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與一位母親聊天,她提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反常表現,並引用了一句老話「事出反常必有妖」。確實,人的言行或狀態出現反常,一定會有奇怪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如果出現一些與平時不同的變化,家長就要注意了,絕不能不在乎。比如孩子身上出現的這四個「異象」,是出大問題的前兆,家長一定要警惕。
孩子經常以身體不舒服或其他理由不去學校上課,是一個很嚴重的異常現象,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造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學校方面的,有家長方面的,也有個人方面的。在學校裡,孩子與老師發生衝突,或與其他學生發生衝突,會讓他(她)對校園產生恐懼,不去學校上學,成為孩子逃避現實的一種手段;在家裡,父母長期否定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讓孩子很自卑,家長經常幹涉孩子的生活、交友等方方面面的事,會引起孩子極大的反感,他(她)選擇不去上學,或是為了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就是故意站在父母的對立面,表達一種態度;也有一些突然不想上學的孩子,純粹是個人心理出現了異常波動。
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不僅需要家長的大智慧,也需要學校老師的全力配合,雙方在找到事情原因的前提下密切合作,引導孩子積極面對校園生活。
愛說話的孩子通常性格較為活潑,比較願意與人交流,他們只要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和科學的引導,一般都會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不愛說話的孩子大多比較內向,他們比較保守,總會與人保持距離,如果孩子突然變得不愛說話,父母卻沒有及時介入,孩子很容易走極端,形成悲觀型人格。
孩子從愛說話到不愛說話,可能是因為受到了某個事情的刺激,也可能是長時間負面影響累積而造成的質變。發生這種情況,家長要策略性地與孩子溝通,找到導致孩子出現「異象」的原因,再思考解決方法。若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就請做出改變,不要為了所謂的「父母權威」而放不下架子,這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些波動很正常,只要波動範圍在正常值以內,家長就不必過分擔憂。可是成績劇烈下滑,是很不尋常的,屬於異常現象。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下滑,第一反應就是火冒三丈,不由分說就是一頓訓斥,這種做法既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又會帶來一些新的更為複雜的問題。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成績劇烈下滑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夠?是學習方法不夠好?是學習環境改變了,孩子不適應?是父母或老師給予孩子很大的壓力?是家庭關係惡化,幹擾了孩子的學習?搞清楚了原因,家長就可以對症下藥,必要時,應該尋求老師的幫助或配合,雙方合力以扭轉孩子成績下滑的趨勢。
一般來說,處於成長期的孩子,睡眠質量都比較不錯,但有一種現象就是:有些孩子突然在某個時間段裡睡眠質量很差。
不良情緒、心理因素、環境因素、成長帶來的身體變化等,都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睡眠質量變差。比如,有些孩子馬上就要參加高考或中考,無法疏解內心的緊張情緒,表現出焦慮、抑鬱,睡眠質量就會越來越差;有些孩子從初中到高中,到了新環境,由於不太會交際,與新同學、新老師相處得不太融洽,交友和學習均出現了許多困難,也會反映在睡眠質量上。
充足的睡眠是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因此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改善睡眠。方法上可以採取外在調節和內在調節並行的措施。外在措施是堅持運動和補充營養,運動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提高抗病免疫能力,也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促進睡眠質量的提升;補充營養指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和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儘量杜絕垃圾食品。內在措施是指家長通過與孩子的長期溝通,幫助孩子舒緩內心壓力。精神狀態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棒,睡眠質量自然就好了。
以上四個「異象」出現在孩子身上,是非常危險的。倘若任其發展,孩子輕則學無所成、碌碌無為,重則出現極其嚴重的心理問題,還有過十分嚴重。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時刻保持關注,一旦發現有相關苗頭,就應及時了解原因,並相互通氣,把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