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十年寒窗」不值得驕傲?丁真憑帥氣進國企,大學生還在奮鬥

2021-02-23 健康育兒小知識

文/小貝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是出自劉祁《歸潛志》的一句話,用來形容那個年代讀書人壯志未酬,十年努力只等待科舉中考的心路歷程。

而現代我們也多用「十年寒窗苦讀」來形容應試教育下學生們承受的壓力,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一朝考上大學,聽上去是一個非常勵志、振奮人心、跌宕起伏的過程,其實不然,當今社會下「十年寒窗苦讀」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為什麼說「十年寒窗苦讀」並不值得炫耀?

「十年」這個數據是來自於古時候,古人大多從六七歲開始啟蒙教育,十六七歲科舉中舉,經歷十年在讀書這條路上闖出了名堂,那時候環境特殊,讀書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所以被稱為「十年寒窗」。

1)現在要從小學算起,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不用復讀順利考上大學也是12年的學習時間,所以並不是真正的10年寒窗。

2)而且當今社會的環境和古時候可不一樣了,孩子們在溫暖舒適的教室裡讀書,而且只要好好學習家裡家外不需要擔心任何事,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從這一點上看,現在的學生讀書也算不上「寒窗」。

3)再從具體數據上看,19年我國高中階段入學率已經達到了89.5%,100個人中有接近90個人都能接受高中教育,而這裡說的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職高、中專幾個類別,所以大眾眼中有一定難度的高中教育普及度也是非常高的。

高等教育入學率在51.6%左右,也就是說100個人中有一半人會接受高等教育。

這兩項數據表明,上高中上大學都沒有那麼難,成為一個普遍的事情,也就稱不上是「寒窗苦讀」了,畢竟每個人都經歷著。

「十年寒窗」成為普遍事情,「社會價值」變成重要事情

近日「丁真」這個名字被各大網絡平臺提起,一個普通的藏族小夥憑藉帥氣的面龐在網絡上爆紅,隨後被各大娛樂公司、網絡直播公司盯上,想要藉助他的熱度大賺一筆。

大眾都知道丁真紅了,可能會成為網紅甚至是明星,沒想到的是丁真竟進入了國企,成為了理塘微型博物館一名正式員工,原以為只是一時熱度,沒想到因為帥氣的面龐進入了國企,這一結果也讓丁真備受爭議。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一個連普通話都說不清楚,小學都沒上完的普通人,憑藉一張帥臉就進了國企,這對於那些寒窗苦讀十年的莘莘學子公平嗎?」

現在本科畢業的大學生想找一個安穩的工作都很難,大多只能去從事房地產、保險、理財這種壓力很大的銷售工作,本科生亦是如此,更別說大專生了,大多進入工廠做起了基層工作。

但幾乎沒上過學的丁真卻「輕而易舉」的進入了國企,這對大學畢業還在摸爬滾打的人來說公平嗎?

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十年寒窗苦讀」這個概念,我在上面也解釋過了,它從稀有變為普通,再加上環境的改變,也沒有「苦」這個說法了。

其次再說一下丁真,很多人覺得丁真憑藉帥氣進入國企不公平,其實這就是社會價值的體現,現在的丁真對於理塘存在著絕對的社會價值,丁真的家鄉需要其推動旅遊事業發展,所以說相對十年寒窗苦讀的大學生,丁真對於甘孜州的價值明顯更高。

最後說一下所謂的公平,你想要大學生的公平,但你可知道丁真生活的艱苦環境,並不允許他去讀書,所以你的起點也許就是他心中嚮往的終點,只不過丁真幸運一些被發現了他的價值,所以說沒什麼絕對的公平。

筆者想說:

上面說了這麼多絕對不是貶低「十年寒窗苦讀」這個概念,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所有學習階段,學好專業知識,依舊是值得驕傲的事。

「學習和高考」也仍是貧苦家庭孩子改變生活的唯一捷徑,只不過十年寒窗並不會給你什麼,還需在讀書過程中發現自我價值,實現自我價值升華,才能更好的利用讀書這個點去改變命運,創造利益。

