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單身的人,更關注的不應該是生理需求嗎?因為心理需要太容易解決了。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生理和安全兩個低層次需求,對於長期單身的人來說,問題不大,無非就是性需求和財產安全問題相對比較大一點。
心理需要其實可滿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從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三個較高層次需求,得以解決。
一、從社交需求層次得到滿足
社交需求其實就是情感和歸屬的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得細緻,除了愛情,還有親情和友情,等等。
對於長期單身的人來說,沒有確定的戀愛關係,可以在找對象的過程中,對愛情的渴望中得到滿足,或者從一些言情戀愛故事中,得以排解。
另外,就是加大和家人親人的親密溝通,以及發展幾個朋友死黨。
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與家人團聚,不至於在節日裡,一個人感到生活悽涼。平時無聊、煩躁時,可以找閨蜜死黨傾訴,或者聚在一起多聊一聊你們生活中的事。
二、從尊重需求層次得到滿足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總之,就是對內自己充滿信心,對外能夠得到社會尊重,體現自己的價值。所以,除了情感,還有社會認同的心理需要,那麼從哪些方面可以滿足這些呢?
第一,可以從自己的事業上,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職業技能,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獲得成就感,獲得認可感。
第二,可以從興趣愛好或者副業上,興趣愛好對長期單身的人,尤其重要,它是你內心富足的最大動力,也是能夠給你帶來更多愉悅感的源泉。
第三,可以從日常的生活上,單身的生活最容易活得精緻,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那麼你的精神生活,一定不會單調。
收拾房間,做一頓美餐,相信都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充實的感覺。
三、從自我實現需求層次得到滿足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這可能是人生的長期目標,長期單身的人,也更有時間精力,去尋找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
有的人希望功成名就,留得青史;有的人就喜歡相夫教子,經營好一個美滿的家庭;有的喜歡幫助別人,獲得社會認同,在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在成為自己所期望的樣子之前,有這麼多事情要做,所以,哪裡還有時間感到心靈空虛呢?
對於長期單身的人來說,在愛情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靜靜等待,充實自己的生活,多去嘗試新事物。
而不是隨便的讓自己忙起來,忙得顧不上孤單,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得到內心最大的富足。
我是@澈入心扉,一個有溫度的情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