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愛的名義,毀了孩子

2020-08-05 葉離秋

教育從來都是一件困難的事,

無論理論多麼完備,

但是在實踐中,總是難以實施。

在何種教育方法中,

寵溺孩子和嚴格要求大約是最經常的兩種。

但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腦袋裡,

並緊緊地把這根弦繃直,

最後導致弦再也沒有彈性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例子。

有一對夫婦,丈夫屬於公職人員,而妻子則是普通工人,

兩人從小皆是吃苦的人,深知貧苦是什麼感受。

從小對金錢都沒有正確觀念的他們變成了守財奴,

兩口子可以說是一毛不拔,恨不得一分錢當成一塊錢來花。

可怕的是,他們把自己近乎變態的金錢觀念強加給了自己的孩子,

這個孩子本身屬於老實內向的那種人,

而父母不斷在身邊強調省錢的重要性且家裡近乎零開銷,

從小到大沒有體會過痛痛快快花錢的感覺,

讓這個孩子從小就變成一個不知道如何花錢的人,

一個吝嗇,摳門,內向木訥且斤斤計較的人。

就如同一根彈簧,長時間被固定著,再也彈不開。

一晃,三十年過去,當時的孩子已經變成成年人,

他那種省錢,貧窮思維,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無法與他人正常相處,

他避開一切可能花錢的機會,

不聚會,不旅遊,吃最差的飯,穿最便宜的衣服,租住最便宜的房子,把生活成本降到最低!

即使跟同事隨禮,也是最低的標準。

因此,三十幾歲的他,沒有一個女孩子能和他走在一起。

父母也很愁,

託媒人四處相親,

但是,年齡這一關就打消了很多人的積極性,

終於碰到一個不介意他年齡的女孩子,

第一次見面約會,兩人在縣城街道上走了好久,

眼看中午到了吃飯時間,此人始終不提吃飯的事,

女孩說只能自己先開口說一起吃個飯吧,

男孩才木訥地說:你想吃啥?

女孩說,你按著安排吧。

男孩領著女孩去了一家牛肉麵館,點了兩碗牛肉麵。

女孩回去後很不樂意,

告知媒人太不通情理,看不起人。

沒人再三勸說,過日子的人就那樣,不愛花錢。

女孩想想倒也是,於是,按照習俗邀請男孩上門見見家長把把關,

誰知,他竟然空手到了女孩家,

女孩的父母當時有些不悅,沒見過這麼不懂事的人,準女婿見嶽父母,哪有空手的?

