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潮州,慢慢走,深深愛,吃吃愛,細細品

2021-01-09 大潮社TV

一生中,總會嚮往許多城,奔赴許多城。有些是為了驚豔時光的,千裡迢迢,一面之約,了無遺憾;有些卻是可以溫暖歲月的,那些裝載著舊時光的街巷,那些如故鄉鄉鄰般的熱情,那些誘人又妥帖的美食,讓我們恍將他鄉做故鄉,直想與之長廝守。

如後者這般的城,想來該有潮州一席。與之初相遇,便似舊相識,太多留戀,無從言說,便也只好臨摹一番詩人的心情,吟詠出一句「不辭長作潮州人」了。

「在潮之洲,潮水往復」,潮州之名,原是滌蕩著這般歷史的詩意的。

走在潮州,會發現許多地方都被冠以「韓」名:穿城而過的是韓江,韓江邊上有韓山,韓山旁有韓文公祠、韓山書院(現為韓山師範學院)。細探究去,皆是為紀念韓愈而得名。

一千兩百多年前,韓愈因直言進諫得罪帝王被貶潮州。彼時他已年過50,初至南疆,生活與飲食都有諸般不適,小女又在流放途中慘死。但他並未頹唐,而是懷著深切的悲憫,為百姓驅逐鱷魚、興修水利、興辦教育……

就這樣,韓愈在荒遠的嶺南之地埋下了讀書與教育的種子,從此逐漸形成了好學崇文之風。在「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信仰之下,潮州的文化能量也代代積累起來,成為東南沿海的文明禮儀之鄉。

潮州人感念韓公恩澤,便將江山都為他改了姓。從此便有了韓山、韓江、韓樹,甚至連路也被命名為昌黎。而今,韓愈的名字在潮州已近乎一種信仰,人們往往懷著虔敬的心,尊稱其為「韓文公」。

或許正是因了這層歷史與文化氤氳的底色,讓潮州人的生活始終保持著一種優雅的怡然,像是一首悠長的潮州調子。

在這裡你可以睡到自然醒,沿著老街逛一逛,隨便尋一家店,喝一碗熱乎乎的砂鍋白糜——潮州仍保留著古代的說法,稱粥為糜。白米粒粒分明,在小火砂鍋中溫柔地跳躍著。捧一碗在手中,選幾樣適意小菜,便仿佛擁抱了整個清晨的暖意。

還可以像當地人一樣,來一碗地道的腸粉,薄薄的皮子裡裹著肉餡、蝦仁、雞蛋、香菇、白菜等豐盛餡料。再淋上濃鬱的醬汁,唇齒間都充溢著幸福。

也許會遇到熱情的大爺大叔,笑眯眯邀你坐下來喝一杯功夫茶。嫋嫋茶香中,悠哉的心情也跟著升騰起來。

去牌坊街走一走吧。二十三座牌坊如列陣的士兵順街道一字排開,器宇軒昂。它們是為表彰潮州的先賢英才而設,像是座座豐碑,等待著誰來拂去歷史的塵埃。而在兩旁的騎樓之下,人們自如地安放著自己的生活,便是長情又溫暖的陪伴了。

圖 | 小鎮青年乙

至老街中段,可見一條「甲第巷」。步入其中,只見這條不足200米的小巷中,竟臥虎藏龍般集中了數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大夫第、資政第、儒林第……看名稱便知,這裡曾是潮州名仕商賈望族聚居之地。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撫過扇扇斑駁的木門,凝視那些已經褪色的雕花,似仍可感知古人在這裡生活的氣息。這時,不知誰家傳來了婉轉的潮戲調子,悠悠地,像是歲月的回望……

繼續走吧。卻不小心便陷入了街巷兩旁的美食誘惑裡:鮮香的蠔烙、餡料飽滿的春餅、與沙茶醬絕配的牛肉炒粿條、滑膩清甜的鴨母稔……只恨沒能多帶幾個胃來!

