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功勳卓著 德高品重風範長存
——深切緬懷張萬年同志
房峰輝
2015年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張萬年同志與世長辭,我們悲痛的心情久久難以平抑。「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張萬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歷任團長、師長、軍長、軍區司令員、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經歷了槍林彈雨的生死考驗,參與了黨、國家和軍隊許多重大決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我軍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赤膽忠心、矢志不渝,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
張萬年同志1928年8月出生於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5歲從中央軍委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戎馬倥傯,南徵北戰,奮鬥不息,不愧為黨的忠誠戰士。
他信念堅定如磐,無論在生死關頭,還是身處逆境,都百折不撓、無怨無悔,始終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1947年在東北作戰時,他兩個腳後跟被凍掉,部隊要求他暫時到後方治療,他仍堅持戰鬥在一線。後來他說「像這樣的罪,要不是窮人出身、要不是信仰堅定,根本受不了。這個信仰就是跟著共產黨、毛主席幹革命,解放全中國的窮苦大眾。」1949年他所在部隊接到南下作戰命令後,部分官兵不願意南下打仗,有的逃跑回家了。他莊嚴表態,「我張萬年是苦孩子出身,抱著為解放全中國犧牲一切的決心參加革命,不解放全中國,決不回家!」1971年因「九一三事件」影響,接受組織審查近三年時間,從未動搖對黨的忠誠、對軍隊的熱愛。
他黨性原則堅強,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決排除歷次錯誤思想的幹擾破壞,經受住各種大風大浪的考驗。1958年任副團長期間,因抓軍事訓練被錯誤地戴上「單純軍事觀點」的帽子,遭到「批判」,他堅信部隊就是要隨時準備打仗的,堅持抓訓練工作不放鬆。1965年任團長期間,受「突出政治」的衝擊,成為「黑典型」,他敢於鬥爭,對錯誤思想不妥協。1976年有人重提「單純軍事觀點」,把矛頭直接指向張萬年,他頂著巨大壓力,在全師開展群眾性練兵活動,訓練質量穩步提升。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他旗幟鮮明反對動亂,要求所屬部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讓黨中央、中央軍委放心。
他堅決聽黨指揮,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1978年12月,他在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期間,被任命為某軍副軍長兼師長,奉命出徵西南邊陲,他沒講任何條件,立即奔赴前線。任總參謀長時,強調總參在聽黨的話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一定要特別自覺、特別堅定,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和含糊。任軍委副主席期間,他堅決按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意圖籌劃指導工作。1998年中央作出軍隊和武警部隊不經商的戰略決策後,他態度鮮明、堅決擁護,迅速指導成立領導小組,全程跟蹤督導落實,順利實現黨中央決心意圖。
二、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具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非凡膽略和軍事指揮才能
張萬年同志從膠東北海獨立團的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指揮千軍萬馬的高級將領,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援越抗美、自衛反擊作戰等重大軍事行動任務,立下赫赫歷史功勳,展現高超指揮藝術。
他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無論多麼危險、多麼困難,總是千方百計完成任務。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大小戰鬥數十次,在一次伏擊日軍的戰鬥中,他率先端著槍衝向敵軍進行白刃格鬥,哪裡有敵人就往哪裡衝。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南下追殲等戰役戰鬥上百次,在塔山阻擊戰中,他任團通信股長,鏖戰六晝夜,誓死保證通信線路暢通,榮立大功。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參加粵東剿匪、南澎島之戰等作戰,在東山島戰鬥中,因前線指揮部與登島支援部隊通信不暢,他奉命三進三出東山島,了解情況,向部隊傳達命令,出色完成任務。
