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魔方》展開想像的翅膀-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的收官之作——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近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演出,四個內容獨立的成語故事,輕鬆、幽默地傳遞著濃濃的中華傳統美德,其豐富的想像力更是令人稱道。

    成語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精髓,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從中選取《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在擁有共同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追求的基礎上,通過充滿想像力和童趣的表現方式,輕鬆、幽默地傳遞了不同的人生智慧。

    好吃懶做的老爹、終日飢餓的兒子、擁有靈性的禾苗精靈……《揠苗助長》寓意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有勞動才有收穫。苦於沒有學生的王生、聖賢孔子、謙恭有禮的學生子路和顏回、喜歡賣弄本領的小木匠……《班門弄斧》寓意不要在內行面前賣弄自己的本領。寒冬臘月的竹林、苦尋新鮮竹筍的司空孟宗,生病只想喝清筍湯的孟母……《哭竹生筍》寓意眼中要有慈悲,心中要有愛,孝能感動天。窘困的南郭先生、無奈的武士、痴迷的樂官、稚趣的大王……《濫竽充數》寓意不要弄虛作假,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成語魔方》中四個故事在內容展現上充分遵循成語故事本意,充滿藝術想像力,在劇中加入了「精靈群舞」「王生收徒」「烏鴉反哺」「斷機杼」等精彩片段,將成語寓意展示得活靈活現,中華傳統美德也展示得更深入人心。同時劇中表達方式也多種多樣,《揠苗助長》在夢境中「拔苗」,《班門弄斧》插敘講述「小木匠賣弄」,《哭竹生筍》倒敘展示孟宗的孝心,《濫竽充數》直白陳述多人的「濫竽充數」,小朋友們觀看每個故事時都充滿新鮮感,完全被劇情吸引。

    《成語魔方》四個經典成語故事,既獨立成章,又渾然一體;四個故事,四種智慧和啟迪;六位演員分飾多個角色,時而詼諧幽默,時而深沉高遠。從故事到表現形式,猶如轉動的「魔方」,既色彩各異,又和諧統一,將中華傳統美德娓娓首來,引人入勝。