蠔烙、春餅、牛肉炒粿條、鴨母稔

口腹終於滿足,不妨去廣濟橋邊溜溜食。

你聽那民謠在唱:「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兩隻鉎牛一隻溜……」這座架在韓江之上的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橋的中間由十八隻梭船連接:合則為橋路,方便行人,開則成水路,無礙貨船行走。這番創造的智慧,不禁讓人心生嘆服。

待到夜晚,廣濟橋上燈光璀璨起來,便少了幾分古樸與淡然,多了幾分旖旎與夢幻……

走在潮州,總像是走進了一場「慢時光」的夢境裡,那將一人銘記千年的江與山,那時不時便會陷入其中的「美食陷阱」,那承載著歷史風塵的牌坊與小巷,那悠悠的帶著古韻的潮州調子……似乎都在呼喚著時間的停駐,或是遺忘。身體等待靈魂,我們在此刻相遇,於是幸福油然而生。

大約沒有哪裡像潮州一樣,在吃這件事上如此講究。

如一個「粿」,便可找到上百種吃法。最初,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至此,按祖籍的習慣,是要用麵食當果品來祭祖的。但是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便是「粿」的來歷。

而今,不拘於米,各式各樣的粿品已經與潮州人融為一體。

那粉嫩的紅桃粿,造型如壽桃,飽含著祈福祈壽的心願;甜粿、酵粿、菜頭粿,為「三籠齊」,取甜、發、有彩頭之意;至清明的樸籽粿,端午的梔粿,則是時令又養生的粿品。

紅桃粿、甜粿、樸籽粿

對「粿」最深的熱愛其實在日常的白吃不厭裡。

如鹹水粿,用米漿做成小巧玲瓏的粿皮,中間加入少許辣椒醬與菜脯粒,入口滑潤,淡淡清香;熱氣騰騰的牛雜粿條,加兩顆牛肉丸,撒點南薑末,再配一小碟沙茶醬或辣椒醬,是早餐或夜宵的上佳之選;還有讓人慾罷不能的粿汁,粿片口感滑嫩,再加上豬肉、滷蛋、豆腐等豐盛滷料,各種滋味在口中交響,豈一句「美味」形容得?

鹹水粿、牛雜粿條、粿汁

潮州人對吃的講究,也在牛的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拿到潮州火鍋店的菜單,你可能會一臉懵,什麼:脖仁、吊龍、腳趾、五花趾、嫩肉、胸口膋等,第一次知道牛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有專屬的姓名。真真是將「庖丁解牛」的精神運用到了極致。

而只有吃過潮州的牛肉才知道什麼叫做「鮮」:從屠宰到餐桌最短只經過3小時,肉仿佛還是鮮活的。刀工要求精細,控制在十幾秒能熟的程度,涮過後蘸一口特製的沙茶醬,獨屬牛肉的鮮甜口感同時釋放出來,如在舌尖跳舞。

哪怕看起來極樸素的潮州牛肉丸,背後也有許多細緻功夫:是最新鮮的牛肉,經人工捶打而成,中間過程不能停歇,且要隨時觀察牛肉的狀態,捶打時間控制得剛剛好,才能保證顆顆牛肉丸爽脆彈牙。

再是煮丸子的湯,是用牛肉、牛骨熬成,原湯原食,雙倍濃鬱……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尚「食鮮」的潮州人自然也追求海物的極致鮮美。

清乾隆周碩勳《潮州府志》稱,在潮州「蠔生,蝦生,魚生之類,輒為至味。」今日猶然:一盤魚生,輕薄如翼,配以簡單的醋醬料,帶著微微的甘甜,入口即化;一道生醃蝦,吃到口中,似乎還在微微跳動著,鮮而不腥、嫩而不生,回味無窮……

潮州的美食是不打烊的。走進那夜宵江湖,不覺想要與諸般豐盛共舞,演繹一場場舌尖的狂歡。如果肚子允許,大可不重樣地從前一天夜晚吃到第二日清晨:巴浪魚,灰仙等各類魚飯;滷水鵝、鴨等各類滷水;當然還有各種海鮮、砂鍋粥、炒粿條……

這時,為一碗粥作陪的上百種配菜便又讓人大開眼界了。然後瞭然一笑,是了,這才是潮州人,對於美食的孜孜探索是永遠會給人驚喜的。

圖 | 小鎮青年乙

吃吃潮州,只想沉淪在這人間煙火之中,此間見得了潮州人為美食耗費的諸般心思,那背後,不過是對生活的滿腔熱忱吧。

潮州人對茶的熱愛是不遑多讓的,不止愛喝,且會喝。

清代詩人丘逢甲客居潮州時,曾如此描述潮州工夫茶:曲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欖炭手親煎。小砂壺淪新鷦嘴,來試湖山處女泉。

