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知識小課堂,戶外攀巖運動中,你需要知道的幾種巖石類型

2020-12-17 帶你去攀巖

很多人多非常喜歡攀巖這項極限運動,但可能他們並不了解戶外攀巖運動的攀爬場所的巖石的分類情況,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深受攀巖愛好者喜歡的幾種巖石類型。

沙巖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沙巖,由於它的質地柔軟和易碎,所以只有在一些特,定地方才能進行攀爬。當沙巖石質又軟又脆時,你可能需要使用「底繩保護」進行攀登。這種保護技術不在巖石表面設置保護裝置,以防止巖石被毀壞。保護用的繩子穿過攀登路線頂端的保護點,在攀登者攀爬的時候,保護者在地面使用保護器進行保護。

沙巖質地柔軟的特性,意味著巖壁表面的裂縫和溝槽很常見。由於侵蝕的作用,沙巖具有諸如相互交疊、巖石脊、屋簷的特徵,並且存在著很好的手點。

砂巖

儘管砂巖的質地要堅硬得多,但它同樣以與沙巖相似的方式受到侵蝕,對此可以以傳統攀登的方式攀爬。世界上最著名的砂巖攀登區域是在英格蘭中部山區。這個地區以一條傳統攀登的長路線而聞名,那裡的攀登者一直嘗試挑戰更高的難度。

由於砂巖巖質的巖壁通常較矮,因此攀登者能夠從地面開始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攀登,並在攀登過程中放置保護。如果你願意,在砂巖上的攀登也可使用頂點保護。

因為大多數攀登路線的頂部都可以走路到達,所以保護者可以在頂部以安全的姿勢,相對便捷地設置保護點。然後將保護繩從頂部放到攀登者的位置。

由於砂巖表面粗糙,會對攀登者的手部、腿部和衣服產生巨大的摩擦。因此,這樣的巖質也會使攀登者很謹慎。一些攀巖者只滿足攀登砂巖路線。

山區巖壁

以下描述的各種巖石可在高山中找到。有一種巖石,即火成巖,通常存在於英國的山區和世界上很多地區。

火成巖形成於地質學歷史上的火山運動時期,它具有許多種外形,就攀巖而言。

它的特徵使其成為最吸引人的攀登巖石之一。火成巖,尤其是流紋巖具有獨特的特徵,從其各種形狀的片狀點,到巨大的屋簷、煙囪形狀、負角等均可以進行裂縫攀登和巖面攀登。

由於火成巖大多存在於山區中,因此攀登路線通常有很多段。豐富的自然特徵使攀登者放置保護裝置比較便捷,而巖石的穩定性又意味著如果器材安全放置往往會很可靠。

在難度比較低的山區攀巖路線上,往往存在著較為寬闊的巖石平臺,攀登者可以在這裡設置保護站,並以安全的姿態進行操作。

石灰巖

石灰巖所獨有的特徵使攀巖者十分喜愛。它具有各種質地和形態,從十分緊密、光滑、發亮的巖面,到粗糙的、褶皺的或鋒利邊緣的洞。

在歐洲,石灰巖是被攀登最多的巖石類型之一。從高山到海邊,所有的海拔高度都存在石灰巖。在石灰巖的巖石結構中存在著很多的空洞,這是攀巖者喜愛攀登石灰巖的原因之一。這些洞有的很大,往往具有鋒利明顯的邊緣,大到足以整個人都可進入,而有些洞又小到只能夠一兩根手指擠入。

石灰華是石灰巖中一種獨特的巖石形態,可以進行有趣的攀登,往往出現在較難的路線上。它是由流水穿過石灰巖而形成的,與石鐘乳和石筍很相像。石灰華往往要上百年才能形成,而且十分稀少。由於其具有獨特的攀登方式,因此很受攀巖者的喜愛。

花崗巖

花崗巖具有從緻密平坦到粗糙繁雜的多樣外形。經過極端天氣和冰川運動的影響,它呈現出幾近雕塑的外形。在世界上,很少能找到比撇丁島北部或科西嘉島更好的花崗巖形態了。

花崗巖存在於歐洲阿爾卑斯高山地區,如在法國的莎木尼鎮、英國蘇格蘭高地的康沃爾海岸線、美國約塞米提國家公園都形成了壯美的景觀,而在美國的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則為高聳平滑的巖壁。在世界上其他較為偏遠的地區,包括格陵蘭南部和加拿大巴芬島,則以大巖壁攀登而聞名。

這幾種攀巖愛好者喜歡的巖石類型,你了解了嗎?一起背上行囊在這幾個攀巖愛好者比較喜歡的巖石類型中開展自己攀巖之旅吧!

