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觀摩團看威海變化丨第六站臨港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青年...

2020-12-13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12月9日下午至11日,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舉行,對今年以來精緻城市建設、「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方面亮點工作進行觀摩督導,併集中召開會議。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12月9日下午至12月11日上午,觀摩督導團赴經區、榮成市、南海新區、乳山市、文登區、臨港區、高新區、環翠區進行現場觀摩督導,12月11日下午召開會議。

10日下午,觀摩活動第六站走進臨港區,觀摩高賽華運特種運輸車項目、中玻功能玻璃智慧生產基地項目、拓展纖維高強高模碳纖維項目、天億學府棚戶區改造項目、臨港青年中心。

高賽華運特種運輸車項目

項目規劃用地100畝,2020年4月開工建設,其中一期投資2.4億元,佔地65畝,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規劃建設3棟國際標準車間。

該項目引進歐洲成熟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定位美國、日本、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為客戶量身定製各類高端特種運輸車輛。達產後,年可生產特種運輸車1000輛。

目前,3座車間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內外裝修施工,預計年底前全面投產運營。

中玻功能玻璃智慧生產基地項目

項目佔地264畝,2020年3月開工建設,其中一期投資4.4億元,佔地121.6畝,規劃建設生產車間1棟,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冷鏈玻璃加工區、工業玻璃加工區、太陽能發電玻璃加工區以及智慧農業大棚玻璃加工區等產能區。

項目採用現代化智能加工裝備和自動化連線技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水平投產後,年可生產各種功能玻璃4000萬平方米。目前,車間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2021年一季度完成車間建設並達到使用條件。

拓展纖維高強高模碳纖維項目

2019年7月啟動建防爆中心、智能倉儲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2020年2月開始改造車間2.7萬平方米,並引進設備,主要生產T700S、T800S級碳纖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達產後,年可實現千噸級生產能力,年產值2億元。

目前,主體設備安裝已完成,正在進行管線等附屬設備安裝,預計年底前完成設備調試並進行試生產,防爆中心、智能倉儲中心等配套設施投入使用。

天億學府棚戶區改造項目

項目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築面積11.19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21萬平方米。目前,安置房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外綠化、配套管網施工等工作,計劃年底完成回遷。

該項目是臨港區啟動實施第三輪棚戶區改造規劃建設的安置社區之一,將集中安置大莊、畢家莊、下莊、叢家屯4個村573戶群眾,通過採用產權調換的方式安置到新建的天億學府項目中,拆遷後騰空約276畝土地,整理後全部用於出讓。

項目周邊聚集國際學校、威海四中、臨港實驗學校、哈佛搖籃幼兒園等一批從學前到高中、從國內到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居民在家門口便可共享大學之前的優質教育。

臨港青年中心

項目總佔地3.86萬平方米,建有1棟青年活動中心、8棟496套青年人才公寓,已全部建成啟用。

中心劃分為運動、休閒、創業、便民四大板塊,設有城市書房、高檔室內籃球場、電影院等設施,為區內青年提供一個集生活居住、休閒運動、學習創業於一體的綜合青年服務中心,將成為臨港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項重要因素。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譚蓓 報導

