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451醫院援建新疆伽師縣:為邊疆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新疆伽師縣10月31日電 (王志 武國強)近日,新疆伽師縣人民政府專門向中部戰區空軍後勤部致信,感謝解放軍第451醫院對該縣人民醫院的無私援助和幫帶,感謝解放軍醫療專家為提升邊疆醫療救治水平所作的貢獻。

  伽師縣位於新疆喀什地區,這裡風景優美,但醫療條件相對落後。2014年,根據國家和軍隊的統一安排,451醫院對口援建伽師縣人民醫院。經過深入調研,從當地醫院和群眾最亟待解決的困難入手,451醫院先後和伽師縣籤訂了幫建《目標責任書》《援建工作計劃》等協議。

  10月中下旬,解放軍第451醫院醫療專家隊,輾轉近4000公裡,從西安再次來到新疆伽師縣,開展醫療援建技術幫帶。為了幫助伽師縣醫院提高疾病診治能力,451醫院按照分類指導、逐步實施、因地制宜、對口支持的原則開展幫扶工作,先後派出消化內科、肝膽普外科、內鏡外科、眼科、血透等領域的專家,深入科室,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工作,從查房、問診、檢查、手術、治療等每個環節進行幫帶。

  10月17日一大早,451醫院專家醫療隊在副院長於傑帶領下,與伽師縣醫院的醫務人員來到偏遠的夏普吐勒鎮,為當地群眾開展免費巡診體檢。聽說解放軍醫療隊又來了,附近的各族群眾紛紛奔走相告,排起了長隊等候軍醫檢查身體。這樣的場景每到一地都會反覆上演。

  醫療專家們甚至顧不上喝水吃飯,仔細地給每名群眾檢查、講解病情。新疆自治區副主席田文一行專程來到現場看望軍隊醫療專家,對他們給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醫療事業的支持和奉獻表示感謝。

  在體檢現場,患高血壓的70多歲維吾爾族老人熱西提也出現在人群中,這是解放軍第二次為他看病了。經過軍醫詳細檢查後發現老人各項指標均比較穩定,他們為老人送上對症治療的藥物,並囑咐老人平衡膳食才會提升治療效果。熱西提用不太流利的漢語高興地說道:「還是當年的解放軍,解放軍亞克西!解放軍亞克西!」

  沙眼一直是當地多發常見病,佔青壯年人群的1.3℅。451醫院眼科主任高丹宇不僅深入村鎮社區為大家檢查疾病和講解用眼護眼知識,更將自己多年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的醫務人員。消化內科主任周毅更是不分晝夜,手把手帶著伽師縣人民醫院的醫生開展手術。周毅說:「只有讓邊疆的醫生們技術提高了,我們才能放心地離開這裡!」

  據451醫院院長李偉介紹,今後還會在人才培養、技術支持和醫療裝備等方面對伽師縣給予支持,力爭在三至五年內,讓伽師縣醫院在人才隊伍和重點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發展,真正培養幫帶出一支深受各族群眾信賴的專家醫療隊。(完)

