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留念
佛教在線廣東訊 2010年3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聯合舉辦的「中國宗教人類學的回顧與前瞻」——首屆宗教人類學學術論壇在中山大學圓滿舉行。五十多位學者齊聚一堂,一起見證了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學術活動。
會議開幕式由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院長、人類學系主任麻國慶教授主持,中山大學常務副書記梁慶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金澤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文史哲學部工作室處長韋莉莉蒞臨會議。
整個會議由八個板塊組成,分別是:本土概念與宗教人類學;海外研究與宗教人類學;區域歷史視野中的宗教信仰;民間信仰(宗教)與漢人社會;當代藏區的多元宗教傳統;多元族群視野中的宗教信仰;基督教與當代中國社會;人類學視野中的伊斯蘭教。
本土概念與宗教人類學版塊中,與會專家就中國宗教人類學的相關理論問題發表演講。這一版塊的文章都關注對於中國宗教的整體性考量。不管是從宏觀入手,還是從微觀入手,都體現了對中國宗教狀況進行整體性研究的期望。需指出的是,這些文章都試圖找出一種解釋中國宗教的方式,而不是借鑑西方宗教人類學的已有理論。
海外研究與宗教人類學版塊中,既有對不同民族的傳統和儀式的研究,也有方法論的討論。這一版塊的文章都是中國學者對域外田野的研究成果。這些報告不僅為大家帶來了很多知識,也帶來了不少方法論上的反思,更需指出的是,中國宗教人類學學者試圖通過對中國宗教模式的研究,為世界宗教人類學的研究提供養料。
區域歷史視野中的宗教信仰版塊中,學者們介紹了不同歷史地區的不同信仰。民間信仰與漢人社會版塊中,學者們多角度地探討了獨具特色的漢人社會宗教信仰,不僅從宗教儀式、結構、身份認同等層面入手,而且還將西方宗教理論與中國信仰實踐巧妙地結合,由此為中國宗教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並對西方宗教理論進行了補充。
當代藏區的多元宗教傳統版塊中,各個學者從不同側面對藏族地區的宗教信仰進行了研究,打破了先前人們所認為的藏族地區信仰單一的觀念,體現了藏族地區信仰的特點以及多樣化。
基督教與當代中國社會版塊中,學者們就豐富的基督教實證調查,對中國社會中的基督教現狀進行了研究;多元視野中的宗教信仰版塊與人類學視野中的伊斯蘭教版塊,也提供了大量新的材料和理論探討。
3月14日下午5點,論壇舉行了閉幕式。與會學者對本次論壇進行評議,並對第二屆的召開提出建議。最後,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領導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領導致謝辭,會議圓滿結束。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