臨清溪而烹茶,觀山水而論道,賦詩辭而抒情,此番情趣想來便讓人羨慕不已。不過對於潮州人來說,喝茶不是一種儀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管是在家中、在大街、在郊外、在開車、甚至兩家人在吵架時……都不忘喝上一杯功夫茶。

「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潮州人將茶葉叫做「茶米」,幾乎是跟糧食一樣重要的東西。很多潮州人晨起第一件事,便是升起碳泥爐,燒一壺滾水,認認真真燙杯淋茶,細細品上幾杯,才算開始一天的生活。

圖片|幸鵬

潮州工夫茶,是一份暖暖的人情。不管你是去誰家串門,或只是在哪個鋪子跟前坐一坐,主人家都會熱情地招呼你來「食茶」:擺好茶具,燙杯,下茶,懸壺高衝,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之後,一碗澄黃的茶水已經擺在面前。哪怕語言不通,所有的熱情盡在茶杯之中。

潮州茶也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泡茶21道工序,自小便習得,行雲流水一般化作日常,再大的焦慮也在這過程中化解了;而品茶者,觀其色,嗅其香,品其味,在一番韻味悠長中,也不禁定下了心神。

所以這茶是「工夫」茶之心思、細緻,而非「功夫」茶之技藝。它是沏茶的深工夫,品茶的閒工夫,也是做人做事的真工夫。

圖|幸鵬

如果說麗江是一場夢,那潮州便是一種癮。那一街慢慢流淌的時光,那一味包裹著牛肉的沙茶醬,那一口清香甘爽的鳳凰單樅,自打經過,從此便念念不忘。

於是仿佛害了相思,只想著何時能再回去,只想著有天不再離去……

☆ END ☆

相關焦點

  •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獲表揚,孩子妙筆生花《潮州好》羊晚發表
    而韓愈跟廣東潮州也有很深的淵源。為了解韓愈在潮州發生的故事,體驗潮汕文化,8月4日-7日,18名《羊城晚報》學生記者走進潮汕地區,開啟潮汕文化研學之旅。我們學習著衝茶,然後端起小小的茶杯細心品味,茶杯都裝不下的濃鬱的茶香一直在舌尖縈繞,我深深感受著潮汕人的濃厚情誼和文化底蘊,也終於理解潮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喝茶,真可謂:「奉茶感悟心瓣香,共天地久長,古城佳話多,人走茶不涼。」以前我愛喝珍珠奶茶、愛喝汽水,就是不愛喝茶,從此之後我愛上了茶。
  • 【端午假期】:汕頭牛肉火鍋-小公園-潮州古城-龍湖古寨-,風味原產地潮汕美食美景3天2夜之旅
    燈光秀具體夜景亮燈時間如下:1、周一至周五每晚19:00-22:002、周六、周日每晚19:00-22:303、國家法定節假日每晚19:00-23:004、廣濟橋「光影秀」每晚20:00-20:16和21:00-21:16各演示一場(演示節目相同)晚上則是品功夫茶、聽潮劇的好時光,領隊帶領大家前往載陽茶館喝茶聽戲,泡上一壺茶,細細斟酌,一邊嗑瓜子,一邊欣賞舞臺上精彩的演出
  • 【國慶活動】:汕頭牛肉火鍋-小公園-潮州古城-龍湖古寨-,風味原產地潮汕美食美景3天2夜之旅
    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潮菜中具影響和傳神的作品之一就是「滷味」,粵港澳地區稱之為「潮汕滷水」。潮汕之滷獅頭鵝,充滿貴族氣質和美食精神,是當之無愧的「滷王」。菜單參考:滷味大拼盤(腸、肝、腱、翅)、潮汕滷水鵝、鵝仔肉柯飯、特色滷鵝血、香煎韭菜粿、清炒合時蔬、水果。
  • 潮汕美食記之潮州的小吃
    邊晃邊吃之潮州潮汕美食雙城行之第一站:潮 州潮州古城是歷代郡、州、路、府、縣的所在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人文昌盛,文物薈萃。現存民居代表性歷史建築百餘處,享有「京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美譽。
  • 品味潮州菜,喝潮汕蝦蟹粥,感受潮州文化!
