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微課」被炒的火熱,更是因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受到廣大師生熱捧,在教育領域可謂「大紅大紫」。但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問題,比如在製作微課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容易忽視教學設計「以學為中心」。
那麼應該如何突破微課設計、製作瓶頸,快速開發高品質微課呢?
微課設計與開發三步曲
選題與命名→精細化教學設計→微課講解與製作。微課主張對內容進行精細化的教學設計,精細化教學設計是整個微課製作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包括課程引入策略、內容講解選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內容講解完成之後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評價。
微課以自主學習為主,如何讓學習者保持繼續學習的興趣、動機是教學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方面。
我們來回顧一下,傳統課堂的引入方式往往是這樣的: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電流,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產生電流的原因——電壓。」或者 「同學們,來,翻到第34頁,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章第二節—電阻」。此時學生的內心一定是拒絕的,和拍電影、寫小說一樣,要一分鐘吸引學習者的眼球,才會讓人有學下去的欲望。【此處排版美化的時候,選用場景圖片加配圖,進行展示,不要全用文字,可以用個簡筆畫的老師圖片,來進行對畫和學生內心讀白的圖片來展示內容,更生動。】
常用的引入策略
問題引入:
人類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所謂「多疑善問,增長才智」, 而問題引入,就是要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慾望,從而引出新的教學內容。
案例引入:
如果我們在上課前講授一個鮮為人知、充滿懸念而又扣人心弦的案例,並配以動畫、視頻對場景進行模擬,通過強烈的感官刺激很容易使學習者全身心投入到案例的情景中去,能夠有效勾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任務引領:
現代教育提倡理實一體化,做中學,學中做。在涉及項目、任務的學習時,通過任務分析,以任務引領的形式把學習者引入到具體的任務學習當中去。
幽默逗趣引入:
為了讓學習的氛圍輕鬆一點,以幽默逗趣的方式拉開課堂教學帷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緩解學習者緊張焦慮情緒,從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並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好的引入策略能夠吸引學習者的眼球,勾起學習者的求知慾望,但那僅僅只是開始。讓學生學到知識,有所收穫,教學內容的講解過程也是關鍵。常用的內容講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問題驅動法:通過解決問題來傳授知識,在上課前提出一個問題,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解講,帶著學習者一步步解決問題,並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習者完成知識的內化。
案例分析講解法:通過對案例、事例進行分析來完成新的教學內容。上課前教師提出一個案例,接著就案例、事例引導學習者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並在不斷的引導、討論、分析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並培養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交互參與及情景體驗:如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在講解「電腦故障檢測」這個知識點時,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個仿真遊戲,讓學習者通過點擊滑鼠找出故障點,排除故障。這種方式,能讓學習者參與到學習情景中,並在玩遊戲的同時獲得知識。
當內容講解完成之後,還應該對教學效果、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常用的總結評價形式有:內容總結、後測試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學習情景選擇相應的評價方式。
微課強調自主學習為主,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習者自己手中。因此,在進行微課設計時要注意學習者的興趣保持和學習動機的激勵,在內容講授過程中每間隔1-2分鐘可設置一些學習的興奮點,例如:提問、設問、反問等。讓學習者保持思考狀態,以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微課雖微,但卻短小精悍。微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其關鍵在於它精細化的教學設計。經過多年的積累,依能智慧學習研究已將微課的精細化教學設計和表現形式模版化了,老師在設計時可依靠固有的設計模板來輔助完成,並運用微課製作腳本模板完成對微課內容的萃取,整理。根據微課腳本文檔來進行微課的製作。在製作之初,我們需要完成對微課講稿即PPT講稿的設計與製作(PPT講稿的設計與製作技巧可見後期推文),一切準備就緒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微課講解錄製了,這時我們需要一款簡單、高效的微課軟體。以微講師微課製作工具為例,微講師全新打造了集「「微課錄製、視頻剪輯、課程組裝」等一體化的微課製作整體解決方案,該工具無需懂得專業的音視頻技術,分分鐘即可上手,點擊滑鼠輕鬆幾步便可完成高品質的微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