相關焦點

  • 攀巖運動知多少,戶外攀巖中,需要掌握的6種攀登方式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對攀巖運動有所了解,但對於攀巖過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攀登的方式並不清楚。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在攀巖運動中所使用的6種攀登方式。(1)巖石邊緣和俯角攀登巖石邊緣攀登是指在攀登巖石頂端,其邊緣沒有手點時所採用的一種技術。
  • 戶外攀巖運動,3個戶外攀巖地點,帶你開闊攀登視野
    在戶外攀巖中,戶外攀巖的地點選擇很重要。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適合進行戶外攀巖的地點,一起來看一下吧。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加利福尼亞,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除了有較短的攀巖線路外,還有很長的多段攀登線路及多天線路。在峽谷中你需要從中等難度逐漸往更難的線路攀爬,當然這裡還有不少相對簡單的線路,但最好還是選擇那些更具挑戰性的線路。
  • 攀巖知識小課堂,教你如何在攀巖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攀巖運動,算得上是一個比較耐力的運動。小編認為攀巖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攀巖者的耐力,那麼在攀巖運動中,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呢?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了在攀登中不至脫落或者藉助繩子進行休息,除了本身的力量和耐力外,你也需要提高攀登技術。使用底繩或者頂繩保護,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這種方式允許你在力竭的時候。使用繩子進行充分的休息,並且在休息的時候可以思考通過難點的方法。當你進行了充分的休息後,繼續進行攀登。快速完成一系列的動作,這樣可以節省自己體力。
  • 戶外運動愛好者攀巖時遇險 溫州警方成功救援
    19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樂清沓屏峰攀巖時遇到危險,經過仙溪派出所民警和當地救援隊伍兩個多小時的救援,全部遊客安全返回,無一人受傷。10月21日17時許,仙溪派出所接警稱有人在龍西鄉仙人坦村沓屏峰攀巖,因體力不支懸掛在崖壁上需要救援。派出所民警揚建峰立即帶隊趕往現場。途中,楊建峰和被困人員電話取得聯繫,確認好被困位置,同時聯繫了當地救援隊伍及攀巖項目負責人一同趕往現場。因警情緊急,楊建峰一行人一路小跑至沓屏峰底。
  • 美國攀巖「魔鬼塔」,攀巖的絕佳地點,80年只有不到100人登頂!
    不少小夥伴喜歡一些驚喜刺激的戶外運動,在整個過程中心驚膽戰,卻又在戰勝自我的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攀巖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一項體力與膽量並存的戶外運動,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攀巖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絕佳地點---魔鬼塔。
  • 攀巖巖點的9種基本類型,能否準確判斷巖點,決定你能否登頂
    隨著《徒手攀巖》在國內的上映,攀巖這項戶外運動被更多的人知曉,也有更多的「勇士」有嘗試攀巖的欲望。可攀巖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運動,伴隨著刺激的可是高度的風險,任何不正確或者不合理的操作都會給身體造成損傷。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關於「巖點」的基礎知識。
  • 關於攀巖你了解多少?詳談4種攀巖的種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攀巖的種類,這種小眾運動你喜歡嗎?就我個人觀點,一般女性雖然不了解攀巖運動,但是對於一些攀巖運動員的名字卻耳熟能詳,比如最近大火的竇驍。首先,我們介紹傳統攀巖,在傳統攀巖中,所有必要的保護,如凸輪類保護器械,都是沿著巖壁上升時臨時放入巖石當中的。這種風格需要大量的技術知識和經驗才能安全地完成。這更像是謀略家的遊戲,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攀巖者都需要自己規劃路線。
  • 攀巖越來越流行,美國開了一家全球最大的抱石攀巖館
    攀巖運動在世界各地都越來越受歡迎了,尤其是抱石攀巖(Bouldering)風靡之後,更多人喜歡上這個能夠帶來攀登的樂趣又避免危險和艱苦環境的運動形式。儘管你可能不熟悉抱石攀巖這個說法,但一定在各種媒體渠道中看過。它不需要在戶外進行,攀爬的巖壁模擬天然巖壁,高度在六米以下,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巖石點,攀登者很少使用繩索等專用設備,不依靠外在輔助力量來攀爬。
  • 徒手攀巖,是最沒求生欲的極限運動嗎?
    Free solo,意思是「徒手攀巖」,它既是攀登運動中最危險的一類,也是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獲獎作品的名字。《孤身絕壁》的另一位合作者大衛·羅伯茨(David Roberts)在書中就帶領讀者感受了一下三種不同攀巖方式的區別和難度。常規的攀巖通常由兩個人合作完成,一人是領攀者,攀爬在上方,並且在攀爬過程中設置保護點。保護點最早需要攀登者將巖釘打入巖石,後來逐漸被巖塞、機械塞以及膨脹螺栓所替代。另一人在稍下方,藉由保護點把自己安全地固定在巖壁上,並通過兩人之間連結的尼龍繩保護上方的領攀者。
  • 攀巖運動操作流程
