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華僑大學召開

2021-02-20 宗教學與國際關係沙龍

        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華僑大學召開

作者:鍾大榮(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                    

2016年10月29-11月1日,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大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召開,主辦單位為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泰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為協辦單位。這是近年來專門以華人宗教為主題的較大規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引起學界高度關注。

與會專家來自法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以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十個國家與地區。參會高校、科研機構及社團組織,主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國「社會、宗教、政教關係」研究所、日本關西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政治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臺灣南華大學、臺灣世新大學、臺灣慈濟大學、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臺灣文藻外語大學、臺灣南華大學、臺灣臺南大學、泰國法政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商會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泰國商會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馬來西亞衛理神學院、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福建省社科院、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藝術研究院、湖南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溫州大學、衡陽師範學院、汕頭大學、福建工程學院、嘉應學院、龍巖學院、華僑大學等,以及印尼中爪哇省三教廟宇聯合會、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臺灣新港天奉宮、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泰國德教慈善機構紫真閣、泰中協會等。


     2014年6月5日,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華僑大學名譽教授卓新平做客「華大講堂」第44講,解讀宗教信仰與文化戰略。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學部委員,受邀蒞會指導。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華僑大學),第二屆主辦單位(泰國法政大學,2017年)、第三屆主辦單位(馬來西亞拉曼大學,2018年),相關代表也將先後致辭。

本屆研討會主題為「華人移民與宗教文化」,分議題有:華人宗教傳統的歷史演變與文化適應、海外華人宗教與族群建構、閩臺宗教與地方社會變遷、港澳臺地區宗教與中國認同、中國國內人口遷移與宗教文化傳承、華人女性移民與宗教文化、華人宗教與「一帶一路」,以及其它相關專題。本屆研討會會期二天,會後各位專家將赴「世界宗教博物館」、「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進行宗教學術考察。

 據悉,2015年,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基地)、泰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為推動華人宗教研究領域的學術增長與國際合作交流,聯合倡導以輪辦制、落地接待並免收註冊費方式,先後主辦「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建立華人宗教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與長效合作機制。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本月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舉辦。目前,中國、泰國、馬來西亞三地學術機構聯合啟動華人宗教研究國際合作的信息不脛而走,引起相關國家和地區學術機構的參與興趣。


   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張禹東教授,受邀赴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講學,並探討兩校合作事宜。(2014年12月,攝影:鍾大榮)

 華僑大學是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直屬高校,1960年始創於具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的閩南僑鄉福建省泉州市,2006年在廈門市建立了廈門校區。閩南是廣大臺胞和僑胞的主要祖籍地。學校立足閩南,與臺灣漢人社會、海外華人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繫,積累了豐厚的學術資源與社會資源。長期以來,華僑大學注重宗教學科的建設與學術研究,特別是海外華人宗教、閩臺民間信仰、華人宗教與現代性等領域的學科培育工作。在哲學一級學科(含宗教學)博士後流動站、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哲學研究方向)博士點、宗教學專業碩士點、世界史(華僑華人史研究方向)碩士點、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共建的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文化研究基地等學科專業與科研機構的支撐下,目前已經初步整合起福建省內領先,在國內有一定影響,與國外學術機構和社團良好互動,服務地方社會發展需要的優勢特色宗教學科。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多次舉辦全國宗教學年會、海峽兩岸宗教學術論壇、中日韓宗教學術論壇等大型學術會議。2016年,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被福建省教育廳列入「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2016年4月30日,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師生,赴臺參加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舉辦的「第十屆兩岸宗教學術論壇——宗教教育」。

本文作者:

鍾大榮,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中心,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相關焦點

