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從當了父母之後,自己就像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孫悟空。一路上帶著好吃懶做的豬爸爸,還要強忍著沙僧奶奶的嘮叨,最氣人的是&34;一個接著一個,自己怎麼也打不完。前幾天剛和&34;說再見,叛逆期說來就來。
好不容易把叛逆期勸走,誰知道&34;這個大魔頭已經到了自己家中。教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簡直是所有家長的噩夢,只要孩子稍不配合,自己就一個腦袋兩個大,恨不得把孩子扔進垃圾桶。
前段時間無意中看到陶虹的育兒方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各位寶媽一起分享。陶虹說自己家孩子寫了一個小時的作業,最後只寫了三個字。自己發現之後氣瘋了,差點就要狠狠地訓斥孩子一番,好在及時控制住自己。
等到自己情緒穩定下來之後,陶虹耐心地詢問孩子為什麼寫那麼慢。孩子說出自己的理由之後,陶虹也沒有生氣,而是告訴她寫作業要專心,不會的問題可以問媽媽。奇怪的是,之後寫作業孩子都很認真,至少沒有再出現一小時仨字的情況。
陶虹說幸好自己控制住了情緒,否則自己很難想像媽媽的憤怒會給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心理負擔,甚至可能讓雙方變成仇人。其實生活中孩子寫作業不認真的事情屢見不鮮,但是能像陶虹一樣控制住自己情緒的媽媽卻很少見到。寶媽覺得自己被孩子的作業逼瘋,卻忽略了自己暴躁的情緒也可能&34;孩子。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的記憶是短暫的,自己的負面情緒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時的&34;,只要過段時間他們自然會忘記。現實卻並非如此,孩子或許會忘記事情的本身,但是父母暴躁的樣子會深深地刻在他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揮去,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
首先,孩子會因為父母長時間的訓斥,而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都做不好的&34;。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自卑、自閉等情況。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他們會變得膽小,害怕別人也像父母一樣覺得自己不好,從而小心翼翼,形成討好型人格。
其次,孩子會像父母一樣成為脾氣暴躁的人。我們常說孩子就像是家長的鏡子,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父母對待生活的態度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總是表現出自己暴躁的一面,孩子也會如此。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經常發脾氣,而且&34;,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了。
最後,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家長越是暴躁,管著孩子,他們反而越叛逆。這是因為孩子並沒有感受到屬於父母的愛,在他們的心目中,父母只會訓斥自己。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小朋友就會故意做出與父母相反的事情。所以不想要孩子變成這樣,家長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
有的家長表示道理我都懂,可是真正出現問題,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一、理解孩子的依賴。
好不容易忙完了一整天的工作,家長回到家中只想安安靜靜地休息一會兒,但是孩子卻不同意,一會兒要媽媽抱,一會兒要媽媽陪自己玩。本就疲憊的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會覺得為什麼孩子不能理解自己,不能乖乖聽話?
仔細想一想,孩子已經夠乖了,他在家等了你整整一天,看到你之後自然想要和你親近。與其說孩子不懂事,倒不如說家長不理解孩子。家長要知道,孩子是極其需要你的,他只有在媽媽的身邊才能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所以請理解孩子對你的依賴,並且滿足他們。
二、允許孩子犯錯。
俗話說:&34;,這句話用在孩子身上再合適不過,孩子的成長就是踩著一個一個自己犯下的錯誤前進,只有犯過錯誤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但是很多家長並不明白這一點,固執地認為小朋友不能犯錯,只要他們一犯錯就大聲地訓斥。
其實,家長完全可以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錯誤,只要冷靜下來就會發現,小朋友的錯誤好像並不是什麼大事。只要自己帶領著他們一起解決就並不嚴重。
寄語:教育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要知道,每一個小朋友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思想,家長要懂得尊重他們,即使在面對他們錯誤的時候,也要靜下心來,用正確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教會他們正確的解決辦法。當家長選擇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對父母的愛一點不少於我們對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