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社區殘障兒童 廣州探索福利機構向社區延伸康復服務

2020-12-20 瀟湘晨報

> 廣州加強殘障兒童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兒童福利機構探索為社區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服務。日前,由廣州市民政局、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殘障兒童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交流會上,舉行了「燈塔育童三期項目——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揭牌儀式。該基地由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共建,致力於打造立足廣州、引領廣東、輻射全國的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平臺。

多方面發力助兒童康復

從小在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生活的小松,因腦癱導致肢體不協調、行動不便,在福利院接受康復、教育以及社工服務。18歲開始,小松進入福利院殘障青年職業培訓項目,學習技能,進行社會適應訓練。

在社工的引導下,小松自學計算機課程,並於近日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通過考試後,小松又訂立了新目標,希望能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增加日後就業的資本。

小松勵志故事的背後,離不開福利院跨專業服務團隊長期的跟進輔導。近年來,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不斷探索跨專業團隊融合的康復模式,從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個層面開展服務,發展出以社工為主導、養育為基礎、康復為目標、教育為核心的全人全程綜合康復模式。

其中,社工通過個案管理的方式,開展評估和個案輔導,同時為服務對象連結資源;保育員照顧兒童飲食起居,訓練和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康復師制定康復計劃,開展個性化康復訓練;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發展計劃,開展教學工作。跨專業團隊發揮各自特長,為院內兒童、青年提供全方位的綜合康復服務。

今年6月,在民政部、省民政廳等支持下,廣州市民政局依託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和廣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掛牌設立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

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努力打造集養育、治療、教育、康復、救助、科研、培訓七位一體的全國兒童綜合康復標杆院、示範院,為更多的困難兒童保駕護航。

拓展兒童福利機構社會服務功能

目前,民政部門接收安置的孤棄兒童數量初顯下降趨勢,但病殘兒童比例有所上升,兒童對醫療、康復、教育、社會工作等專業服務需求不斷提升。

去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因地制宜優化兒童福利機構區域布局,鼓勵有條件的地市級以上兒童福利機構不斷拓展集養、治、教、康於一體的社會服務功能。

圍繞這一部署要求,「燈塔育童三期項目」通過組建殘障兒童康復醫療技術專家團隊,為項目地區福利機構進行培訓和指導,制定專業培訓方案,連結相關資源,助力提升福利機構對殘障兒童的康復指導能力,支持社區殘障兒童康復。

「燈塔育童三期項目——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設在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康復中心立足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的發展,發揮該院在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方面的優勢,在落實好機構內兒童兜底責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社區困境兒童評估、轉介機制。

自成立以來,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探索社區困境兒童幫扶與支持服務,多次到院區周邊街道、社區、社工站等單位調研,了解困境兒童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制定服務計劃方案。

日前,兒童綜合康復中心首個技術支持試點單位在海珠區教育實踐基地掛牌,邁出服務社區困境兒童第一步。

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將打破專業壁壘,打通空間阻隔,以市級福利機構指導區,區級福利機構提升康復技術水平,引領全市、示範全省、輻射全國的運行機制,拓寬困境兒童綜合康復服務體系。

兒童福利由補缺兜底向適度普惠轉變

在本次交流會上,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分享了廣州構建「大兒童保障體系」的經驗。

近年來,廣州不斷健全兒童福利政策體系,建成了覆蓋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的服務體系,織成了覆蓋鎮街、村居的兒童福利工作網絡,兒童福利由補缺兜底型逐步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在完善保障體系方面,廣州特殊困難兒童福利標準逐年提高,孤兒養育標準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2570元。同時,率先開通困境兒童24小時救助保護熱線,並被確定為全國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地區。

目前,廣州全市各區均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配齊鎮街、村居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組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廣州創新設立兒童綜合康復中心,推進優化全市兒童福利機構區域布局和提質升級,正逐步構建孤棄兒童全人全程養育模式和服務體系。

廣州探索社區殘障兒童幫扶與支持服務,在天河區龍洞街、黃埔區雲埔街設立福利機構指導社區殘障兒童康複試點,組織跨專業服務團隊為社區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技術支持服務。