他深謀慎斷,指揮若定,善於根據戰情巧用戰術,出奇制勝。1979年2月,他指揮的「鐵軍師」擔負自衛反擊作戰戰役行動的左翼進攻任務。他堅持集中兵力打殲滅戰,靈活運用多種戰術手段,四戰四捷、威震敵膽。第一仗,採取兩翼穿插、迂迴包圍、先圍後打的方式,奪佔高地,控制通道,打開通往4號公路、某縣城和某市的大門。第二仗,他強調要抓住有利態勢「以快打慢」,最終以兵力的絕對優勢和堅決快速的戰鬥行動,迅速突破對方防禦。第三仗,部隊正在按計劃渡河南進時,接到暫緩總攻的命令,面臨已經過河的部隊孤軍突出、當面敵情威脅大的實際,他果斷決策採取以攻為守、「指南打西」的策略,組織剩餘部隊繼續渡河,運用火力突襲、兵力佯動等行動,瓦解了敵軍對我過河部隊的攻擊行動。第四仗,達成預期作戰目的後,部隊開始回撤,他事先做好殺回馬槍準備,多次粉碎敵軍的反撲,受到軍區前指的通電錶揚。
他胸懷全局,嚴謹細緻,能夠全面把握掌控形勢,確保重大軍事行動萬無一失。1998年面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他深入了解掌握汛情發展變化,適時提出合理的用兵部署和建議,根據軍委決策,指揮部隊嚴防死守。香港和澳門回歸工作中,他對組建駐港澳部隊高度關注,直接組織指導防務交接談判、部隊組建和工程建設、駐軍法律準備等工作,圓滿完成這一重大光榮的歷史使命。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他代表軍委立下軍令狀,認真審閱方案,多次到現場視察指導,指揮閱兵部隊以一流的精神風貌、一流的作風紀律、一流的訓練質量,接受黨和人民檢閱。1999年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他夜不能寐,積極協助中央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三、嘔心瀝血、夙夜在公,致力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張萬年同志在各個崗位上都心系黨和軍隊事業,特別是在軍委工作的十年期間,他善於從時代發展、政治高度和戰略全局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為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貢獻自己全部心血和智慧。
他積極參與中央軍委集體領導與決策,研究制定和貫徹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主持制定軍隊發展戰略和建設規劃。1992年他到總參謀部上任之初,根據軍委決策意圖,領導精幹工作班子,全面客觀判斷國際戰略形勢和周邊安全環境,充分吸收全軍各大單位的意見建議,向軍委提出建議,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轉到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來。1995年初,他兼任「九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領導小組組長,根據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研究提出《「九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綱要》,「九五」末,他指導有關部門研究制訂了《軍隊「十五」建設計劃和2010年前發展規劃》。
他堅決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戰略決策和部署,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緊而又緊地籌劃和推進軍事鬥爭準備。他狠抓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建設,強調要按照「合格、適應、配套、過硬」的要求加強全面建設。他對發展高新技術裝備十分關注,強調在「殺手鐧」裝備上,要注重體系建設,敵人最怕什麼,我們就發展什麼。他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強調培養和造就人才,一靠院校教育,二靠部隊訓練。他堅持人民戰爭思想,強調把軍用與民用、戰時與平時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他參與籌劃、指揮「神劍—95」「聯合96」等一系列震懾「臺獨」的軍事演習,為維護祖國和平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認真貫徹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的方針,按照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理順關係的總思路,高標準完成「九五」期間各項重大改革任務。建議並指導組建總裝備部,提升了武器裝備建設的整體效益。提出要優化部隊編成,組織精簡陸軍野戰部隊的體制編制,適當增加海、空軍部隊員額。部署實施新的士官制度,改革服役方式、設置士兵軍銜、拓寬退役安置渠道。積極推進院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建立新型院校體系,完善幹部培訓體制,改革組訓方式。著力深化後勤建設和改革,探索建立三軍聯勤保障體系。建議並指導完成將人民武裝部系統收歸軍隊建制。這一時期改革裁軍50萬,為實現我軍「精兵、合成、高效」奠定了基礎。
他歷來重視軍事訓練這個中心工作,把實戰化標準要求貫穿到訓練全過程、各領域和各環節,有力提升了部隊實際作戰能力。1975年任師長期間,組織「加強陸軍師運動戰檢驗性演習」,時任副總參謀長李達給予高度評價。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組織戰區三軍首長機關協同作戰演習,增強對抗性,突出檢驗性,擴大受訓面。在濟南軍區工作期間,先後指導部隊廣泛開展大比武活動,推廣普及正規化訓練、「四會」教練員培訓、夜間訓練、炮兵群「快反」試驗等改革試點成果。軍委工作期間,謀劃展開新一輪軍事訓練改革,指導總參組織登陸作戰、空降作戰、山地作戰和城市作戰「四種綱目」訓練試點集訓,各軍區、軍兵種組織一系列戰法訓法改革演練,組織領導全軍開展科技大練兵,譜寫了軍事訓練的新篇章。
