上老人已達2.3億人,今後每年還將大幅增加。2016年有1.84億人患老年慢病,732萬老年死亡者需要緩和醫療(90%以上死於慢病)。
  • 學習英語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可是,很多學生表示英語很難學,單詞總是背了忘,忘了背,特別讓人頭疼。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英語學習困擾,水平不高害怕給孩子說錯,只能不說;逼著孩子課外補習英語,花了錢又痛苦了孩子,最後發現算時間難有成效。對此,,有經驗的學者們作出了以下講解,供大家參考。沒有好的學習方法,英語必然會成為孩子的沉重負擔。
  • 交友的正確打開方式
    無論是點讚之交還是知己一二,只要是真心以待,推心置腹,何愁高山流水難覓知音。在疫情居家時間,我們看世界的窗口變成了微博朋友圈,而點讚連接了不同屏幕的你我。網絡一線牽,點讚即是緣,這種零成本的現代微社交與彈指間表達同感,傳遞同情。一個贊可以表示點讚者對相關觀點的認同,也可以是對發布者單純的關心與喜愛。
  • 潮州市巡回醫療安康工程16日啟動 市民看病不再難
    昨日(16日)上午,潮州市委、市政府在饒平縣樟溪鎮舉行「健康進農村」——潮州市巡回醫療安康工程啟動儀式。這對於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緩解廣大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皮膚衣的正確打開方式
    言歸正傳,蟬翼®皮膚衣正確打開方式之一:持久防嗮霜。 NORTHLAND諾詩蘭蟬翼®皮膚衣擁有UPF50+的防曬值,不僅持久防曬,而且透氣性好,穿著清爽不悶熱,勝過需要時時補妝的防曬霜。是通勤上班或者旅行外出的必備單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