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寶再自私一會兒

2020-08-29 朝不慵午不倦


那天早上,老婆對大寶說:「拿一塊蛋白給小寶。」小寶還很小,吃是不可能吃的,只是讓她舔一舔,接觸一下味道。大寶向來對食物興趣寡淡,吃得心不在焉,邊吃邊玩,她立時走到碗邊——我們都暗自吃驚,怎麼這次這麼聽話?嗯,她走到碗邊,一把抓起所有蛋白,全部塞進自己嘴裡吃掉了。

情況和想像的很不一樣。我們想像有兩個娃,他們可以相互陪伴,一起玩耍,不用大人扮小孩來陪她們玩過家家。我們給大寶唱過的歌,講過的故事,也許她會來唱和講給小寶聽?不過現實並非總是如此。

自從意識到小寶也可能要玩玩具之後,大寶很自然地迅速將家裡所有的玩具劃定為她自己的財產。不論她正在做什麼,耳尖一聽到我們在用魔法棒逗小寶開心,她立即會放下手上的事情殺出去奪回她的寶貝。

家裡的各種推車、兒童餐凳,她原本滿不在乎,餐凳更是從來坐都不肯坐,我們轉賣了幾次都賣不出去。但自從聽到我們提議讓小寶從小習慣坐餐凳,每餐吃飯,她必定搶先坐在那張餐凳上。有時候,她會笑嘻嘻地地扮演小寶寶,學小寶寶的腔調和行為。也有時候,她變得任性愛哭,為了一個幼稚的目標寸步不讓地爭執到底——那種時候,老婆會抱抱她,不跟她爭執,她一般也不會再爭執。

她心裡感到不安,儘管她知道妹妹也是家裡人,她給她唱過歌,幫她蓋過被子。高興的時候,還送玩具給她,親親她。有時,又像個小大人一樣教訓她:「小寶,你不可以吃手!」

不論我們怎樣小心翼翼,她仍然在暗自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父母的愛。原先所有一切都由她獨享,現在兄弟姐妹要來分走一部分——這種不安,我想大多數孩子都曾經歷過。每一個孩子的心裡,都希望自己是世界上被愛得最多的那一個。

我看過一些更糟的情況,年長的孩子有時會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地掐打小的那一個。在最壞的情況下,他甚至會想:「如果沒有弟弟妹妹就好了。」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可能會加劇這種狀況,甚至在他們中間埋下不和的種子。

我覺得,有幾種情況,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是糟糕的。

1.不停告訴孩子:你是哥哥(姐姐),要讓弟弟(妹妹)。憐惜弱小的先決條件是自己強大,而孩子未必已經是。儘管我們期望大小孩成長起來,並當個好哥哥好姐姐,幫助扶持弱小的弟弟妹妹,但最好先耐心等到他真的成長起來,而不是強加到他頭上。而且,大讓小也要講道理,小的不對時,就不能逼著大的去讓。

2.父母不公平。父母厚此薄彼,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創傷,例如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孩往往自卑,討好型人格,男孩又容易被養成廢物。《聖經》裡講述過由於謀殺親兄弟的故事,起因是謀殺者感到自己沒有得到同等的重視和愛。

3.見到大的孩子不疼愛弟妹,便心急氣惱,責罵孩子。性急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家人之間的感情,並不完全是天生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是在長期的相處,互相幫助扶持,一起玩耍開心之後,逐漸產生加劇的。

我記得,大寶出生時,忙完所有事情已經是凌晨三點,我在她的小床邊坐下來,心裡產生一種奇怪的念頭:這個奇怪的小傢伙,從今以後要由我對她負責了嗎?即使是父母(尤其是沒有經驗的那一些)對孩子的感情,都是在日常相處中漸漸累積的,更何況是孩子之間。