    但是到貴港,粥品不僅上餐桌,還常常是主菜。特別令人垂涎的是貴港市井街頭,每天早上的黃鱔粥。看著店家從水盆中拿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黃鱔,馬上宰殺後,放入滾粥中,撒上香蔥香菜,來點胡椒末,那四溢的香味,至今也令人難忘。上海城市大,經濟發達,全國各地美食雲集,以滿足南來北往的不同口味與需求。昨天下午我們專門去品嘗「老牌潮州菜」和它最著名的招牌蝦蟹粥。
  • 尋味潮州古城,帶不走的只有你!
    潮州有句俗語:到潮無到橋,枉費走一遭。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理解的橋,廣濟橋的設計兩邊是由橋墩連結帶有亭臺樓閣的風雨橋,中間則是一段用船隻鐵鏈連接起來的浮橋,所以又有「十八梭船廿四洲」的說法。門票是20元,有學生證的同學可以憑證5折。
  • 漫步潮州街頭,領略生活百態
    去過太多旅遊景點,每一次都是匆匆,隨著人群走馬觀花,沒有遇見更多驚喜,甚至以後細細回想時竟然都叫不起名字!而這次,我決定要走走老舊的街頭,看看生活百態。潮州,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城市,舊時風貌依存。漫步潮州小巷,破舊的樓房都按著斑駁生鏽的鐵護窗,休閒的潮州老頭坐著小板凳靠在門口曬太陽,比起其他的城市,潮州真的是慢節奏的生活模式,更多了些市井煙火氣。
  • 【雙飛4天】27日 尋味潮汕,潮州古城-汕頭牛肉火鍋-小公園-南澳島,風味原產地潮汕美食、美景之旅
    《牛肉火鍋宴》、 《潮州全鵝宴》、 《南澳小海鮮》 ❤海島之旅:暢遊潮汕最美海島南澳島--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跟著電影去旅行:幫你實現「羞羞的夢想」,走進電影《羞羞的鐵拳》拍攝地卷蓮門❤ 走街串巷古民居,漫步牌坊街,觀賞潮州古城體驗古城風韻;遊覽廣東最美島嶼南澳島、南澳大橋、開元寺、青奧灣、北回歸線標誌塔潮汕,一般指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城市
  • 廣州潮汕真的就四種小吃?潮州就有230種!
    有很多人或許對於潮州了解的並不是很太,就比如潮州小吃裡面的潮汕牛肉火鍋,如果大家來潮汕那麼對於這裡的美食一定會記憶深刻的,如果大家來到潮州旅遊,當地的這些特色美食一定都要嘗一嘗,潮州城裡就有230多種的特色美食小吃。
  • 潮州春卷(潮汕小吃之六)
    潮州春卷是薄餅包卷豬肉、豆芽菜、韭菜、香菇等餡料的小吃,大家對這個「春」字不甚了了,春天怎麼能捲起來呢?梁實秋說春盤即春餅,實際上,潮州的春卷也屬同一類,汪曾祺先生引用《北平風俗類徵.歲時》:「是月如遇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燻及爐燒鹽醃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豆芽菜、乾粉、雞蛋等,而以面烙薄而食之,故而名薄餅。」汪先生說不獨北方有這點玩意兒,南方也有,他就曾在福建詩人舒婷家吃過。
  • 寒假親子|品讀潮汕風情,重啟海上絲路
    從古至今,潮州文化自成體系影響深遠,潮州菜,潮州音樂,潮州工藝美術,潮州工夫茶,這個假期,我們沿著潮州人遷徙發展、出海貿易之路,穿越潮汕聽一曲文化雅唱,品一方山水情深。2探訪漳林古港潮州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著名的商人群體晉商、徽商的發跡相似,潮商也是靠長途販運起家。潮汕商人最初販運的商品是鹽和陶瓷。
  • 路途要慢慢地走,苦難要細細地嘗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路途要慢慢的走,苦難要細細地嘗。因為,只有我們品嘗過自己走的人生路上的苦時,我們才能理解,或者才能明白自己犯下的錯誤。知道錯誤以後才能去改正,避免自己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棘手。也正是這樣不斷地總結,我們才知道原來在自己人生路上有那麼多的坑等著我們跳,之所以我們沒有選擇跳,就是因為我們反思過之前所犯的錯誤,所以會選擇避讓這樣的問題。
  • 坐擁四座跨海大橋的城市,海濱美城汕頭,品功夫茶體驗潮汕慢生活
