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就是挑戰PR無極限?重訓成效就一定會好嗎!

2020-12-23 健身Girl

熱愛重訓運動的你,想必知道在健身房裡最吸引目光的,無非就是身材火辣的正妹、體態健碩的鮮肉,以及舉著驚人重量的巨巨。看著巨巨手上掛滿槓片的槓鈴,一股敬畏之意油然而生,心想:「有朝一日我也要舉起來!」……你也是這樣嗎?

「你舉多重?」是許多熱愛健身的人很常在健身房問候對方的一句話(另一句當然是「你今天練哪?」),大部分的人往往希望自己的重量能夠有所突破,啞鈴槓片能多重用多重,追求更大的數字仿佛是更為重要的一件事。

每個人追求的體態不同,重訓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這就如同審美觀一樣,只存在有主觀的差異,而沒有好壞的區別。然而,你確定自己訓練的方式真的就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嗎?再者,你確定身體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階段的挑戰了嗎?

你的目標是什麼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站上展臺的健體、健美選手(Bodybulider)與參加「世界最強壯男人」的健力選手(Powerlifter),不論是在訓練方式、飲食上都完全不同。如果你希望能像美國隊長一樣單手拉住直升機的「神力」,那麼追求力量的訓練就是你的目標,循序漸進的突破PR,朝著大力士的方向前進。

假使你期望的是美國隊長那令人稱羨的肌肉線條,那你的訓練方向或許就不應該追求一昧的大重量,而是有計劃去訓練各區塊的肌肉,像是雕刻師一樣一步一步的去雕琢自己的體態。

身體準備好了嗎

你會在什麼時候增加訓練重量呢?覺得動作輕鬆?還是可以多做2~3下?每個人選擇增加槓片、加重啞鈴的時機都不相同,不論你的基準是什麼,在你進入下一個動作前,最重要的是先確定身體已經準備好了。

這個問題最常發生在新手身上,對於剛剛開始健身的人來說,還不太了解自己的力量極限,拿捏不準「重量&次數」的比例,覺得啞鈴太輕就想抓起下個重量往下做,結果往往就是動作無法確實做完,或是比預定的次數做得更少。筆者就看過不少次用破百大重量在做臥推,動作幅度卻連正常幅度的1/3都不到。雖然加大的重量,訓練強度卻沒有增加;勉強去做的情況下,使得身體過多的代償/借力反而更增添了訓練風險。

這深蹲……我只想問你的脊椎還好嗎?

前面說了這麼多,但不見得大重量就真的一無是處,即便你的目標是練就精實明顯的肌肉線條,適當的加入一些大重量訓練課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人的身體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如果你一直採用相對較輕的重量來訓練,容易使得身體習慣了這樣的運動強度,減少了訓練的成效。一定的重量能夠確保你達到應有的訓練強度,讓你的肌肉可以有足夠的刺激,才能有繼續進步的空間。還是那句老話,不要怕練太壯,只怕你怎麼都練不壯,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多方嘗試調整,才是你邁向巨巨之路的不二法門。