此外,廣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組建片區督導團隊,將全市11個區劃分為5個片區,片區督導組通過入戶探訪、機構走訪、個案督導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推動兒童福利事業精細、精準、有效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汪祥波 通訊員 廖培金

> 【來源: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伴童計劃探索構建兒童友好型服務網絡
    1月16日,記者從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中心了解到,2021廣州社會組織兒童服務論壇將於1月22日至23日舉行。在此次論壇活動中,主辦方將首次搭建廣州兒童服務領域多元參與、共建共享開放平臺,由多家機構共創平行論壇。
  • 韶關始興:社區康園中心,殘障人員的新「家」
    「社區康園中心」是指建立在鄉鎮、村(社區)層級上的綜合性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機構,屬於公益性、非營利性社會服務單位。近日,筆者來到韶關始興縣城南鎮東一村社區康園中心,了解殘障人員的新「家」、新「生活」。
  • 社區康復社會工作之廣州2+20項目實務模式探索
    其中在提到「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模式中,引用了廣州市荔灣區海龍街社區矯正項目自2011年以來的服務探索加以說明「社工可以幫助戒毒人員戒斷毒癮,重返社會及回歸正常的生活」的結論。    三、廣州市白雲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社工服務項目運作經驗探索    筆者在閱讀了李曉鳳老師、馬瑞民老師的高度概括性文章之後,希望結合自身所在機構廣州市北鬥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運作的白雲區黃石街、棠景街、松洲街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社工深度服務項目實踐經驗來加以演繹說明,希望能盡綿薄之力拋磚引玉與禁毒社工同行們共同探討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社工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
  • 民政部發布《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
    《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由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共同提出、研究制定,地方民政部門、高校、社工機構、評估機構等參與了標準起草。 社區照顧是指社區社會工作者採用個案管理、資源連結等方式,為有需要的社區居民提供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權益維護、社會支持等服務。 社區融合是指社區社會工作者通過整合社會資源,相關社會福利,促進社區居民參與政治、社區和睦相處、和諧共進的狀態。 誰來提供社區社會工作服務?
  • 南昌紅谷灘鳳凰家園「精細化」社區服務提升百姓幸福感
    社區老人周智宏向記者表示,多虧了家門口的「愛心洗衣房」,這些生活難題如今都解決了。紅谷灘新區鳳凰家園社區是南昌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拆遷安置房綜合性住宅小區,社區現有低保家庭60戶,殘疾人124人。助貧助困工作難度大、強度高。為此,社區著力探索新形勢下助殘助困服務工作新模式,專門開闢「愛心洗衣房」,受到百姓的歡迎。
  • 廣州荔灣區金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  兒童保健:逢星期三、五上午8:00-12:00(取號機取號11:30截止)  圍產建卡:逢星期二、三上午8:00-12:00  中心簡介:  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間政府辦的非營利性公益一類醫療機構,是獨立法人機構,是廣州市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家庭病床定點單位。
  • 陡崗社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 幫扶孤寡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扶弱助貧的傳統美德,12月15日上午,龍蟠街道陡崗社區聯合滁州技師學院開展「關愛留守兒童 幫扶孤寡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對社區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進行了的慰問和幫扶,以實際行動體現了社區對弱勢群體的親切關懷,溫暖了他們的心。
  • 助力患者重返社會 湖南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培訓班開班
    湖南省2019年第一期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培訓班在長沙市正式開班。紅網時刻長沙10月24日訊(通訊員 陳都)10月23日上午,湖南省2019年第一期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培訓班在長沙市正式開班。來自全省14個市州民政局負責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工作的負責人、有試點任務的縣市區及機構管理人員和服務從業人員參加培訓。本次培訓由湖南省民政廳主辦,湖南省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孵化基地、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承辦,長沙心翼會所協辦,培訓將持續4天。
  • 上海:醫院攜手社區等探索創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上海:醫院攜手社區等探索創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2020-10-28 21:43:36 上海浦濱兒童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和託育機構工作者直接提供兒童早期發展服務。記者28日獲悉,上海正在探索打造醫教整合、保教結合、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 民政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和孤兒醫療康復...
    繼續組織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試點。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分別惠及1000餘萬困難殘疾人和1100餘萬重度殘疾人。深入開展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啟動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深化康復輔助器具行業放管服改革。印發《殘疾人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推進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