相關焦點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成語魔方三》今日首演 成語也能快樂學
    疑鄰偷斧  繼「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一》、《成語魔方二》之後,由「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組成的《成語魔方三  驚豔首演多種舞臺元素齊裝上陣  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現場,《成語魔方三》按照「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的順序先後展開,演繹方式依舊童趣十足,舞美風格注重「實用性」和「可舞性」,在沿用前兩部可移動屏風等展示方式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加多元的舞臺元素。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成功首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黃維)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的成語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歷經千年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語境當中。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如《光明日報》,在意識形態、思想理論、文化藝術、教科文衛等領域,形成了權威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深度服務能力。  這些不同屬性的機構媒體,各自有不同的政治格局、任務和目標定位,媒體融合也必須圍繞相應的領域、行業、受眾的需求而展開。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只埋頭致力於以同質化的內容爭奪兩微一端的粉絲數、閱讀量、下載安裝量等,媒體很有可能陷入自娛自樂的尷尬境地。
  •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歡樂首演
    中國兒藝10月1日首演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講述「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讓觀眾在快樂中感受傳統哲學智慧。  《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一開場,大山村裡的石爺爺和張爺爺便用歌舞展開了一場「能工巧匠」大賽,融入流行樂元素的音樂瞬間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 「喝西北風」為什麼不像成語-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日,電視節目《挑戰不可能》中出現了關於有些語言單位到底是否是成語的熱議。文化學者蒙曼認為,「喝西北風」和「加減乘除」都是成語,這讓在場嘉賓和觀眾一臉迷茫。    那麼,「喝西北風」等到底是不是成語?這還要先從成語的認定標準說起。    成語是一種熟語。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十一」首演
    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為青年編劇和導演提供了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青年編劇馮子晴、章雪瀅、劉德正和導演於涼的加入,為《成語魔方》系列劇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參與過《成語魔方》系列劇創作的編劇孫夢竹和導演劉奇、何吉光則以經驗為基礎,勇於創新,令編導團隊的創作既增強了故事的可看性,又巧妙地加入新的思考,賦予傳統成語符合現代社會應用中的現實意義。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成語魔方》第五部「十一」首演
    北京晨報訊(記者和璐璐)《成語魔方》系列劇的第五部作品之《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鄭人買履》三個成語故事,將於10月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首演,並在「十一」期間連演7場。  《成語魔方》系列劇已連續創排5年,《畫蛇添足》編劇馮子晴和章雪瀅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多次進行「頭腦風暴」,令每個情節都巧妙扣題。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成語魔方二》依舊採用組合式兒童劇的表現形式,每個片段獨立成章,三個成語故事組合成一個「魔方」,從而延伸出中國文字千變萬化的魅力。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成語魔方二》將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三則成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和《掩耳盜鈴》改編成妙趣橫生的故事,用充滿童趣的舞臺表現演繹出來,貼近孩子們的審美,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典故,要將對孩子來說晦澀難懂的成語變成生動有趣的舞臺劇,需要主創團隊儘可能地發揮藝術想像力。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展開清晨的翅膀
    Follow Me  聽音樂 讀文字 關注我 進樂園 覓永生展開清晨的翅膀
  • 展開想像翅膀 放飛創新夢想
    為了打造「科技校園」特色,錦園小學召開了以「展開想像翅膀  放飛創新夢想」為主題的2020年科技節。全校掀起了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氛圍,增強了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9月21日早晨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全校師生集中大操場召開2020年錦園小學科技節開幕式,開幕式由六(2)班殷悅同學主持。
  • 《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原標題:《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由「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組成的第四部「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近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簡潔精緻的舞美,誇張滑稽的表演,以及對中國成語背後深層智慧的挖掘,讓小觀眾和家長感到收穫不小。
  • 《成語魔方》成中國兒藝品牌 第五部帶來「杯弓蛇影」等
    《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建組會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藝旨在將《成語魔方》系列劇打造成一大品牌,該劇第五部將繼續通過充滿童趣的方式,傳遞「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中的寓意。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2016年7月9日上午十點,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作為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第一部小劇場劇目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了首演。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讀《曲阜賦》有感        2月21日,正值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時,翻開《光明日報》,偶然拜讀到了美文《曲阜賦》,一口氣讀完,很是感慨和激動,遂賦七律一首,以示祝賀。泱泱中華五千年,煌煌傳統曲阜銜。東方文化發端地,世界翹首尋本源。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將首演 傳遞傳統美德
    《成語魔方》中四個故事在內容展現上充分遵循成語故事本意,充滿藝術想像力,在成語故事中加入了「精靈群舞」、「王生收徒」、「烏鴉反哺」、「斷機杼」等精彩故事片段,將成語寓意展示得活靈活現,中華傳統美德也展示得更深入人心。
  • 歌聲裡的悲慘世界-光明日報-光明網
    煌煌巨著變為銀幕故事,提供無限想像空間的抽象文字化身可聽可感的具象影音。106年前,電影業尚處幼年,有聲片還未出現,小說《悲慘世界》的中文譯本也才剛剛有了與中國讀者的首次見面,就在那時,在它的故鄉法國,它已被搬上了銀幕。那部無聲短片現已無從尋覓,但自那時起,文豪雨果的這部傳世巨著,被法國、美國、蘇聯、墨西哥、日本等國的電影人不斷改編,文學經典的魅力,延續至銀幕綻放魅力。
  • 中國兒藝打造《成語魔方》第五部 講述「杯弓蛇影」等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推出「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以充滿童趣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三個故事。據介紹,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選取了三個充滿反諷意味的成語,《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畫蛇添足》諷刺無中生有,《鄭人買履》諷刺不思變通的教條主義。這次創排是中國兒藝創作部與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探索院校合作的成果,四位編劇全都出自戲劇文學系。四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編劇將為兒童劇創作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