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孕婦每天都會關注自己的肚子變化。也會不自覺地跟別的孕婦比較一下孕肚大小。這種比較有意義嗎?是不是孕肚大,胎兒就大呢?不一定!
@愛吃靜靜
我現在懷孕已經五個多月了,可是肚子還不是特別明顯,就是每次吃飯之後就長一圈,不過第二天又縮回去了。我朋友懷孕才四個月,肚子已經大了一圈,明顯就是個孕婦。
老公整天說我,肚子扁扁的,孩子肯定長得小,我自己也很擔心!
@水果果
我4個月肚子就突出來了。胎兒大小跟肚子大小沒啥關係。有的人肚子很大,生出來的孩子也不是很大啊。只要寶寶發育正常就行。
@ricdyy
顯懷不顯懷和寶寶好不好沒關係的,子宮前壁就比較顯,後壁就沒這麼顯。我4個月的時候肚子也是平的,5個多月就長起來了。
@開心寶
我差不多6個月才顯肚子,坐公車也沒人讓坐。
@梁粉草的額娘
5個月顯懷的;不過現在5個半月了;也感覺不到明顯。老公的男同事說我的肚子還沒有他的啤酒肚大。
【孕肚大小,跟胎兒體重不一定成正比,跟這些因素有關】
是的,並非肚子越大,胎兒就越大。一般而言,孕婦肚子大小與羊水多少、脂肪堆積量以及骨盆的關係較為密切。而且每個孕婦的情況不一樣。
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通常是在懷孕12~16周時開始留意到肚子隆起。很多媽媽在懷第一個寶寶時,開始顯懷的時間是在懷孕12~18周之間;而懷第二個及以後的寶寶時,顯懷的時間則在懷孕6~18周之間不等。
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肚子隆起通常會比較晚,由於她們的肌肉沒有被上次懷孕撐開。個子高或上身長的準媽媽,也許肚子看上往會比較小,由於縱向來看,她們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寶寶。另外,寶寶在子宮裡的胎位也會影響肚子的外觀。
有時,比較胖的準媽媽肚子明顯隆起的時間會比較遲。
醫生或助產士會利用多項丈量結果來判定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在懷孕早期,醫生會給準媽媽做骨盆檢查來評估子宮增長的尺寸,或通過B超檢查來查看寶寶的大小。
在懷孕20周左右,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宮高(即從恥骨到子宮頂真箇間隔)來估算寶寶的大小、發育速度和胎位。
【孕媽不「顯懷」的原因】
當準媽媽發現自己「不顯懷」時,先不要盲目恐慌,由於肚子不顯很可能是以下的幾個原因。
首先,可能是準媽媽月經期記得不正確,這樣在計算孕周時有可能會出錯。
第二,假如孕婦的月經周期較長,排卵期靠後,這樣也輕易把月份算得過大。
第三,做B超檢測胎兒體形小有時是由於超聲丈量包含有人為因素。有的大夫習慣按*裡邊計算長度,這樣可能會把胎兒體形的大小算得小一點。
第四,排除以上各種因素,假如妊娠期增加,但宮底上升緩慢,明顯小於妊娠月份,則有可能存在胎兒宮內生長遲緩、發育不良。此時應加強營養,攝進優質蛋白質,例如小魚小蝦含有豐富蛋白質。有的母親挑食,也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為了胎兒健康,妊娠期食品應強調多樣化,五穀雜糧、蔬菜水果、魚肉禽蛋,樣樣都要吃一些,可以適當地搭配起來食用,千萬不要偏食。
【胎兒小,可能是這些原因】
孕媽咪因素:
孕媽咪的健康對胎寶貝影響最大,孕期營養不良、偏食、妊娠劇吐、攝入蛋白質及維生素不足、吸菸、吸毒、精神壓力大等,都會對胎寶貝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孕媽咪孕期宮內感染、接觸射線或有毒物質、子宮發育畸形,都易造成胎寶貝生長受限。如果孕期患有高血壓疾病、貧血、糖尿病控制不滿意、心臟病、肝內膽汁淤積等合併症,都會因為胎盤血流灌注減少進而影響到胎寶貝的身體發育。當然,媽咪身材矮小等先天因素也會影響到寶貝的出生體重。
胎寶貝及胎盤因素:
