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天智博士 天智心理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
0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
0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同樣屬於低級別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
03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04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05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最高層次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也越來越重視養生。但是大多數人只看重如何去養自己的身體,卻忽略了去養自己的心理。
為了確保心理也健康,我們有必要知道心理需要什麼,就如同知道身體需要哪些要素一樣。而要了解人的心理需求,目前最為普遍所接受的理論就是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人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馬斯洛認為,當人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後,會轉而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今天我們著重講生理需求。
01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最強烈的
生理的需求是最基本也是最強烈的。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任何一種需求的缺失,人都難以活下來。所以當這種需求缺失的時候,個體會集中身體所有精力來得到它們。
比如,當一個人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的時候,他會只想呼吸空氣,即使是毒氣,他也會呼吸;當一個人處在極度乾渴的時候,他會只想喝水,即使是毒藥,也會喝下去;飢餓的時候,為了能吃飽,他會不顧一切。
小時候,我有個老鄰居,是個精神病人,經常在街上赤身裸體,胡言亂語,而他妻子卻很漂亮也很能幹。他們生過兩個孩子,一個夭折了,一個從小就瘋瘋癲癲的,顯然是遺傳了鄰居的精神病。
我不明白為什麼她會嫁給他。父親告訴我,那個時候(1960年),她娘家沒有飯吃了,他父親送給她娘家一籃子紅薯,同時也提出這個要求,後來她們家就答應讓她嫁給這個鄰居。可以想像,她一定很不情願,但為了有吃的,就答應了。為了這一籃子紅薯,她犧牲了其它的需求,如愛情和或將來的夢想等。
我曾聽到過這樣的言論:當人在溫飽時,可以拒絕榮華富貴的誘惑,但在飢餓時,卻很難拒絕一塊麵包的誘惑。這意味著,如果人的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至於心理方面的需求,就只能退居其後了。
02 生理需求最容易滿足,也最容易消失
生理的需求雖然最強烈、卻也最容易滿足,由此滿足而帶來的快樂也最容易消失。
一個飢餓的人在呼吸到新鮮空氣後、喝到清涼的水後,或是吃飽後,這個需求就立即滿足了;而這種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會很快消失。隨之,其它更高級的需求也就來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越來越高,而人的心理壓力卻越來越大,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以前人以為,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而現實卻不是這樣。
其實,若靜下來一想,也不難理解。過去人們普遍比較貧困,想的就是填飽肚子,所以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不那麼在意,因此心理問題也就不那麼明顯。
而現在,物質生活發達了,人不再為填飽肚子而發愁了,自然的,心理需要也就提到人的意識層面了。
下一期我會為大家講解安全需求,還請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