相關焦點

  • 跟著觀摩團看精緻城市建設:玉泉河道整治工程、「一河兩岸」城市...
    跟著觀摩團看精緻城市建設:玉泉河道整治工程、「一河兩岸」城市功能區 2020-07-2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號線滴水湖站直達,臨港新片區國際人才服務港正式開港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8月18日報導:今天上午,緊鄰16號線滴水湖地鐵站的臨港新片區國際人才服務港正式開港。記者獲悉,作為國際人才綜合服務基地,這棟大樓內整合了政府各級部門公共服務資源,以及國內外各家優秀人力資源機構。  "我們將整合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和能力優勢,助力提升臨港新片區人才全球化配置能力。"
  • 臨港新片區人才新政有哪些亮點?權威解讀來了!首批技能人才引進...
    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季度之際,今天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人才新政有哪些亮點?上海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對此做了解讀。
  • 香洲如何吸引留住高層次人才?
    交流對接會結束後,香洲區還舉行了第七屆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談會,進一步做好人才引進工作。 廣發「英雄帖」的背後,是香洲區對人才的渴求以及打造一流創新高地的雄心。「人才不僅要引進來,也要用得好、留得住。」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香洲區以人才政策、產業集群、宜居環境為三大「金字招牌」,吸引人才走進香洲、了解香洲、愛上香洲。
  • 跟著觀摩團看精緻城市建設:鳳凰湖公園、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
    跟著觀摩團看精緻城市建設:鳳凰湖公園、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 2020-07-25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港騰飛 贏在人才 - 上海臨港外服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新成立的上海臨港外服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將整合雙方集團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和能力優勢,攜手在臨港新片區建設國際化、專業化、科技化人才服務平臺,提升臨港新片區人才全球化配置能力。在雙方集團的支持下,合資公司將通過窗口對接、平臺對接和服務對接,全面實現臨港新片區企業和人才的全周期服務,積極落地人才招聘、培訓發展、人事管理、薪酬福利、關愛安置等面向企業的服務,以及人才吸引、就業手續、安居服務、生活服務、職業發展等面向個人的服務。
  • 吸引留住高層次人才,珠海香洲靠什麼?
    近日,第五屆百名博士碩士走進香洲人才交流對接會在珠海德翰大酒店開幕。此活動為「2020年香洲區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為期3天,香洲區邀請了清華大學等59所知名高校的108名博士、碩士參加,與轄區各大企業「親密接觸」。交流對接會結束後,香洲區還舉行了第七屆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談會,進一步做好人才引進工作。
  • 臨港新片區「滿月」紅包:被賦予外國人才引進管理及自主權
    2019年8月24日清晨,航拍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500米高空俯瞰臨港滴水湖畔。 視覺中國 圖揭牌「滿月」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在引進外國人才中釋放更大自由度和便利度,將打造為外國人才開放試驗區。在9月20日上午舉行的臨港新片區政策發布暨金融機構籤約儀式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外專局副局長傅國慶發布《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加便利更加開放地引進外國人才的通知》有關內容,新片區外國人才創新政策的具體內容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引進外國科技人才、支持重大項目外籍科研創新團隊成員的引進、賦予新片區外國人才引進管理及自主權、為外國人才來新片區創新創業提供便利和為新片區用人單位及外國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務五大方面
  • 低學歷技能人才落戶上海臨港 讓人人都有出彩機會
    「最近,有6位技能型人才,通過區域專用落戶額度,落戶臨港新片區。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但在臨港新片區,學歷並不是評判人才的唯一標準。」此前,臨港新片區有20位技能人才入選「臨港工匠」,此次落戶的6位人才就是剛剛獲評為「臨港工匠」的技能型人才。
  • 英美頂級律所是如何留住人才、吸引客戶的?
    作者丨王語 來源丨冪律智能(轉載已獲授權) 「 眾所周知,作為頂級律所圈,英國『magic circle』和美國『big law』網羅了全球最優秀的法律人才,為大量世界500強客戶提供法律服務
  • 臨港新片區一歲啦!細數上海海洋大學與你攜手奮進的365天
    今天,臨港新片區滿周歲。在這一年裡,上海海洋大學與新片區發展同頻共振,一大群海大人奮鬥在在這片熱土上,為臨港新片區的發展貢獻海大力量!沿海如弓,長江如箭,臨港如鏃,上海海洋大學將與臨港新片區一道以更開放的姿態開創更高質量的發展!
  • 如何才能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動漫情景小故事 - See it 奧格爾維定律強調優秀人才的重要性,那企業要如何才能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呢? 待遇留人; 職業生涯規劃留人; 情感留人; 事業留人。
  • 中韓人才交流合作金橋聯盟在威海成立
    本報訊2019年12月28日,由威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威海市委組織部、山東大學(威海)、威海高新區管委會、威海人才協會承辦的2019中韓(威海)人才交流合作大會在威海舉行。會上,以山東大學(威海)、威海人才協會、迪尚集團和韓國湖西大學、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韓國蘭草亞洲創業投資株式會社為主要發起人,部分在威韓資企業和韓國機構等共同參與的「中韓人才交流合作金橋聯盟」成立。現場還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
  • 3萬元起薪就能留住人才嗎?這些大所提供了人才培養6大方法
    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律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一直是律所管理者的痛點。近年來,律新社觀察到,很多律所都在不同層面上加大對青年律師的培養和扶持。
  • 蘇州工業園區是個吸引創新人才的「強磁場」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園區靠的不僅是重獎,還有全產業鏈的配置和服務創新對高端人才產生的「黏性」。園區已經形成了產學研一條龍體系,科研、產業環境、商業模式以及對小微企業的孵化也與國際接軌。2018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蘇州工業園區分會場開幕上,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向全球創新創業人才發出邀請:「你有情懷,我有舞臺;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引來了人才,留住了人才,科技創新就有了源頭活水。
  • 如何留住人才?上海副市長:將在教師醫生群體中推廣公租房
    如何留住人才?上海市科協在提案中指出,一些單位陸續推出「配租、配售」住房的優惠政策,幾年運作下來發現「配售」政策較「配租」政策更能留住高層次人才。「因為在目前通常的理解中,租的房子不是我的,總是要還的。再加上這些年房價一路飆升更讓年輕科技人員覺得,早買房早得益。因此,有住房需求的年輕人大多強烈要求『配售』而非『配租』。」
  • 威海臨港區又一處城市書房正式開館營業!快來打卡吧!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記者從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經歷了前期一段時間的試營業後,日前,威海臨港青年中心城市書房正式開館營業。據了解,臨港青年中心城市書房位於開元東路南、台州路西、威建青年中心項目1號活動中心一層東南角。營業時間為早上8:30到晚上08:30。目前館內藏書5000餘冊,成人書籍約4200冊,兒童書籍約800冊,涉及黨建類、建築類、文學類、社科類、綜合類等。
  • 廣州:海外人才歸國第一站,靠什麼吸引人才
    剛閉幕的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建設人才強市,打造國際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面對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人才將成為最寶貴的資源、最核心的競爭力。明天,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即將舉行。這場被稱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的盛會,22年來吸引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地區)5萬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 律所開出3萬底薪就能留住人才嗎?
    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律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一直是律所管理者的痛點。近年來,律新社觀察到,很多律所都在不同層面上加大對青年律師的培養和扶持。如匯業舉辦青訓營活動、金誠同達開創國內首個律所文化周活動、海華永泰成立海華學院為青年律師提供學習交流平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為青年律師發展賦能。
  • 重視人文學科 用「心」留住人才
    在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中,他們就如何通過教育提升深圳的創新能力、發揮引領作用以及留住青年人才紛紛建言。重視人文學科教育 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深圳將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建設國際化新型研發機構,來自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市人大代表稽世山感到非常欣慰,他認為推進未來網絡實驗室和移動網際網路安全技術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將有利於提升深圳的國際創新教育水平,「深圳是中國最具有矽谷氣質的城市,很多在美國矽谷產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是在深圳進行最早的小批量生產,並最終轉化為產品推向全球,國際研發機構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矽谷創新者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