如染色體異常、宮內病毒感染、多胎妊娠,常會有胎寶貝體重低下及生長受限;臍帶發育異常如單臍動脈、臍帶扭轉、打結、臍帶過長、過細等,均可影響胎寶貝胎盤的血流量而導致胎寶貝生長受限。胎盤發育不良、胎盤血管發生梗塞、鈣化、血栓等,直接影響到胎寶貝的養分供應,造成胎寶貝慢性缺氧及生長受限。胰島素生長因子、生長激素等調節胎寶貝生長發育的物質在臍血中水平下降,可能會影響胎寶貝內分泌和代謝功能,也會導致胎寶貝發育遲緩。
專家提醒 我們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合併症,以減少其發病率。引起胎寶貝宮內發育遲緩的因素複雜而繁多,有母體、胎寶貝、胎盤和臍帶等, 其中以母體因素影響較大。
重視產前檢查,及時地發現和治療,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同時加強孕期併發症及合併症的防治,是防止胎寶貝宮內發育遲緩的關鍵。
【診斷胎寶貝發育遲緩】
臨床診斷:主要根據孕媽咪宮高、腹圍、體重的變化推測胎寶貝生長情況,主要用於篩查。如果孕媽咪的宮高、腹圍連續3周測量都在相應孕齡的後10%以下,或者體重增長緩慢或停滯(每周不到0.5公斤),可以初步考慮為胎寶貝生長受限,就應該進行超聲檢查了。
B超檢測:測量各孕周中的寶貝身體徑線及胎盤和羊水情況,可確診有無胎寶貝生長受限。孕媽咪應該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指標:頭圍/腹圍比值、雙頂徑、股骨長度。比如雙頂徑,早孕時每周平均增長3.6mm,孕中期2.4mm,晚期則是2.0mm,如果連續幾周測量寶貝雙頂徑都打不到標準,就要考慮胎寶貝生長受限了。超聲發現羊水量少、胎盤血流灌注減少、胎盤老化,也要注意是否有胎寶貝生長受限。
運用超聲彩色都卜勒儀:觀察和測算臍帶動脈收縮期最高血流速度和舒張期最小血流速度,兩者的比值,即S/D的數值,對診斷胎寶貝生長受限也很有意義。通常從孕24周開始測定S/D值孕晚期S/D比值>3.0時,胎寶貝發育遲緩(生長受限)的可能性很大。
專家提醒 胎寶貝生長受限不但危及胎寶貝的生命,還將對胎寶貝出生後的成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其身高、體能和智力發育落後,成年以後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將比其他正常同齡人高。很多疾病診斷在出生後才確診的,這樣就延誤了治療時機,所以在妊娠期發現胎寶貝宮內發育遲緩症,是降低圍產兒死亡率的關鍵。
【TIPS:預防胎兒過小的關鍵】
一旦發生胎寶貝宮內發育遲緩,尤其是孕晚期發現,治療效果並不好,因此能針對胎寶貝宮內發育遲緩的病因進行積極預防,事半功倍。
● 積極預防並治療妊娠合併症及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有些孕期併發症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比如妊娠期高血壓、膽汁淤積症等,孕期應積極監測、及早發現和幹預。
● 科學膳食、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食物應多樣化,絕不可偏食,提倡多吃各類時令新鮮蔬菜、瓜果、富蛋白質與糖類食品,少食脂肪;及時治療妊娠劇吐,不吸菸、飲酒注意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專家提醒:非特殊情況下,不必求助於藥劑性補品;必要時不論是使用補品或醫療用藥品,必須在專職婦產科、兒科醫師指導下服用,千萬不可胡亂用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胺基酸等;或者改善胎寶貝臍帶動脈循環,增加胎寶貝血供,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治療無明顯改善或確診有嚴重問題,需要進行認真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