  • 2018「宗教與法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合影.jpg 7月13日,2018年「宗教與法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由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與會者圍繞「政教關係」、「宗教立法」、「宗教財產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法學院等國內部分知名高校法學院學者,和臺灣政治大學、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和美國楊百翰大學的學者,以及第九屆宗教與法治暑期培訓班的學員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北京普世社科研究所是一所民間研究所,與各大學、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合作,致力於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對我國宗教發展狀況與宗教立法進行學術研究。
  • 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召開
    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召開重慶佛學院教研處處長開智法師致辭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致辭會議現場參加會議的法師、學者合影佛教在線重慶訊 2015年4月11日,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佛性與聖靈」在重慶西南大學召開。
  •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研討會在華僑大學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洋 劉陽 陳偉)12月19至21日,首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韌性與可持續性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and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
    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與人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 首屆中華唐密重興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唐密傳燈 鐵塔重光
    視頻:唐密傳燈 鐵塔重光:首屆中華唐密重興國際學術研討會,時長約28分41秒中華唐密重興國際學術研討會特邀嘉賓主題研討 攝影:蓮勝騰訊佛學營口訊(蓮記) 十月的營口清爽宜人,在這金秋收穫的季節,由中國河南大準提寺、中國無錫橫山寺、中國無錫顯雲寺、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醍醐寺、日本天台宗總本山比叡山別格本山水間寺
  • 中國首屆國際完形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
    中國首屆國際完形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 >   中新網南京4月7日電(劉作楣 盛捷)7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中國首屆國際完形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4月6日至4月8日在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南京大學、德國完形治療學院等主辦,主題為「全球化背景下的完形心理治療在中國」。
  • 世界宗教研究所召開「網際網路宗教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學術研討會
    世界宗教研究所召開「網際網路宗教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學術研討會 網際網路宗教問題是我國宗教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之一,也是宗教學界面臨的新的研究課題。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講話,加強網際網路宗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於2016年6月17日召開了「網際網路宗教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學術研討會。
  • 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芒市召開
    原標題: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芒市召開  4月10日,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和23個學術研究機構齊聚芒市,共同研究、保護、傳承和發展傣族文化,構建國內外傣學研究合作的平臺,共商傣族歷史文化發展大計。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為回應上述問題,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與人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UNESCO)、亞洲新人文網聯
  • 「首屆漢語語彙學學術研討會」在並召開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本報8月1日訊7月28日至29日,由省社科院語言所和商務印書館聯合主辦的「首屆漢語語彙學學術研討會」在並召開,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及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共收到論文80餘篇,60多萬字。
  • 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東京舉行
    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東京舉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東京12月15日訊(記者 蘇海河)以「傳承創新和發展」為主題的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2019年學術年會今天(15日)在東京舉行,150多位在日博士專家參加了會議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成立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梁佳欣) 昨日(12月11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鶴山樓揭牌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
  • 第四屆宗教經典翻譯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
    第四屆宗教經典翻譯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研討會現場佛教在線山東訊  2017年6月1至3日,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和中國宗教學會聯合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承辦、《上海翻譯》編輯部和《翻譯界》編輯部協辦的第四屆宗教經典翻譯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
  • 第五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同濟大學首屆大學生(多語種)國際...
    為更好地助推「雙一流」建設,重點培養學生用外語從事專業領域學習和國際交流的能力,特舉辦第五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同濟大學首屆大學生(多語種)國際學術論壇。本次大學生國際研討會暨國際學術論壇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為指導思想,以國家「雙一流」戰略規劃和同濟大學「雙一流」戰略部署為引領,凝聚同濟大學眾多國際化平臺力量和各語種特色,結合同濟優勢學科以及智能科學與技術高峰學科建設,以多語種展現大學生的學術外語素養,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發展人工智慧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移民與貿易」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召開
    閩南網12月2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3日至24日,由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泉州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小組聯合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移民與貿易」學術研討會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召開。
  • 華大致力華僑華人音樂家和音樂事件研究 學術界嶄露頭角
    由華大音樂舞蹈學院主辦的首屆「閩臺地方戲曲音樂研討會」19日在華大廈門校區啟幕。該院院長梁寧稱,該院「這幾年來科研發展突出」,再經過幾年的發展,其科研實力將會越來越強。  華大音樂舞蹈學院從建立開始就重視科研發展,現已有藝術學研究所、中華樂舞海外傳承研究中心、閩臺戲曲音樂研究所等三個研究所:目前,獲得1個國家級項目、9個省部級課題項目;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由華北電力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華北電力大學國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日前在華北電力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內地、澳門和韓國的八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12日上午,大會開幕。
  • 「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9月7日,由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
  • 華僑大學首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開始招生
    為了迎接明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福建省特色高校智庫——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擬舉辦第一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面向全國招生,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研討,共同提高,以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 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10月18-19日,我校建校七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馬場善久校長肯定了學問流通在歷史及當今的意義,把今天與會的諸位學者譽為現代版的學問行動先驅者,並祝願陝西師範大學繼續蓬勃發展。周偉洲教授從絲綢之路的含義與性質、絲路的興盛與衰落、絲路的交通與道路、絲路與中西貿易四個方面,講解了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大動脈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