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的律所招聘季,很多同學看到各大律所發布的招聘貼之後,被貼子上的各類職位名稱弄昏了頭。紛紛在後臺給我們發來這樣的疑問
「律師助理是秘書嗎?」
「Paralegal做幾年可以升為律師呢?」
「Trainee是實習生嗎?」
……
❓
問題五花八門,不勝枚舉 😵
歸根結底是因為,當代律所內部的人事劃分較為細緻和複雜,在稱呼、title上也各有偏好,因此導致了同學們對於各類職位的認知混亂。
今天小助手就來帶大家仔細分辨一下 ⛽️
01
又稱Associate,簡稱Asso。是律所專業人員中的中堅力量,也是賺錢(搬磚)主力軍。
嚴格意義上是指,經過律協培訓和律所工作,拿到律師執業資格證的那部分人 ✍️
02
這個職位常見於內所。
「助理」一詞聽起來很像是秘書,但是「律師助理」並不是秘書,也不是任何律所「行政人員」,而是指在成為律師之前、處於律協要求的培訓期內的那部分人 👔
這裡要注意的是,常有同學把「實習生」和「律師助理」搞混。
♦️ 實習生一般是在校生利用課餘時間在律所實習,不是律所的正式員工。
♦️ 律師助理是指已經正式入職、和律所籤署了勞動合同的員工。
在區分不甚規範的情況下,律師助理也被統稱為「律師」。
律師助理職業晉升的下一階段是「律師」📈
03
這個title起源於外資所,直譯為中文為「受訓律師」。是指處於培訓期、尚未取得律師執照的新人律師。
對應內資所的稱呼其實就是「律師助理」。
因此,現在有些內資所也設Trainee這一個職位,全稱「Trainee Associate」,簡稱「TA」,其實就是傳統內資所裡的律師助理。
Trainee職業晉升的下一階段是「律師」🔔
04
這個title同樣起源於外資所。字典裡查詢譯為「律師助理」📖
⭕️ 但是此「律師助理」不同於我們上面所說的「律師助理」
♦️ 從工作內容上看,Paralegal從事的是法律相關工作中的基礎性、輔助性工作,例如公開檢索、翻譯、盡職調查的附件製作、IPO中的出差走訪等。某種程度上和低年級的律師助理、TA、實習生工作內容類似。
♦️ 從職業晉升上看,Paralegal不會晉升為律師,始終從事基礎性和輔助性工作。因此對於同一家律所而言,Paralegal在招聘的標準上會低於TA或律師助理。
但從近幾年的行業觀察來看,對於紅圈所的paralegal,在工作了幾年後,是有可能通過跳槽到其他非紅圈所,並以「律師助理」或「律師」的身份入職的。
這也是大家無論如何都想要進入紅圈所的原因呀🌟
⭕️ 對於想要入職紅圈所向非訴律師職位發展的同學們來說,實習生/TA是可以且應該申請的崗位。
申請流程包括以下幾步:
♦️ 網申:
在此步驟前需要準備好「針對這個公司和崗位修改過的簡歷」和coverletter,用來提綱挈領闡述自己的優勢,增大通過的概率
♦️ 筆試:
在網申通過後會接到律所的通知,完成一份閉卷考試。在考試前可以通過我們的筆試公開課進行大量的題目練習,並根據紅圈所律師導師的閱卷和反饋,有針對性地備考,在考前突擊提高筆試通過的概率
♦️面試:律所的面試分為兩個方面:
首先是從崗位的工作內容出發考察相關專業知識,這需要我們在面試前充分了解所投遞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技巧,並結合自己的專業課程學習和過往實習經歷,找出「自己適合這個崗位」的證據;
其次是熱點問題、市場動態的考察,要在面試前至少半年開始關注🌟糖分法律cheatsheet考點關注行業熱點、梳理此熱點的前因後果和實證案例,以積極應對面試中有關行業熱點的考察。
🍊
另外,我們針對同學們近期詢問度較高的求職類問題,開設了🌟法律非訴業務公開課、律所筆試公開課,也向同學們開放了和導師預約一對一的🌟職業規劃、簡歷修改和模擬面試。
如果你想要參與課程,或是還有更多關於面試、實習、申請、求職的困惑,歡迎來找小助手「微信:mcandiii」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