他積極探索治軍帶兵之道,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以情帶兵,總結推廣許多形象生動、通俗好懂、簡便易行的科學管理方法路子。他提出建立和保持「四個秩序」和「一個形象」,即正規化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及軍人形象。他提出並推廣「四個知道,一個跟上」,即上級對下級、幹部對戰士要隨時知道在哪裡、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要跟上; 以及「四個報告,一個依靠」,即下級對上級、戰士對幹部要主動報告在哪裡、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有問題和困難依靠組織解決。他強調要堅持機關與基層「兩手抓」,一手抓基層建設,一手抓領導和機關的表率作用。鄧小平同志評價他說:「你是一個真正帶兵的人。」
四、修身律己、品德高尚,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優秀品質
張萬年同志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數十年如一日,一直用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僕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體現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思想境界、高風亮節和價值追求。
他勵精圖治、勤政敬業。他勤於學習思考,在軍裡當參謀期間對參謀業務知識爛熟於心,彭德懷元帥曾評價他「腦瓜像個活地圖」。他密切聯繫群眾,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深入基層、深入官兵、深入一線。他兢兢業業工作,1995年在指揮東南沿海軍事演習中,他通宵達旦不休息,親自掌握部隊行動,及時處置重大情況。他辦事雷厲風行,強調凡是軍事鬥爭準備的重大問題,在我這裡不會過夜,特事要特辦,急事要急辦,不得有任何拖延和遲緩。
他尊老敬賢、愛兵如子。他尊敬老一輩、老革命,在總參工作期間,讓有關部門與老幹部、遺孀掛鈎,解決他們實際困難。他愛兵如子,時刻把戰士的冷暖掛在心上,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反覆強調知兵、愛兵、以情帶兵。1998年9月,出訪美國期間,西點軍校校長一見到張萬年,就握著他的手說,「將軍,我們知道你,你愛兵如子」。他對幹部有著深厚的感情,總結說對幹部要有「三種心情」:看到幹部進步感到「高興」,看到幹部有困難、有缺點「著急」,看到幹部犯了錯誤感到「痛心」。
他無私無畏、一身正氣。他注重人格、氣節和品德修養,淡泊名利,沒有私心雜念。他清正廉潔,公道正派,對跑官要官、拉幫結派、以權謀私等行為深惡痛絕。他對身邊工作人員和子女要求嚴格,他指出:「嚴格身邊怎麼嚴?就是要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風、紀律上嚴格要求,防微杜漸。」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平時生活簡樸,外出輕車簡從,對吃住從不挑剔。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將軍之風,山高水長。張萬年同志一生踐行「上不愧黨、下不愧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準則,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典範!我們紀念張萬年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始終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的堅定信念;學習他始終心繫我軍根本職能,聚精會神抓準備謀打贏的使命擔當;學習他始終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改革精神破解矛盾問題的創新品格;學習他始終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見成效決不罷休的實幹精神;學習他始終堅守共產黨人血脈基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風範。
當前,國際戰略形勢和周邊安全環境發生複雜深刻變化,我國進入由大向強發展關鍵階段、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部署實施、軍事鬥爭準備任務艱巨繁重。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持把絕對聽黨指揮作為根本要求,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基本職能,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持之以恆加強作風建設,有效履行新的歷史時期「四個堅決維護」軍隊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04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