所以我想,應該慢一點,耐心一點,自己做好榜樣,告訴孩子要愛弟妹,同時心裡預先知道,默許他可能不會很快做到。


愛要慢慢來,讓大寶再自私一會兒。

相關焦點

  • 一歲孩子的媽媽想一個人獨處一會兒是不是很自私?
    看到知乎上有個無人問津的問題,作為母親,想要一點獨處的自由時間是很自私的嗎?不知道為啥,看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心裡有點疼。育兒不易,生存不易,生活更不易,且行且珍惜。沒人覺得這是自私,畢竟一大家人需要養活,能掙錢的女人家庭地位高,也是轟轟烈烈的新中國婦女運動的最大成績。像王朔講的方槍槍的故事就相當典型,這一代人和幼兒園小朋友的感情,比和兄弟姐妹深。
  • 當女人出現這些自私表現時,就別傻傻再為她付出了!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純粹的,其實太過自私的為自己之後,不僅會傷害真心對你的人,還會非常對不起自己,因為你將會失去一個非常愛你的人,而對方只不過是失去了一個不怎麼愛自己的人罷了。當女人自私的時候,其實是很可怕的,男人們不要再傻傻的付出了,她真的不值得!當女人出現這些自私表現時,就別傻傻再為她付出了!
  • 如何正確的對待自私自私也有好壞之分,知道哪些自私是好是壞嗎?
    很多一說到自私就認為是貪婪、爭權和殘忍,自私被認為是一種不好的品質。然而,我們的生活之所以不盡人意,最後別扥憤世嫉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自私。在過度的謙虛、草率的順從於別人的意願,而非我們自己的意願。那麼問題是,自私的程度還不夠。
  • 99%的家長不知道的教育秘密:等一會兒再教育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即使你當時已經火冒三丈,也不要立即發作,而是等一會兒再教育。過一會兒後,你的情緒平靜了,火氣消了,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問題,這時候再教育,你能找到好的切入點,孩子也能聽得進去。既不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 《自私的基因》
    在序言裡,道金斯教授囉裡囉嗦費耗費不少筆墨解釋「自私」這個詞。自私在這裡只是擬人的用法,並無道德上的含義,基因並不是有主觀意識的,而只是出於自我保存的強烈的目的性。動物界內有很多動物表現出捨己為人的利他行為,很多科學家認為生命體並不是天生自私,他們會為了種群的利益而採取利他行為,這幾乎成為學界認可的常識。
  • 你不能自私到,認為別人都不自私
    我好聲好氣去請她回來帶孫子,她用年紀大了不想再操勞做藉口。糊弄誰呢,她身體一直都好得很!等著吧,她現在不幫我帶孩子,到她老了,我可不會管她!」 這言論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關於「婆婆應不應該幫兒媳婦/自家兒子帶孩子」這個話題,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對孩子「自私」點兒
    午休時間還沒到,同事張姐悄悄對我說:「我先走一會兒,回家給孩子做飯,主任要是問的話幫我罩著點兒哦。」李姐的孩子今年正好中招考試,學校不開學,李姐為了照顧孩子,每天中午都開車往返十公裡給孩子做飯。不巧的是,上個星期李姐的母親不幸摔傷也住進了醫院,李姐每天中午要先去醫院照顧母親,再回家照顧孩子。
  • 部編二年級下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造句
    2.動物園的猴子可調皮了,一會兒爬上假山擠眉弄眼,一會兒跳到樹上抓痒痒,一會兒又跑到洞裡捉迷藏,一刻都不消停。3.天上的白雲可真調皮,一會兒變成一隻吃草的小羊,一會兒變成打挺的鯉魚,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匹奔騰的馬兒。
  • 微信 讓通訊錄在雲端再hold住一會兒
    微信 讓通訊錄在雲端再hold住一會兒 字號:小大 2011-08-30 17:38 來源:中國IDC圈安全助手功能的新鮮出爐,體現著微信無時無刻不在為成就用戶更完美的體驗而努力,有了微信2.4 for android,就放心地讓你的通訊錄在雲端在hold住一會兒吧!
  • 開心一笑: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
    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2、班裡有個小正太像個大人唉聲嘆氣的,我關心問他咋啦。他背著手說:愁死人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我爺爺,爸爸都那麼有錢,到我豈不是沒有了?我開玩笑道:這個簡單,你挑撥挑撥,讓他們斷絕父子關係,你不就是富二代了!幾天後的早上,小正太一瘸一拐哭喪著臉 後面跟著個高大帥氣的大叔迎面而來...