相關焦點

  • 10年援疆,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駐點幫扶新疆墨玉縣人民醫院   10年援疆,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傅凌豔 李 瑛 李海峰   從北京到墨玉,距離4000多公裡。   這段距離,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醫護人員往返奔波了10年——從2011年開始,他們連續派出10批醫療隊駐點幫扶墨玉縣人民醫院。
  • 大連醫科大學在世界屋脊建三甲醫院,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原標題:大連醫科大學在世界屋脊建三甲醫院,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鋪就羌塘高原健康路西藏那曲所在的羌塘高原缺氧、高寒、風大、乾燥、低壓、強輻射,被稱為「生命禁區」。但大連醫科大學援藏醫療隊未忘醫者的初心使命,創建重症醫學科、成立高原病研究院、建成三甲醫院,讓廣大牧民家門口就有好醫院。
  • 「手拉手」培養 打造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京內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受援醫院:崇禮區人民醫院;幫扶科室及時間:感染病科、中醫科、放射科……」今年5月,疫情防控期間一張北京醫療機構對口幫扶京外近200所醫院長長的就診信息表火了。疫情期間,外地患者可通過查詢北京醫療機構幫扶京外醫院單位名單,就近解決就醫需求,不出省就能享受首都優質醫療資源。
  • 解放軍第25醫院醫療隊開展學習藏語活動
    解放軍第25醫院醫療隊開展學習藏語活動 來源:解放軍報 2010年04月27日07:50   本報玉樹4月26日電 高冬梅、記者孫興維報導:解放軍是「金珠瑪米」,謝謝是「突及其」。
  • 在延邊汪清,寧波醫生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因為腸道不通暢、脾胃不好,導致他的腿部功能也不行了,10月10日第一次來汪清縣人民醫院,他是坐著輪椅來的。十一節後,碰巧北侖區人民醫院康復科醫生齊苗放完假,回到汪清,接診馬興明。摸清症狀後,齊苗展開她擅長的針灸,開始為馬興明行針。「扎了兩次,我感覺舒服多了。」馬興明說。
  • 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胡元勇的鏡頭裡,這座頗有年代的醫院,經過醫療隊隊員們的快速改造,已經改建為一座臨時的定點醫院;由於條件有限,隊員們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只有樓梯口的一點空間被改造為臨時辦公場所;兩支醫療隊建立起兩個ICU後,這裡成為當地危重型患者的集中救治點,為了與時間搶生命,醫院裡的每位醫護人員每時每刻都步履匆匆,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生死時速。
  • 李倩為新疆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在新疆,她有另一個身份:疏附縣明德小學副校長。連續紮根南疆17個月,她用愛和智慧創造了學校的多項奇蹟,為新疆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從廣州買了許多新衣服,給當地的孩子換上;學校設施簡陋、陳舊,李倩看在眼裡,積極找有關單位反映,為學校爭取了更多資金。
  • 中部戰區空軍第451醫院服務官兵成功救治重症戰士
    中新網西安11月4日電 (王志、武國強)今天上午,在中部戰區空軍第451醫院(西安空軍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病後痊癒的空軍某旅士官黃繼兵,臉上堆滿微笑。經過十幾天的緊急治療和康復訓練,他今天順利出院返回到工作崗位。小黃高興地告訴戰友說:「如果不是451醫院主任專家的及時搶救,可能我就沒命了!」事情還得從十幾天前說起。
  • 解放軍第474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原空軍烏魯木齊醫院),是一所經歷過抗美援越戰火洗禮、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部隊醫院,組建於1969
  • 新疆伽師縣發生6.4級地震
    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家超市內景(1月19日手機拍攝)。  據新華社烏魯木齊電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9日21時27分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9.83度,東經77.21度。  地震發生時,伽師縣震感強烈,居民在家中可以感受到房屋持續震顫,家中的枝形吊燈左右搖晃,不少人跑到房外躲避。周邊的喀什市、阿克陶縣、烏恰縣等地震感也很明顯。