於是女孩偷偷告訴男孩,你去村裡小商店買些東西,送給叔叔阿姨。

正好,女孩小侄女吆喝著要吃糖,

於是該男便領著小侄女來到小商店,給小孩買了兩小袋彩虹糖,給老人買了一盒牛奶。

不知道當時那頓飯是怎麼吃的,

女孩的父母直接要求女孩斷了聯繫,

這麼個不通情理的人實在是難見。

嫁給他,豈不是一輩子連頓肉都吃不著。

堅決不讓閨女跟著受罪。

過日子和摳門。

哎,為人父母,萬萬不可窮了孩子的思維,

更不能把他的腦袋給塞滿,

扼殺了其思考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別打著「愛」的名義,透支兒童人生
    眾多網友怒了,紛紛指責他們罔顧孩子的健康。更讓人氣憤的是,有時候明明佩琪吃不下,反覆央求爸媽別再加食物了,爸媽一邊嘴上答應,一邊還是繼續動手將佩琪的盤子填滿。>打著「愛」的名義,販賣孩子的童真,使其達到自己獲取流量、利潤的工具,最後的結局定是毀了孩子,還毀了父母自己。
  •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選自《影響人一生的66個管理寓言》)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這隻老狐狸本來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也是天職,但是如果父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包辦代替一切,只為孩子當前的幸福忙碌,不為孩子的未來的發展著想,那一定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愛孩子首先要讓孩子學會生存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懂事後,家長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孩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打掃衛生、清理床鋪、購買商品之類。
  • 《小歡喜》:別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看到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一直在以愛的名義各種控制女兒喬英子,讓我一再想起最近看的育兒書《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告訴我:看見孩子,才是真正的愛。這就是,媽媽沒有看見孩子,看不見孩子的夢想,看不見孩子的需求,只看見自己擁有的,把自己擁有的一切付出給孩子,她以為這就是最好的愛。殊不知,看見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英子通過各種方式跟媽媽溝通,希望媽媽同意她考南京大學,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媽媽拒絕。作為單親媽媽的宋倩,不能接受女兒離開她。女兒是她的一切,女兒是她付出愛的一個出口。
  • 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再以各種名義給孩子配手機?
    一、以『愛』的名義,毀了孩子的健康一組關於「玩手機威脅孩子健康……家長常常為了讓孩子開心,給他買手機,讓他玩遊戲,卻不知道自己正在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二、以『方便學習』的名義,毀了孩子的成績一位老師長期觀察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學生
  • 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再以各種名義給孩子配手機
    1以『愛』的名義毀了孩子的健康一組關於「玩手機威脅孩子健康……家長常常為了讓孩子開心,給他買手機,讓他玩遊戲,卻不知道自己正在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孩子沉迷手機只需要一分鐘,但沉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有可能長達一輩子。
  • 以愛的名義
    父母給予子女的愛是無私的,甚至在很多情況下,父母會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可有時也因這份愛披著「為你好」的外衣,而讓你感到愧疚,不忍指責。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獨生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為了絕對安全,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不問孩子的想法而報考父母認為應該報考的專業等等。
  • 有多少家長,用他們所謂的「愛」毀了孩子
    父母愛孩子,就是要無條件地整體地接納孩子,絕對不能只接納孩子的優點,而不接納孩子的缺點。當一個孩子被完全地接納時,他才能感到自尊。很多家長在愛孩子的時候,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與其說他們愛孩子,倒不如說他們要滿足自己的「愛孩子的需要」更準確。
  •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
    導讀: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要再這樣「愛」孩子,別讓無知的愛毀了他,父母們學會了嗎?
    撰稿:劉敏| | 審核:靜好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刻在了基因上的不由自主的行為,這是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也是基因的指令。但凡事過猶不及,愛給得太滿反而會害了孩子一輩子。很多父母對此存在疑問:「愛自己的孩子又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方式。月滿則虧的道理我們都懂,愛也一樣。愛孩子的方式應該是理性的,所謂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應該為他長遠考慮的。
  • 兒醫警告:3種「毒早餐」不知毀了多少孩子,別以愛之名坑孩子了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可以說是最大的心願了,家長們為此呢,也會做出很大的努力,給孩子補充營養,給予孩子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這些都是全天下的父母都會做的事情,因為疼愛孩子是一種本能,而把孩子養好卻是一種本事了,孩子身體嬌嫩,很多時候家長的一些做法看起來像是愛孩子,但實際上卻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傷害。
  • 愛的名義——致那些比家長還更愛別人孩子的人們
    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因素,除了家庭對孩子的長期嬌生慣養和養尊處優之外,社會中那些以愛的名義綁架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的「愛心人士」也難辭其咎。為此,在愛的名義下,「孩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訓被完全徹底地顛覆了。這是當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 不要用愛的名義欺負孩子
    一說起愛自己的孩子嗎?眾多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不加思索地說「愛,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當問及怎麼愛?怎麼才算有能力的愛呢?有些家長就變得遲疑了,回答的就不那麼乾脆果斷了。有些家長會說「給吃好的、用好的,報各種興趣班、上名校等等,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說法固然是好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一定要超越同齡孩子,讓孩子在公眾面前給自己賺足面子,成為引以自豪的資本。
  • 別讓"打壓式教育"毀了孩子的天性!看看你中招沒?
    我特別疑惑,只聽見他爸爸開玩笑說,孩子現在老怕他媽媽了,被他媽媽收拾的老老實實的。其實這就是在咱們現在。我說的中國是哪些教育?總是有一些言語,比如不行,必須我讓你停聽見沒等詞語來威脅孩子。試想一下,孩子現在小你可以用語言或者行動去威脅他,可是等孩子長大了,他還會聽你的嗎?那麼咱們父母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不讓打壓式教育毀了孩子的天性呢?首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聽取孩子的意見。
  • 3種「毒早餐」不知毀了多少孩子,勸告家長:別以愛之名坑孩子了
    3種「毒早餐」不知毀了多少孩子,勸告家長:別以愛之名坑孩子了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 尹建莉:不要以愛的名義虐待孩子
    11歲的男孩,因為學習不好經常挨打,當母親想要改變教育方法時,卻又無所適從,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情況吧,那麼,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孩子當成親人,而不要當成對手,用「愛」來教育他,也改變自己。不要以愛的名義虐待孩子問=小苗答=尹建莉尹老師:您好!我是看了您的書,慕名向您求教的。我兒子今年11歲,五年級。
  • 最可怕的父母,就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02不要以愛之名綁架不要讓成功踐踏快樂《戰國策》名篇《觸龍說趙太后》裡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孩子與父母就這一世的緣分,讓孩子活得痛快才是不負這段緣,切莫因過度追求成功而毀了孩子的人生幸福。
  • 別讓孩子的眼睛毀在成長的路上
    別讓孩子的眼睛毀在成長的路上。01.現在的電子產品可以說是觸手可及,有些家長在玩手機、遊戲時,當孩子哭鬧需要陪伴時,他們順手就把電子產品類的東西塞給孩子!孩子撒潑哭鬧不吃飯時,家裡的老人訓斥:」開電視給你看,就看一集,邊吃邊看「,這種場景是屢見不鮮的了。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淨,把孩子丟給了手機去「照看」。這種情況也是不少吧!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家裡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缺少愛的教育,又有多少父母因為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而最後釀成大禍?未成年人偷盜,搶劫,強姦,弒母,自殺等等案件時有發生!
  • 能動英語:別讓吼叫毀了孩子的童年
    身邊不少年輕的父母,互相交流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都會談到一個共同的話題:輔導孩子作業,簡直是太操心了。  能動英語:別讓吼叫毀了孩子的童年輔導孩子做功課,這絕對是考驗家長耐心的「揪心」時刻;尤其是輔導孩子英語功課,那更是家長「備受煎熬」的時刻。
  • 這碗「毒」麵條別再給娃吃了,看似是寵愛,實際上容易毀了孩子
    但愛孩子是一回事,溺愛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過分的愛不如不愛,過分的給予,無疑就是在害了孩子。 「為什麼不把牛肉全給我?」兒子摔筷而走,這背後究竟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