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患者是醫學服務的中心」
「新疆患者更需要我」
「高曉唯同志,現調你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工作,望及時辦理報到手續……」這是2003年11月的一份部隊調令。
當時,空軍總醫院在全國十幾家駐軍醫院選調4名技術尖子到北京工作,高曉唯是其中之一。但在報到兩個月後,高曉唯給空軍總醫院領導遞交了請調報告,又毅然返回了新疆。
高曉唯的這一舉動,令不少人感到驚訝,一些親戚朋友甚至說他「傻」。高曉唯卻說:「新疆是全國眼病高發區,而眼病治療技術還不發達,這裡的患者更需要我,我的事業在新疆……」
熟悉高曉唯的人都知道,這已經是他第4次謝絕調往內地了。
1977年高中畢業後,高曉唯從蘇州來到在新疆工作的父親身邊,同年被新疆鐵路建設指揮部招工,參加南疆鐵路工程建設。這期間,對他觸動最大的是由於當地自然環境惡劣和缺醫少藥,一些眼病患者得不到及時醫治,結果小病拖大,甚至失明。望著那些痛苦的患者,從醫的想法在高曉唯心中萌生了。
1979年9月,高曉唯參加高考,被石河子醫學院錄取。5年後,綜合成績優秀的他特招入伍來到解放軍第474醫院,如願當上了一名。
多年來,他沿著最初的選擇,踏踏實實一路走來,成為474醫院眼科首屈一指的技術骨幹。1992年,他報考了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研究生院,主攻眼科專業,3年後以優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此時的高曉唯,擁有研究生學歷,執業經驗豐富,成為內地一些大醫院爭相挖取的對象,連讀研學校也挽留他留校任教。
那些天,高曉唯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家在新疆,我得回家去,家裡人都等著呢!」在上海學習三年,高曉唯曾經收到過幾封特殊的「家書」,都是經他治癒患者寫的,既有表達感謝的,也有鼓勵他好好學習的,但更多的是想見他一面、請他複查一下眼睛。高曉唯沒有猶豫,毅然「飛」回了新疆。
學成歸來後,高曉唯被任命為眼科副主任,院黨委還專門引進了新設備,由他擔綱開展屈光新業務探索。
不少追逐的目光再次瞄準高曉唯,常有醫院領導打電話、寫信,有的乾脆找上門來,許以優厚條件,千方百計想把他「挖」走。而他始終沒有動心。一次,南京一所醫院領導專程從南京趕來,到他家裡做工作,並許諾年薪不低於18萬元,按正高職待遇提供住房和小車,也被高曉唯婉言回絕了。
高曉唯的父母從新疆退休回蘇州老家定居,盼望兒子能夠回到身邊工作。蘇州醫學院也主動「挖」他回老家發展,「新疆各族人民更需要我。」高曉唯撂下這句話,並做通了年邁父母的工作,選擇繼續留在邊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