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家長看來,孩子在家庭中經常作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一旦孩子開始安安靜靜的不吵鬧,反而讓家長感到不安和心慌。而下面這一位萌娃,讓他的父母明確的認識到什麼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
視頻當中的孩子正在廚房中,站在小凳子上面,面前放著一個鍋,鍋裡面放了許多的調料,而且鍋中還有著一條大魚,正在活蹦亂跳。在所有人看來,這個孩子一定非常的孝順,懂得做飯,許多家長都希望用一個這樣懂事能力強的孩子。
但家長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這個孩子看似孝順,實際上卻是一個熊孩子。原來是這一天家長在做自己的事情時,發現自己的孩子今天很反常,不僅沒有像以往一樣將家中弄得一片狼藉,反而安靜了沒了人影。
於是馬上開始尋找孩子,可誰知在廚房找到了孩子的身影。發現孩子正站在小板凳上面面前還放的鍋,就是家長,立馬走近一看,鍋裡不僅裝滿了水,而且還放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在水中也放著各種蔥姜蒜的調料,一副準備開火做飯的架勢。
看到這畫面,爸爸非常的無奈,而一旁的媽媽則是哭笑不得。所有媽,媽將這一幕拍成了視頻,放到了網絡上,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有的網友還調侃孩子說:「這是做「水煮魚」的架勢啊!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對於孩子作妖這件事情,許多家長都非常的好奇,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會作妖呢?
孩子為什麼總是作妖?
1、好奇心
其實孩子總是作妖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處於三歲到6歲的孩子,他們是發育的階段,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會感到好奇,總是想要去研究,總是會到處搗亂。
而孩子的好奇心,家長是沒有辦法去限制的,所以這些孩子通常都會用手摸摸這個,用嘴咬一咬那個,就是為了解開自己的好奇心。
2、認識世界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要經歷許多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困難,如果想要解決這些困難的話,必定要讓孩子去接觸了解這件事情要如何解決。
而在他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的各個感官也正在發育,所以這些孩子如果想要熟知世界,通常都會喜歡拆東西去觸碰東西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知這個世界,從而讓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3、缺少家長陪伴
一些孩子之所以總是會作妖,就是因為缺少家長的陪伴。家長在生活中不注重陪伴,孩子不懂得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那麼孩子自然會因為缺少安全感,想要和父母主動接觸。
但如果家長拒絕並不願意和孩子接觸的話,他們反而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作妖就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從而得到家長的關注。
由此可見孩子作妖是由這一令原因的,所以在家長發現孩子存在作妖行為的時候,更應該要注意自己的解決方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錯誤解決方式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
面對孩子作妖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做?
1、不要打罵
家長在發現孩子存在作妖行為時,千萬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因為孩子存在作妖的行為都是很合理的,不論是好奇或者是想要感知世界,又或者是吸引家長的注意力,這都是合乎情理,所以才會做出的事情。
家長如果對孩子進行打罵的話,反而會,傷害得到親情,更會使孩子的好奇心加重,做出更加錯誤的行為。
2、和孩子認真溝通
再加上發現孩子存在作妖行為時,更應該要認真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家長不要認為和孩子溝通就是對孩子講道理,實際上年紀小的孩子他們是聽不懂道理的,所以家長講道理也只不過是徒勞而已。
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進行聊天,所以在聊天的時候家長儘量加上「我知道」這三個字,才能讓孩子明確的了解到家長有為自己考慮,這樣更能使孩子聽進去家長的話。
3、引導孩子彌補過失
孩子在作妖的時候,難免會做錯事情,導致他們的錯誤行為造成一些損失。大多數家長在發現孩子存在重要行為時,通常都拒絕去賠償受到損失的人,又或者是幫助孩子解決,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如果拒絕賠償受到損失的人,那麼這只會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而家長幫助孩子解決的話,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更會做出錯誤的行為。
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去彌補過失,在彌補對方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參與其中,這樣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更能幫助孩子改正作妖的行為。
總而言之,孩子重要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應該要知道,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行為的錯誤性,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好的控制自己錯誤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