    攀巖運動操作流程攀巖運動是從登山運動中派生來的新項目,也是一項競技項目。它集健身、娛樂、競技於一體,既要求學員具有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的拼搏進取精神,又需要具有良好的柔韌性、節奏感及攀巖技巧,這樣才能嫻熟地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陡峭巖壁上輕鬆、準確地完成身體的騰挪挪、轉體、跳躍、引體等驚險動作,給人以優美、流暢、刺激、力量的感受.
  • 徒手攀巖是盲目冒險嗎?引進《徒手攀巖》是盲目冒險嗎?
    中紀委點讚:  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尊重生命,而不是用生命冒險  區別於傳統攀巖,所謂徒手攀巖(freesolo),就是在沒有繩索、安全帶等機械類輔助攀登裝備的保護下,利用巖石上的裂縫、洞穴、突起等天然把手攀登陡峭巖壁的運動。除了攀登鞋和防滑的鎂粉,攀登者完全依賴個人的身體。
  • 不斷完善攀巖核心裝備 推動戶外運動行業發展
    其實攀巖運動早在二十世紀初,在歐美就已漸成雛形,六七十年代更有大批愛好者以狂放的熱情推動了攀巖的發展。1993年攀巖比賽被國家體委列入正式比賽項目,但並未走進大多數人的生活。直到1997年,國內第一家攀巖館坐落在北京,吸引和聚集了相當數量的愛好者。正是這批最早的北京攀巖愛好者成為攀巖運動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中興力量。
  • 戶外運動正是好時候!爬山、遠足、攀巖深受青島人喜愛 節假日每天...
    秋高氣爽,正是戶外運動的好時光,秋色宜人,正適合和自然來個親密接觸,如果能在自然裡運動,豈不是一舉兩得?這正是當下最火的戶外運動方式,爬山、遠足、攀巖都非常合適。記者從島城專業攀巖機構了解到,目前這些運動在咱這越來越火,不僅成年人喜歡,很多孩子也在家長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加入進來。
  • 戶外課堂:攀巖運動中手部疲勞的原因及治法
    攀巖運動時容易引起肢體局部的疲勞,尤其是手部,如何快速恢復運動員手部疲勞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總結了攀巖運動中手部疲勞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供攀巖愛好者參考。原因1攀巖運動的項目特點攀巖按照比賽性質可分為速度攀巖、難度攀巖和攀石,按運動場所分為人工場地攀巖和自然場地攀巖。
  • 攀巖的場地與種類
    攀巖運動有"巖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由登山運動派生出來的,因為很多山巒需要藉助器材和技術才能上去,因此說,攀巖運動富有很強的技巧性、冒險性,也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世界上十分流行,近幾年在國內也特別盛行。攀巖是從登山運動中衍生出來的競技運動項目。
  • 競技攀巖,在競技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攀巖技巧
    隨著競賽者將技術難度極限不斷地向前推進,攀巖比賽已經成為攀巖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競賽攀登也是提高攀巖技巧的一個重要途徑。一系列的賽事向集巖新手及老手開放—你所在地的巖壁就可以舉辦面向廣大攀巖愛好者的攀巖比賽。
  • 徒手攀巖:是極限運動還是人生哲學?
    徒手攀巖:是極限運動還是人生哲學?故事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就已經知道這是一個真實的現代英雄故事。他有著孩童或者驚奇動物的黑眼睛,黑眼睛在望向酋長巖時會閃閃發亮,當在巖石上攀登時,你會發現他英雄的面容漸漸浮現。然後你還會驚訝於一部紀實電影中,幾乎每個出鏡人物包括攝影團隊都有著別致的好看,是世俗生活不常見的輪廓。可能是因為長年的攀登訓練,可能是因為神情專注,也可能是因為見過許多常人無法想像的美景。
  • 孩兒們,操練起來——請帶孩子來戶外跟我學攀巖
    胎兒時都生活在羊水中,而長大後還要重新學習遊泳。隨著成長當中的經驗,人們的安全區越來越小,保護層越來越厚,人們越來越不敢突破自己。孩子們平時受到的教育也是這也不能上,那也不能爬,危險,摔下來怎麼辦?於是人們逐漸喪失了祖先賦予咱們的這項本領。我經常在戶外教育中對參加課程的孩子們講,從生存的角度講,跑步、遊泳、攀巖和搏擊是必須要學習的幾項運動。
  • 徒手攀巖的亞歷克斯,爬上「攀巖宇宙中心」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向來不理解極限運動的我,今天才看了去年的高評分紀錄片《徒手攀巖》,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看完之後,由衷的敬佩,亞歷克斯身上那種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的精神,讓我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善泳者溺於水,每個徒手攀巖的人都死於攀巖,卻沒能阻止一個又一個後來者:這就是極限運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歷克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徒手攀巖就是指不藉助任何保護工具進行攀登,這是一項不能容忍任何瑕疵的極限運動,每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可以說,對徒手攀巖者來說,只有完美登頂和死亡兩種結局。
  • 在攀巖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放置巖石塞、機械塞、扁帶和快掛?
    攀巖,是一項較為危險的運動。為了保證在攀巖過程中的安全,必須有效的放置好攀巖設備。那在攀巖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放置巖石塞、機械塞、扁帶和快掛呢?一起來看一下。當你獲得大量的實踐經驗之後,才能夠自信地正確設置保護點。在地面上適合的地方先進行放置保護器材的練習,要比在真正攀登中單手手忙腳亂地進行操作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