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在一些爸爸媽媽眼中可能是一件沒有什麼難度的事情,我身邊的很多年輕夫妻在和我聊天的時候都說他們完全不覺得養孩子是個難事兒。
在和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聊育兒相關的事情時,我發現他們幾乎都選擇了憑感覺或者是自己成長中的一些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就拿孩子做得不對教育他們這件事情來說,有不少的家長會非常暴躁,然後直接批評或者是吵甚至是打孩子,孩子難受得哭了以後,家長們才有停下來的趨勢;
這樣的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教育方法其實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怎麼合理的,在教育孩子前,家長們其實是要先冷靜然後處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緒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說陶虹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溫和更準確的處理方式。陶虹的女兒有一次不好好學習,一個小時內只寫了三個字,看到女兒漫不經心不認真狀態的陶虹火氣一下就上來了。
但她並沒有對女兒發火,而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問女兒為什麼不好好寫字然後告訴女兒學習要專心認真,不要跑神兒。
我的朋友非常贊同陶虹的處理方法,她對我說:教育孩子不是隨心所欲,如果教育這件事情真的每一位父母天生都掌握得很好,怎麼還會有家長看育兒書呢?她還告訴我:對待小孩子一定要有耐心,並且要細心,體貼地照顧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很多時候,家長的怒火和脾氣會非常影響孩子的。
對孩子發火,並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因為家長的不良情緒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絕大多數小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怒火和焦躁的情緒時都會哭,眼淚經常決堤,一些父母就會問孩子&34;類似的話,然後得到孩子委屈的&34;。
這其實不是孩子真的知道自己錯了,而是感到害怕甚至恐懼了,經常發火的家長很容易帶給孩子不安感,讓他們害怕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相處。
父母的性格和教育方法會時時刻刻影響孩子,火氣大,愛發脾氣的父母帶出的孩子也容易性格不好,可能會出現偏激或者是自卑膽小兩種性格。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几乎不會和孩子有平等的溝通,並且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滿家長隨意批評、吵他們;缺乏溝通和不滿情緒會讓孩子一點點地疏遠父母,時間長了,親子關係一定會變差。
一、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下意識吵孩子
在做錯事的孩子面前,我們其實很容易丟掉自己的理智,情緒離家出走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我們是大人,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
所以,我們在上去教育孩子前,可以先做幾個深呼吸或者是想一想孩子溫暖可愛的一面來讓自己冷靜下來,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後再教育孩子。
二、嘗試用&34;來代替我們一味地說教和指責
說教、批評、指責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會經常使用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是非常正確的處理方法;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策略,嘗試溝通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意識到錯誤,這種方法不僅能避免我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和爭吵,還能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印象更加深刻。
三、儘量不要給孩子提過多過高的要求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生氣發脾氣是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所以如果會經常對孩子感到失望發火的家長不妨試一下降低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或標準。
教育是一門學問,我們為人父母也不可能天生就會教育孩子,所以想教育出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一定要花時間和心思鑽研教育孩子的方法。
你會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嗎?是怎麼調節的呢?歡迎下方留言。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