  • 湖南公布243家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附名單)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有需求的殘疾兒童監護人如何選擇兒童康復服務機構?不妨看看這份名單。省殘聯今日發布的全省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信息顯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等243家機構被確定為全省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
  • 《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政策報告2020》在京發布 我國每年兒童福利...
    在兒童政策進步指數方面,北京居首。 2010年以來,兒童優先被納入國家戰略,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兒童福利與保護的政策,我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制度體系不斷健全,近90%監測指標基本實現預定目標,多部門跨領域聯合行動推進位度創新,完成了從「兜底保障」向「分類保障」、從「補缺」向「適度普惠」、從「物質保障」向「物質保障+服務保障」的轉型升級。
  • 廣東35家社工機構牽手「夥伴同行」投入社區矯正服務
    >1間社工機構進行資助,並將確定若干間珠三角地區社工機構進行結對,協助粵東西北地區社工機構在當地開展青少年社區矯正服務。在此背景下,為深化廣東共青團參與青少年社區矯正工作,提升廣東共青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團廣東省委決定開展「夥伴同行」粵東西北地區青少年社區矯正幫扶計劃,通過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引進珠三角優質社工資源協助粵東西北地區開展青少年社區矯正工作,推動全省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均衡發展
  • 上海市寶山區:深化醫教結合,為特殊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康復服務
    區衛計委建立了三支隊伍,一是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一校一醫」隊伍,提供日常基本服務;二是依託區級醫院資源,由15名指導醫生組成5個指導醫生組,按需指導教師開展康復服務;三是依託寶山醫療聯合體組成的專家醫生團隊,為殘障學生的教育康復訓練解決疑難雜症。  二、拓展醫教結合服務對象  一是拓展不同殘疾類別的服務對象。
  • 廣州花都區獅嶺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地址:獅嶺鎮陽光路41號(麗莎廣場與陽光廣場中間)   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寶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座落於獅嶺鎮陽光路41號,是一家由政府審批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殘疾人康復指導、計劃生育技術六位一體的公益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和非營利性的服務機構,同時也是廣州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 廣州番禺區市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健康素養促進服務」於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來,在上級各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與大力支持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努力強化設施建設、機制建設、黨支部建設及隊伍建設,不斷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新思路,轉變服務觀念,改變服務模式,拓展業務內容,最大程度地滿足轄區居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堅持做好居民健康「守門人」職責,為廣大居民提供完善、安全、優質的社區服務。
  • 廣州白雲區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開業
    2020年12月2日,白雲區全區首個公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分院區,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開業了。  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戴俊琳介紹,該院區達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要求,具備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功能,還能為周邊群眾,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保健服務。
  • 《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於今年實施 兒童福利機構服務對象擴充至...
    首先,《辦法》明確了兒童福利機構服務對象。根據新時代兒童福利工作重心進一步向如何全方位保障兒童權益方向邁進的需要,為使兒童福利工作服務更加精細化,為兒童提供更有品質、更有尊嚴的生活,《辦法》明確了兒童福利機構在入院篩查、戶口登記、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康復服務、教育服務、依法送養、兒童離院、成年安置等方面服務內容及具體要求。
  • 廣州擬探索建立多種模式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方案》明確,廣州將建立完善廣州嬰幼兒照護服務規範管理體系、服務供給體系和綜合監督管理體系,為家庭養育提供支持,同時明確廣州遵循「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家庭為主,託養結合」和「屬地管理,規範有序」的基本原則。值得關注的是,《方案》提出,廣州將探索建立育兒假制度和在職父母的彈性工作制度,同時為規範嬰幼兒照護服務,建立健全嬰幼兒照護人員信息公示和評估監測制度。
  • 廣州天河區車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車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旭景西街194號  開診時間:8:00-11:30  節假日除外  醫療諮詢電話:18988919592  預防保健諮詢電話:020-82312275  中心簡介  天河區車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