    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他的人文歷史,值得人們去鑑賞和遊玩,俗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裡路,所以,用心去體會每一個地方的風光景色,不管它是北上廣深那麼緊湊的地方,還是貧山僻靜的休閒生活,總有你體會不到的另一番心情。
  • 《潮州幫》再掀港片商戰熱潮,潮汕大佬們的商戰步步驚心!
    潮州幫在港片中無處不在,以抱團打天下而聞名,繼《追龍》之後,又有一部有關潮州商戰的影片即將在愛奇藝上線啦~激不激動,開不開心這部影片就是《潮州幫》《潮州幫》《潮州幫》>從《潮州幫》曝出的預告裡可以看出港片味十足有木有,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片中的重量級人物的演職人員幾乎都是TVB的老戲骨,厲害了!
  • 廣東汕頭·潮州:用潮汕傳統文化滋養新時代城市魂
    現場,一幅幅極富立體感的粵繡作品,不遠處同場展示的潮州傳統美食,讓觀眾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一飽口福。以非遺為代表的、極具辨識度的文化標籤,正在成為外界認識和了解潮汕地區的一張亮麗名片。正如汕頭市委書記馬文田所說,歷史文化是城市的記憶,也是城市未來的競爭力。「我們要把潮州文化這一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鑄造城市發展靈魂。
  • 精品自駕路書 | 從古城到海邊,品客家文化 嘗潮汕美食 遊海濱小鎮
    土特產咀香園杏仁餅、石碣龍眼、廣東臘肉、潮汕牛肉丸、粿條、潮州功夫茶、潮州陶瓷製品、烏橄欖等置身於「山水畫廊」之中,您將能真實地體會「船在江中走,人在畫中遊」的奇妙感覺。 路況1、沿汕昆高速、539國道即可到達潮州。2、沿潮州大道、甬莞高速、汕昆高速即可到達汕頭。 特色景區潮州: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賈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
  • 新加坡潮州總會考察團署理團長:不能忘記根在潮汕
    新加坡潮州總會考察團署理團長:不能忘記根在潮汕   中新社汕頭9月19日電 題:新加坡潮州總會考察團署理團長張昌隆:不能忘記根在潮汕  作者 李怡青 陳妍  早年在澳大利亞求學的張昌隆,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他告訴記者,他說得最流利的語言是潮汕話。
  • 潮州十大名菜
    潮州名菜有哪些?潮州十大名菜是哪十大名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潮汕菜以烹調海鮮見長,刀工技術講究,口味偏重香、濃、鮮、甜,喜用魚露、沙茶醬、梅羔醬、姜酒等調味品,甜菜較多,款式百種以上,都是粗料細作,香甜可口。小編為你整理了潮州十大經典名菜,一起來隨我們來看看潮汕菜最出名的十大名菜吧。
  • 潮汕拜公婆——孩子專屬護佑神,獨特又感人的父母之愛
    潮汕地區有不同的神,負責不同的領域或者地區,但是有一個孩子專屬的護佑神,卻是所有家中長輩都極為尊敬的,那就是公婆神。拜公婆神,是潮汕地區父母長輩寄託著孩子無災無病,健康長大的美好期望。傳說在宋代,潮汕地區有一位阿婆帶孩子的技術很厲害,就算再調皮搗蛋的孩子到她手上都能乖乖聽話,身體再差的孩子在阿婆的撫養下都能慢慢健康成長,逐漸名聲遠揚,不少名人貴族都希望能夠聘請阿婆來幫忙帶自己的孩子。
  • 國慶潮州研學回顧
    國慶,我們帶領同學們來到潮汕地區,進行主題為「品讀潮汕風情,重啟海絲文化」的三天研學活動。廣東最東部有一片蘊含著巨大潛力的土地,他有著「」海濱鄒魯「「」」嶺東首邑「」,「」中原古典文化生態博物館「」的美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2000多年,為歷代路、州、府的治所,是世界潮人根祖地和精神家園,這就是世界茶文化發祥地——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