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對於任何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通過這一年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幫助自己考生理想的學校,為將來打下一個堅持的基礎。學生應對中考複習主要陣地在課堂,而課堂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來共同完成。
怎麼樣才能做好中考複習?教師怎麼做才能幫助學生提高中考複習效率?本人覺得中考複習課堂一定要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特別是在中考複習階段,更要把學生擺在教學核心的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主動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現在的中考已經不再是簡單考查考生掌握多少知識內容,更加考查考生知識應用能力等。因此,學生如果只是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就很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應對中考的變化。
二、要明確中考的複習方向
學生的學習要有學習計劃和目標,同樣教師的教學更需要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初三作為初中最為關鍵一年,教師應把如何提高複習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抓住中考複習方向很重要。
如認真研究《中考考試說明》,分析知識重難點,了解考點層次分布,抓住重點,抓住關鍵,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從全局角度去抓住中考複習,增強中考複習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中考複習,時間是非常寶貴,我們一定要儘量減少隨意性、盲目性的中考複習,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
三、中考複習要講究一課一重點
初三這一年要解決知識內容、熱點、重難點、易錯點、易混淆知識點等非常多,因此每一堂中考複習課一定要主次分明,一定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熱點、重難點、易錯點、易混淆知識點進行講解和訓練。
特別要針對近幾年中考中出現的熱點、重點、難點進行專題複習,如動點問題、分類討論、函數綜合問題、信息閱讀題、實驗題、開放性試題等。同時要結合曆年中考真題進行訓練,提高中考複習效果。
四、幫助學生學會「解一題會一類」
不管我們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做了多少題目,面對中考幾乎很難遇到一模一樣的題目,但我們總會遇見似曾相識的題型。如果我們認真研究歷年中考試題,大家就會發現很多題目都是由一些經典例題或往年的中考真題改編而來,換湯不換藥。
因此,只要我們抓住每種題型的具體解題方法,抓住問題的本質,就不用怕題目怎麼變化,學會解一題會一類,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學會解一題會一類,就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提高知識的識別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五、中考複習要講究主次分明
不管一個班級學生有多少人,成績總有好有壞,複習內容過於簡單,「餵不飽」優生;複習內容難度過高,中下學生更無法學到相應的知識內容。因此,任何一堂中考複習課必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接受能力、學生的差異化等出發,進行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相應的知識內容和方法技巧。
中考複習講究主次分明,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化,更要考慮到知識內容的主次性。
如中考數學複習,一般分為三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主要針對課本上的知識概念、定理等進行,按照章節順序展開。
幫助學生理清初中數學的知識脈絡,回歸課本、緊扣教材,熟悉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礎知識、基本圖形和常見重要圖形等,挖掘課本中的知識點、例題等等,關注及鞏固數學基礎。
第二輪複習主要是針對專題複習。
經過一輪複習,大家對所有知識進行一個系統性的梳理,形成知識脈絡。此時展開二輪複習,主要就是把這些知識「分塊安裝」形成專題,如應用型問題、閱讀理解問題、圖形運動變化、開放性問題、納猜想問題和操作問題、函數綜合的圖形運動問題等等。
第三輪複習主要是進行綜合訓練和模擬測試。
經過中考第一輪、第二輪複習之後,中考第三輪複習主要是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如中考模擬練習等。通過中考綜合訓練,幫助學生及時找出自身的學習問題,分析失分原因,及時進行查漏補缺,更要指導學生的考試心理和考試方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