相關焦點

  • 重訓瘦身常見問題集
    重訓=重量訓練=肌力訓練=阻力訓練=力量訓練=(狹義的)健身。叫法很多種,「重訓」並非樂天自創,沿用自《四周練出一身肌肉》一書。因為可以縮寫,在文章及公眾號菜單中使用方便,所以被樂天頻繁使用。其實第一種方法,就是有氧運動,這種方法的確可以直接消耗電量,但你做不了其他事兒,還得全神貫注盯著屏幕,過程也不一定像手機遊戲一樣有趣。而第二種方法就是重量訓練了。
  • 95後「臀王」劉太陽重量訓練,養成「躺著瘦」體質「附重訓攻略」
    而她凹凸身材,是多年堅持健身運動的汗水換來的。而訓練內容大部分為重訓:這樣的身材,你想要嗎?不過,我們普通人是絕難練就這樣的身材的。不管是時間、精力、還是專業知識儲備,以及經濟實力都會制約我們。何況我們普通人也不需要練就這樣的健美身材,但是完全可以像她一樣,進行重訓,讓身材更健美,體態更好。女生到底能不能重訓?女生也可以重訓嗎?會不會變成金剛芭比?其實教練跟你說過很多次「變壯沒有那麼容易」但內心總是抱持著一絲的疑惑!
  • 蛋白和重訓哪個重要?
    在這個便利商店開始搶佔健身市場的新年代,代表著進健身房鍛鍊身體的觀念越來越受民眾接受,更多人也了解進行重量訓練除了可以長肌肉更是有益身體健康,連愛跑步的朋友也開始知道跑步搭配重訓可以讓自己跑得更好,更多人開始認清不是隨便練個幾天重訓就會馬上變成筋肉男。
  • 經典減脂案例分析:重訓女生,大體重
    6 年,重訓 3 年半。加大重訓量嗎?提高有氧心率嗎? 另外我晚上經常失眠,很苦惱。 無照片,無其他描述。 不知道配啥過渡,配個梗圖吧 Ok,在看問題之前,針對【有重訓女生減脂】我的看法是:有重訓的人減脂要先看你的體型,訓練水平,運動量,日常飲食,睡眠習慣。
  • 名師在線,挑戰極限--高途課堂攜手《極限挑戰》第六季,一起拼,一定贏
    同時,登上本季「極限挑戰列車」的還有一位新成員--「名師出高徒,網課選高途」的在線教育品牌--高途課堂。高途課堂作為本季《極限挑戰》官方推薦中小學在線教育品牌,將攜手名師團隊踐行「一起拼,一定贏」的「極挑精神」,助力莘莘學子在學習的路上,不斷挑戰極限,成就夢想。
  • 駐新疆武警某師:挑戰極限礪精兵
    王雅慧 攝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23日電(王雅慧、關曉虎)駐新疆武警某師於6月15日至21日組織100多名特戰隊員在陌生複雜條件下和近似實戰的環境中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極限訓練,磨礪部隊戰鬥意志,檢驗和提升反恐作戰能力。    「緊急集合……」15日上午9時30分,隨著緊急集合命令的下達,「魔鬼周」極限訓練正式拉開序幕。
  • 《挑戰極限》羅志祥夜夜笙歌,挑戰體能極限也挑戰周揚青忍耐極限
    01羅志祥作為大熱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的固定嘉賓,他被無數的網友所追捧,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網友直言:沒有羅志祥的極限挑戰是不值得看的。很多網友在關注「極限男人幫」羅志祥的同時,試探性的想要挖一波關於羅志祥的私生活。
  • 簡單的無器械健身動作大全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在健身動作中,有的動作比較簡單,有的運作比較難,而這些健身動作都是有很不錯的健身效果,不過有些人不知道無器械健身動作有什麼,當然還是有人知道的
  • 曾子餘《食尚》體重狂飆12公斤 重訓頭暈吐了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曾子餘搭檔Dora主持TVBS《食尚玩家-歡樂有夠讚》,兩人靠互相吐槽培養默契,為克服變胖「職災」,Dora會在外景隔天進行輕斷食,一周健身5天。曾子餘則跟著庹宗康一起去重訓和TRX,不過有次卻因呼吸太急促,TRX做到一半就頭暈,最後還吐了。曾子餘和Dora。(圖/TVBS提供)主持美食節目可嘗遍美食,曾子餘這些年來,體重已從60飆到72公斤,連師父黃鐙輝也看不下去,直到最近才稍稍改善,他笑稱因為體重卡在69.9的數字,才動念去健身。
  • 挑戰無極限!看看註冊會計師考試到底有多難?
    天氣越來越熱,註冊會計師考試也越來越近,正在衝刺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有好的身體才能面對高強度的考試。註冊會計師證書的各種優勢幫考網老路不多說大家也都知道,這項可以說是「挑戰極限」的考試每年都吸引大批財會人前赴後繼,它到底有多難?2019年的考試時間在什麼時候?
  • 蛋白粉真的有效嗎?究竟要喝多少才好?健身老鳥一點就明白