  •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造句,二年級下冊精彩造句合集
    1、媽媽一回到家就忙起來了,她一會兒忙著幫我們做香噴噴的午飯,一會兒忙著洗髒兮兮的衣服,一會兒忙著收拾家裡的雜物。2、媽媽一回到家就忙起來了,她一會兒忙著照看嗷嗷哭的小弟弟,一會兒忙著收拾弟弟翻亂的衣櫃,一會兒忙著擦乾淨弟弟弄髒的地面。
  • 自私的媽媽
    小麗決定要做個「自私」的母親,教會兒子有時候甚至,是讓小麗和丈夫享受完後再給東東。夫妻兩人也不會再一味地滿足東東的要求,更多的,是拒絕東東不必要的需求。這樣的習慣就這樣延續了下去。因為「自私」的母親不會事事都幫助孩子做好,這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自私」的母親不會縱容孩子,事事都以孩子為先,有好東西最先留給他,這能讓孩子知道懂得尊重與分享;
  • 哪個基因不自私?
    如果在抬槓過程中出現的車禍現場能引來各位讀者的圍觀,甚至能引起讀者對原著的閱讀和交流,那就再好不過。我第一次嘗試從《自私的基因》開始,原因在正文中寫道了,但還是要強調:這本書是那種需要跪讀的經典,但是既然是槓精,我就沒有理由不佔這種「作者不能還嘴」的便宜。當然這篇文章發布以後,我也就成了作者.
  • 自私狹隘是一種致命的病,得治!這樣的人養娃是在禍害孩子的路上
    自私狹隘的人心裡只有自我, 是貪婪的,只貪求別人的關愛和給予,極少主動去關愛別人,只是索取,不願意付出。完全不懂得先要付出愛才有可能贏得別人的愛和尊重,顛倒了做人的順序。這樣的人一旦開始養娃成為家長,極大可能會禍害孩子。紅家長研究發現,在家庭教育中,自私狹隘的人成為父母后,其自私、狹隘是針對孩子來說的。
  • 人都是自私的?極度自私的人會有這五種表現
    這種人,要我們含蓄點說就是「情商低」,說開了就是自私,而且是極度自私的程度。而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在生活中一般都會有這五種表現,一看便能知道,所以千萬別再被他們的表象欺騙,不要再傻傻分不清。1.對別人的要求高,對自己的要求低為什麼只對別人要求高呢?
  • 丁克族與我們人性的自私
    人有天性的自私,有這個色身,就有自私。就是天性的我執,也就是人生存的一種本能。但是自私過度,就不行了。所以中國講中庸。這時必須要克制人的弱點。比如孔孟之道,菩薩道,就是克服人的自私。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管,只管自己就好。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同事小萬家的孩子太懂事了,以至於每次大家聚會的時候,我們都會心疼這個坐在一邊,不打擾爸爸,也不打擾其他叔叔,阿姨的孩子。
  • 好的媽媽,都很會自私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是非常簡單的一個詞:自私。是的,我沒有打錯字。自私的本意是「為自己打算」,動機是讓自己擁有更多資源,變得更好。自私這個詞一直名聲不太好,因為它常常與「損人利己」的行為掛鈎。但假如是「不損人且利己」 呢?在無害甚至無私的基礎上讓自己往更加好的方向前行,又有什麼不好呢?
  • 自私就是自私,少扯什麼「為你好」
    你孝順成熟懂事,但是你自始至終都忘記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先愛自己,再愛別人。你總被別人單方面的付出感動,其實並沒有發覺那其實僅是單方面的自私。如果他們那樣做了,就不是「為你好」,那就是單純的「自私」,扭曲你的意願來完善他們的心願和想法。用你未知的人生經歷換取他們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還要讓你誠懇的感恩道謝。這不就是典型的你喜歡吃蘋果,他們給你運來一筐爛梨還非要讓你露出驚喜笑容麼?
  • 張五常|自私對社會的貢獻
    在這篇文章裡,我以「樂觀」的角度來分析自私對社會的貢獻。自私會帶來近乎奇蹟的利益,而私有產權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下一篇文章我會以「悲觀」的角度來分析自私對社會的損害,強調市場之所不能。基於史密斯及李嘉圖的理論,再經過無數高手的改進,我們知道自私圖利是鼓勵了每個人儘量用低成本去專業生產,然後大家在市場交易,結果大家得益。這角度的經濟理論放諸四海而皆準,實證多而有力,是錯不了的。產權的問題是有著間接的重要性——沒有私產就發揮不到市場的效能。但因為這重要性只是間接的,產權的關鍵就往往被忽略了。第二個角度,是自私是會利己損人的。例如辦廠生產圖利可能會汙染鄰近的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