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上午9點半,馮宗堯、張修齊、侯陸卿等9位抗戰老兵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南京1213志願者聯合會志願者的攙扶下,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死難的同胞們敬獻菊花,表達哀思。
每一次紀念,都是堅守和承諾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老兵都已是近百歲的老人。老兵們說,每一次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都是堅守和承諾。
對於那段艱難抗爭的歷史,曾是遠徵軍戰車第七營坦克教練的馮宗堯告訴記者,「每一次回憶,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每一次來,心裡都沉甸甸的。」已經92歲的他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跟大中小學生說說那段艱苦的歲月。「不忘國恥,才能更好地向前進!」
江蘇省黃埔同學會會長張修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南京大屠殺時,他還是國立中央大學附中的一名學生。「那時候我的家在估衣廊附近。日本兵走的時候,房子就被燒光了。我的弟弟當年在躲飛機時,手臂脫臼了。但是他只有1歲多,自己不會說,家裡人又不知道,所以落下了終身殘疾。」他說,在流離失所的日子裡,他跟隨國立中央大學西遷,之後考上了黃埔軍校。「有人說我們是英雄,我認為自己是普通一兵。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當時我們也是十幾二十歲的孩子。我們盡到一點自己的責任。」他希望孩子們好好讀書,不忘過去,未來成為建設新中國的脊梁。
「我們不能忘記!永遠不能忘記!」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緬懷同胞後,老兵們又來到鐘山賓館勵志社。勵志社大禮堂在歷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在抗戰勝利後,作為中國人民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曾對日本戰犯進行了正式審判。在勵志社大禮堂的兩面牆上,還貼著不少老照片,其中包括日軍當年殘忍殺害中國同胞的照片。一位老兵噙著淚對身旁的大學生志願者說:「你們要牢記這些血的教訓,日本人殺了我們多少同胞,哪個看了心不傷。我們不能忘記!永遠不能忘記!」
活動組織者南京1213志願者聯合會會長文心告訴記者,此次祭奠活動,從當年一場屠城殺戮到最終戰犯得以審判,從當年一座城市的淪陷走向一個民族的強盛,從一段悲情記憶到光明正義,「我們的孩子陪同老兵,以這段勝利之路,讓我們一同銘記歷史。」
相關新聞
詩朗誦大師
傾情奉獻《我的抗戰》
快報訊(記者 鹿偉)昨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一場感人肺腑的詩詞朗誦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三個必勝」展廳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的著名朗誦大家齊聚一堂,通過聲情並茂的表演,重憶抗戰歲月、抒發家國情懷、傳遞和平之聲。國內著名的詩朗誦大家丁建華率領眾朗誦大師共同誦讀了詩人遠帆創作的詩歌《我的抗戰》,作為本場演出的壓軸節目。
當日來紀念館參觀的觀眾、南京市詩歌朗誦愛好者、南京民間抗戰史學研究者、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團體約300人共同參加了本次朗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