    歡迎來到今天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簡介:蛋白粉真的有效嗎?究竟要喝多少才好?有些人說蛋白粉會長死肌肉?健身老鳥一點就明白。多吃蛋白粉能長肌肉嗎?究竟乳清蛋白是喝心酸的還是真的有效果?你是否想過要不要喝乳清蛋白粉?
  • 直擊演訓場丨挑戰極限 海軍陸戰隊員直面體能技能雙重考驗
    極限戰鬥體能訓練是對基礎體能和軍事技能的高度融合和升級拓展。近日,海軍陸戰隊某旅圍繞滲透破襲、克服障礙、戰鬥射擊等20多個課目,組織極限戰鬥體能演練,最大程度挑戰自我、突破極限,錘鍊陸戰隊員綜合作戰技能。
  • 集結中國最強身體 激發素人挑戰極限
    敢運動的極限精神,高能掀起一股素人挑戰體能極限的熱潮。  最令觀眾刷新觀感的是,有別於過去放大選手狼狽、突出熱鬧場面的闖關真人秀,《極限勇士》從製作、創意到執行,更著重表現素人勇於拼搏、釋放最強體能、挑戰自我極限的智慧;賽制、場地、關卡、燈光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目前國內闖關真人秀的最高水準。節目中素人勇士對挑戰身體極限的積極嘗試,與眼下「全民運動」的風靡不謀而合,成為當下最紅的闖關類節目。
  • 國寶級默劇團「魔力無極限」登陸京城挑戰創意
    「魔力無極限」是什麼  「魔力無極限」來自瑞士,大意為面具,這支瑞士默劇團因其獨樹一幟的創新和精彩絕倫的表演而享譽世界。劇團的四位成員追求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創造一種與字句無關的劇場語言,從而逾越國家和文化的鴻溝。
  • 《極限挑戰6》總算有點極限的味道了,四分評價是認真的嗎?
    2020年5月31日晚上,最新一期的《極限挑戰》開播了,看完之後,簡直臉都笑酸腹肌都快笑出來了。第六季播到第四季,這個老牌綜藝總算又讓人找回了點極限的味道,但是看完之後隨手翻到極限的網絡評分,卻是出乎意料的低到四分的不及格水平,為什麼節目漸入佳境,評分卻越來越低呢?
  • 超越自我,大通G10開啟挑戰極限模式
    作者: 佚名   2017-07-27 10:28      上汽大通在5月份推出的一項挑戰極限活動
  • 被《極限挑戰》虐哭,零宣傳復播,收視率還是第一?這就是實力!
    極限挑戰3》前晚低調復播了,沒什麼太大的陣仗,就男人幫和官微發了條微博,總導演嚴敏說這次的回歸是「零宣傳」,但收視率依然無懸念登頂。如何適度煽情,這一直是國內綜藝和各大晚會的短板,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流淚講一講自己悲慘的故事,再放一首動情的BGM,主持人再做個演講總結,比如那藝X人生,中國X聲音。但是這期《極限挑戰》不同,所有的真情和眼淚都是自然流露,我們跟著男人幫,回憶了過去,期許了未來。再回首,斷舍離,時光橋的這部分真的是淚崩到停不下來。
  • 雪豹突擊隊組合訓練挑戰極限 刷新綜合戰鬥能力
    雪豹突擊隊組合訓練挑戰極限 刷新綜合戰鬥能力 2020-06-24 19:47:33   這是武警某部雪豹突擊隊近日在某陌生地域組織「魔鬼周」極限訓練的一個場景。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極限訓練,該部隊突破單兵、小隊逐課目「線性」組織的模式,將《大綱》內的訓練內容進行穿插組合綜合施訓,考驗特戰隊員在身體和心理最大閾值條件下的技戰術水平。
  • 冬泳的極限是天堂——對「中國冰人」王剛義博士早逝的再思考
    而且王博士的冬泳,並不是我等一般人所玩的那種以健身、快樂乃至於延年益壽為宗旨的冬泳,而是「挑戰南極、挑戰極限」的冰泳,姑且稱之為極限冬泳。自打出「挑戰南極、挑戰極限」的口號或宣言以來,連續十多年時間裡,他就是冬泳界推崇極限冬泳人們的一根標杆、一面旗幟,是許多冬泳人的楷模和精神偶像。他的那種頑強拼搏、不懼死亡的精神,對全國乃至於世界的冬泳人,都應該有很大的激勵和鞭策意義。其次,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挑戰南極、挑戰極限」的口號與宣言,毋庸諱言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與非理性,甚至不可行性。
  • 玩極限運動的人,是天生喜歡刺激、不怕死嗎?
    作者:劍眉同學(健身培訓師,優秀科普作者)上個月(2017年11月),極限運動愛好者吳詠寧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墜樓身亡,這個消息瞬間震驚網絡。一些人看到吳詠寧生前表演的視頻時總會有這樣的驚嘆,極限運動不就是「找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