你覺得「十年寒窗苦讀」的價值低於一張「帥氣的臉」嗎?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丁真籤約國企,他搶了大學生飯碗,讀書不再有用?
    而在人們的印象中,籤約國企似乎是大學生的特權,丁真一個沒讀過幾天書的人,怎麼能籤約國企?這不是搶了大學生的飯碗麼?所以,有人便一聲哀嘆:這是個靠臉吃飯的時代,「讀書無用論」再次得到了驗證。還讀什麼書,幹嘛還要十年寒窗?有一張帥氣的臉,不就什麼都有了麼?書中沒有黃金屋,帥氣的臉才是王道,才是一切財富的來源。
  • 山西500大學生試圖花錢進銀行或國企被騙9000萬
    山西500大學生試圖花錢進銀行或國企被騙9000萬  原標題:晉500大學生被騙9000萬  據新華社電 花20萬元就能進銀行、國企或事業單位工作?一系列筆試、面試、實習等設計巧妙的連環騙局讓500名大學生信以為真,紛紛掏錢。在山西太原,一個以為大學生找工作為名實行詐騙的團夥,4年來騙得金額近9000萬元。目前,該犯罪團夥的主要成員已被警方抓獲。  據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他們收學生的錢最高達35萬元,最低5萬元,一般是14-20萬元。聲稱可以為他們辦到銀行、國企和一些事業單位上班。
  • 為啥國企大學生流失如此嚴重,問題出在哪,國企該怎麼留人?
    導讀:作為一名國企的HR:每年在招聘一批新學生的同時,也會送走一些往年招來的學生。大學生流失嚴重,留不住人的問題,由來已久。國有企業留不住大學生,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一是大學生的職業晉升通道狹窄,過早遇到天花板;二是國有企業規矩多,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大學生的天性;三是國有企業不再是鐵飯碗,也有破產的風險。實際上,現在的大學生,他們看重的不只是薪酬。僅僅依靠高薪留人只能解決短期問題,要想長期留人,還需在人心上下功夫。要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十年寒窗輸給帥哥臉?那麼多男愛豆靠臉吃飯,何必揪住丁真不放?
    而且楊超越走紅的時候,女生們憤憤不平不是為自己,是為自己pick的選手,覺得她們無論唱跳實力還是訓練態度都比楊超越好,輸給楊超越很不公平。沒有哪個女生大言不慚「楊超越小學輟學,唱跳還那麼爛都能走紅,憑什麼我不紅?我比她有文化多了!太不公平了!」,我們承認楊超越有我們沒有的美貌。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我奮鬥我成功才是真理
    亦或是您所說的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一系列的思想演變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既有時代的進步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種思想是舊貴族思維,也是食利階層想要壟斷世襲罔替利益的需要。自從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地位傳給兒子啟,中國社會從此由禪讓制進入世襲制,世家大族世襲罔替,壟斷家族利益,企圖庇蔭子孫後代。
  • 進深山尋百草,演繹大學生奮鬥樣本
    不把自己的追求和夢想禁錮在課堂、書本和實驗室裡,而是積極向外擴展,將自身學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凝聚到做一部掌上《本草綱目》這種有現實意義的事情上。這樣的奮鬥路徑,確實能給人們帶來觸動。  「心中帶著熱愛」是她的精神原動力,而這也是最難獲得的。大學階段的學習,最主要的還是主觀能動性,老師的督促和考試等關卡僅是外部助力。
  • 2020年高考四大熱門專業,畢業不愁找工作,還容易進國企
    2020年高考四大熱門專業,畢業不愁找工作,還容易進國企在每年的大學畢業季後,都會有一大批學生宅在家裡學習,大學已經畢業,他們還在學什麼呢?這些學生都是在備考國企單位,現在的國企單位很受大學生歡迎,畢竟工作體面,而且收入也不錯。
  • 2020年高考四大熱門專業,畢業不愁找工作,還容易進國企
    2020年高考四大熱門專業,畢業不愁找工作,還容易進國企在每年的大學畢業季後,都會有一大批學生宅在家裡學習,大學已經畢業,他們還在學什麼呢?這些學生都是在備考國企單位,現在的國企單位很受大學生歡迎,畢竟工作體面,而且收入也不錯。
  • 假如你是大學生,那麼你就是全國3.5%的人口,大學生你值得驕傲!
    現在大學生不都是爛大街了麼,怎麼會才有5%,接下來給大家看一組數據這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中國大陸大學生總數,從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大約有1.15億人是大學生,如果按一半比例拋去專科生的話,本科生就有5000多萬人,而目前中國有接近14億人,按比例目前本科大學生佔全國總人口的3.5%,即使加上專科生,目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僅僅佔總人口的比例為
  • 十年寒窗,與幾代人的努力