  • 西行漫記|幫當地建成三甲醫院後,他還要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2017年10月,全新的日喀則人民醫院拔地而起。合理的院區規劃,先進的醫療設備,醫護人員規範的操作,採光良好的病房,乾淨無異味的衛生間……這些建設目標在創三甲過程中逐步推進完成,藏區人民享受到了接軌內地的服務。「下一步,我們要想辦法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 30名中國軍人 拯救一個國家——觀察者網專訪解放軍援塞醫療隊
    解放軍首批援塞醫療隊最終用實際行動交出了滿分的工作答卷。也為控制伊波拉疫情提供了可行方案。 解放軍首批醫療隊的工作得到了獅子山人民的讚許:「第二批還會像你們這麼好嗎?」也得到了各國同行的認同:歐美各國的醫務人員在來中塞友好醫院參觀後,對解放軍醫護人員的操作流程給予了高度評價;古巴醫療隊的醫生直接提出要求,希望與中國醫療隊一道抗擊伊波拉。
  • 寮國軍民:中國醫療隊給我們帶來了健康
    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列車」醫療隊分為3個醫療組,在萬象、川壙、巴色等地開展醫療服務活動,為寮國軍民提供義診、查體、手術等服務,以無私奉獻書寫超越國界的人道主義精神,受到寮國軍民高度讚譽。寮國人民軍總後勤部部長溫康在參觀完帳篷醫院後說。憑藉著優良作風和高超醫術,「和平列車」醫療隊在萬象、巴色等地已經成了「知名醫院」,前來就診的患者接連不斷。寮國人民軍陸軍第五師軍官苯頌腰部疼痛已20多年。醫療隊骨科專家許斌確診其為腰椎滑脫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症,若不積極治療,神經壓迫將進一步加重,可能導致下肢癱瘓,建議苯頌到中國援建的寮國人民軍103醫院儘快手術。
  • 廣東商會投資8億元 援建新疆哈密首個五星級酒店
    該酒店投資8億元,是廣東省援建哈密投資額最大的酒店類投資項目,同時,也讓哈密地區成為全疆首個開建五星級酒店的地州。    哈密地區行署副秘書長、招商局黨組書記陳少欽介紹,西部明珠酒店是目前全疆地州範圍內,首個由外來投資企業興建的五星級酒店。目前,全疆共有12家五星級酒店,其中11家在烏魯木齊及周邊較發達城市。
  • 沙漠邊緣迎來了「國家醫療隊」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26日電題:沙漠邊緣迎來了「國家醫療隊」新華社記者王秉陽諾魯孜節帶來了春意,也預示著南疆揚塵天氣的到來。阿克蘇市空氣中瀰漫著沙子味,街頭行人寥寥。一支遠道而來的醫療隊卻讓市人民醫院變得格外熱鬧。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療隊逆行援鄂
    除夕之夜,第一批勇士出發援鄂。大年初四,第二批戰士毅然逆行。2月9日,月圓之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又一批戰士,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36人援鄂醫療隊,再出徵。「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
  • 援疆工作巡禮丨醫療援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援疆工作巡禮丨醫療援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20-10-18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攜手扶貧路 · 共譜滬遵情——嶽陽醫院首批援黔醫療隊工作紀實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專科的優勢,持續精準施策,著力在健康幫扶項目中拓展遠程醫療服務內涵,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嶽陽醫院首批援黔醫療隊楊文佳、劉浩琪、唐琳三位隊員於2019年11月赴遵義市習水縣中醫院開展援建幫扶工作。
  • 新疆伽師縣:小饢餅發揮大效應
    走進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饢文化產業園生產區,頭戴白帽、身著白色工服的師傅們正緊張有序地製作烤饢。生產區內,「小饢大產業,一饢一世界」幾個大字分外醒目。據統計,這裡每天有30萬個烤饢新鮮出爐。伽師縣饢文化產業園2019年11月份投產,現有員工1200名,目前已形成了從生產加工到倉儲物流、從技能培訓到扶貧就業的經營模式,小小的饢成為當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助推器。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眾都離不開饢。「伽師縣有40多萬人,每人每天吃一個饢,消耗量很大。」
  • 妙手拔雲翳 信步送光明——記解放軍第474醫院全軍眼科中心主任...
    高曉唯卻說:「新疆是全國眼病高發區,而眼病治療技術還不發達,這裡的患者更需要我,我的事業在新疆……」   熟悉高曉唯的人都知道,這已經是他第4次謝絕調往內地了。   1977年高中畢業後,高曉唯從蘇州來到在新疆工作的父親身邊,同年被新疆鐵路建設指揮部招工,參加南疆鐵路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