    1.因為幾代人的努力,你才可以十年寒窗 十年寒窗和幾代人的努力之間,並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而是一個合作的關係。是因為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了資本,我們才有機會十年寒窗,而不用從小去種地放羊搬磚撿牛糞。 十年寒窗是需要消耗大量資本的,在古代,足以讓一個小康之家破產;在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期,讓一個寶貴的勞動力去「十年寒窗」,都是一種奢侈。 相信你不會以為當代教育就是免費的吧?教學樓和老師的工資,教育部門的一切支出,都來自無數人的納稅,其中就包括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 本科畢業,進國企和考公哪個更好?看完這篇就懂了
    那麼對國企應該也是不錯的,尤其是對國家的重點行業,可以說,收入與公務員基本持平,但是由於他的工作環境及地區差距也是有所差異,哪就要看你的選擇什麼樣的國企?當然對於國企應該說,也是很不錯的一個行業。首先還是能源類的,比如石油,電力,煤炭,通訊等,當然要進這樣的國企,門檻還是比較高的,競爭比較激烈,需要你在考試和面試的時候脫穎而出,你需要你在今後的崗位上找準方向,工作踏實,認真努力。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國有投資平臺公司,涉及資產管理,項目建設和運營,投資融資等各個方面,這樣的國企相對前者或許更容易進,但是工資待遇,不是特別高。
  • 國企最青睞的4大專業,學歷要求低,畢業進國企的概率高達60%
    國企最青睞的4大專業,學歷要求低,畢業進國企的概率高達60%考慮到現在的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一大半大學生都開始渴望穩定的工作,在穩定的工作中,公務員雖然穩定,但薪資待遇比較一般,說到工作穩定薪資待遇又可觀的工作,就非國企莫屬了,國企的工作薪資高
  • 程式設計師版《我和我的家鄉》,拼搏奮鬥的IT人是家鄉的驕傲!
    導演:鄉愁對遠遊,思鄉對奮鬥!故事一:武漢——媽媽說我離家太遠了家鄉的距離:湖北襄陽——湖北武漢我是一名測試開發工程師,現在Base武漢,老家是襄陽農村的,考上大學那會老爸興高採烈的跟我說,考個基層公務員,回去帶領村裡發財致富。
  • 985大學生畢業之後,是進入國企,還是報考公務員?
    大學生擇業觀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話題,因為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畢業,每年社會也會吸納數百萬大學畢業生。不過這麼龐大的畢業生群體,無非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是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去獲得更多的學術技能提升,研究生畢業之後再選擇讀博或者就業。
  • 為啥國企上市公司都愛「校招」,和「社招」到底有啥區別?很現實
    許多大學生在大四的時候會面臨人生中艱難的選擇題:考研還是工作?如果選擇考研,埋頭備考就行了,但是如果選擇工作,就要開始參加各種招聘會,了解自己的工作喜好、薪資要求等各方面。許多國企更傾向於對應屆畢業生舉行校園招聘,減少對社會人士的招聘。
  • 「最容易」進國企的三所大學,畢業薪資待遇高,找工作不發愁
    「最容易」進國企的三所大學,畢業薪資待遇高,找工作不發愁近幾年,應屆畢業生數量猛增,這讓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在如此大的就業壓力下,工作穩定,待遇又很優厚的國企成為了很多學生找工作的首選。但是進國企真的有那麼簡單嗎?顯然並不是,國企中大部分崗位的競爭都維持在1比100的水平,部分熱門崗位的競爭壓力甚至更大。
  • 讀大學到底值不值得?大學生:不後悔就好!
    在這裡,我想說,大學四年,值得!可能讀到這裡有些人就笑了,就算你是大學生又能怎樣,你不還是找工作困哪?不得否認,找工作是很困難。但是,誰說大學生就都找不著工作了?你見過每年某個大學的就業率統計表了嗎?聽別人說就業率不好就不好了?
  • 想要順利進國企,這4個優勢條件少不了,大學畢業生得需了解
    大學應屆畢業生去國企工作自然是更有競爭力,國企央企和公務員等工作,向來都更偏愛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但國企也不是那麼好進的,即便是應屆畢業生,能順利進入國企工作的人也少之又少。應屆生想要順利進國企,這幾個優勢條件得備上曾擔任過班級、學院或學校內的重要班幹部或學生幹部大學裡不少學生都覺得當班幹部或學院、學校內的學生幹部花費時間又得不到實際性的好處,很不值得自己去爭取。
  • 高考回憶: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清華學子
    他們是村裡的希望,也是第一批考進清華的學子們。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的人生從此也會更加耀眼。劉充2018級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得主韓儲銀1949年甘肅靜寧縣曹務鄉,第一個清華的學生。王志龍1949年四川甘孜瀘定縣,第一個清華的學生。王坤5年前韓儲銀在高中看到了王坤的錄取喜報,才勵志要考入清華。
  • 丁真初中學歷進國企,本科的我做不穩定的動漫達人,但我不嫉妒他
    現在的國企和事業單位也是很多大學生爭先恐後想要進的,但是進入的流程相對複雜,有些要進行嚴格的面試才能進,而有些甚至要參加國家統考過了才能進。可是,只靠一張原始、英俊的臉蛋所創造的網紅效應,丁真就接受到了國企單位的主動邀請,一個初中尚未讀完的人輕輕鬆鬆地搶了大部分大學生眼中的「金飯碗」,這樣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