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到意境:李清照「易安體」詞風的審美特徵

2020-12-20 文化的理想國

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女詞人,其作品常以自身的獨特個性而著稱。李清照的詞風被稱為「易安體」,其詞內容及詞風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美學審美空間。

語言美

李清照的詞在南渡前的主要詞風是清麗明快,南渡後詞風主要是悽涼低沉,詞中的內容和詞人所表達的情感都表現得很明顯,使讀者讀到詞就能感受到詞人強烈的情感。造成這一事實的主要原因在於,詞人利用自己超凡的語言駕馭力,將生澀難懂的詞語簡易化,用日常口語入詞,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大眾化,使詞不僅能表達詞人的情感還能表達廣大與詞人有相似境況的人的情感。

如《減字木蘭花》中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這首詞就很明顯的體現出詞通俗化的特點,詞中直接道出女主人公在新婚之際的害羞,並用「奴」來自稱,使詞更加貼近生活。再如《鳳凰臺上憶吹簫》中的「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句中所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不需要做任何註解,就能將詞人對丈夫不得不遠行的難捨之情生動地表達出來,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無論是清麗明快的詞風還是悽涼低沉的詞風,其詞的語言都具有這一特點。詞中語言通俗易懂,化俗為雅,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卻很新穎,不會拘於舊的格式,從而形成了李清照獨特的語言風格。

意象美

審美意象作為審美追求的對象,在詩詞創作中一直是創作者們所嚮往的。詞作中的意境是由眾多的意象組合而成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關係。

李清照詞的意象與意境中帶有一種委婉曲折傷感的情態,詞中的意象隨著詞人生活經歷的轉變,所含象徵意蘊也就隨之而變,讀者可以從她所運用的各種意象中,感受到詞人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不同的思想情感,從而也就構成「易安體」中的一大美學特徵。

清照詞中通過意象群來抒情達意的詞隨處可見。常用的兩大意象群是:自然景觀、思婦形象等,這些意象群的使用,將詞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描寫的淋漓盡致。

李清照詞中寫「梅花」意象技巧十分高超,如《玉樓春》是詞人在元祐禍起後改變其心境的寫照: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此篇《玉樓春》,雖然詞中沒有出現「梅」這一字眼,但從其勾畫中我們可以看出詞人寫的依舊是凌寒留香的紅梅,此時的「紅梅」所蘊含的情感與之前截然相反,詞人沒有直接寫梅花的盛開,而是直接寫梅花的凋零,在賞梅的過程中融入自己對當前處境的憂心忡忡,借物抒情,寫出詞人的「憔悴」、「悶損」等情緒。

詞上闋寫梅的意態以及對梅花內蘊的欣賞,從中也蘊藏詞人此時的心情,想要通過梅來訴說自己的憂心。面對當時政治背景,家人遭受迫害而自己也自身難保的情況,道出詞人對未來的憂愁和無力。

意蘊美

李清照的詞由於與其他詞人的創作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具有一種落差感極強的意蘊,故被稱之為「易安體」。她的詞使讀者在閱讀時能感受到詞人特有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感悟,將詞人的情感表達得更加清晰明了,引起讀者的共鳴。

李清照的詞中常出現「梧桐」,如《念奴嬌》和《聲聲慢》中,所描寫的「梧桐」是「清露」中的「新桐」和「細雨」中的「秋桐」,到了《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一詞中則說「梧桐應恨也來霜」,這三首詞中所含的意蘊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沒有悼亡之意,但在《憶秦娥》中則所含的基調就大不同於之前。

詞中兩次出現「梧桐落」,在古典詩詞中,梧桐死或梧桐落可以用來意指親人的逝去,李清照在這裡將所寫的意象象徵化、詩意化,「西風催襯梧桐落」就是用梧桐的飄落喻指丈夫的亡故,寫出了自己對丈夫的不盡懷念和悽冷寂寞之情。

詞人將常見之境運於常見之景中含蓄蘊藉的將情思表達出來,將原本普通平淡的思夫寂寥之情充滿詩意化地表達出來,更具有感染力和渲染力。

總之,李清照的詞不僅語言清新自然,明白曉暢,使詞具有和諧的音樂美,並將音樂性、抒情性集於一體,集中體現了「易安體」的美學特徵在語言方面的運用。它擁有豐富的意蘊美,也讓讀者們感受到一大女詞人的多變的人生體驗和人生感悟。從而加深我們對李清照這一女詞人的了解。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藝術風韻的個性化是「易安體」的第三個突出特徵
    藝術風韻的個性化是「易安體」的第三個突出特徵。清代文壇盟主王士禎曾云:「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把李清照推為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說易安「抗軼周(邦彥)、柳(永)」,沈曾植說她「氣調極類少遊」,都指出了李清照詞風格婉約的特點。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但如果你認為,李清照是個時刻愁容滿面,滿心男女之情的狹隘女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易安難擬,此花不與群花比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其父李格非為東坡門下士,母親為狀元王拱辰孫女。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表達了什麼情感
    她在創作時善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形象,描繪細膩心情,語言風格明快自然、樸素清新,流暢自然,充分體現了她在《詞論》中提出的詞是「協音律」的、「別是一家」的創新主張。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的一位著名的詞人。與蘇軾的豪放、柳永的通俗、周邦彥的格律精嚴不同,李清照的詞風雖婉約卻不流俗。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是宋朝罕見的才女,不但善寫詩文,而且精通金石和書畫的鑑賞。李清照曾與丈夫趙明誠著有《金石錄》,她自己也寫過許多流傳千古的名作。譬如《一剪梅》、《醉花陰》、《聲聲慢》等,這些作品也構成了她婉約和清新別致的詞風。
  • 李清照之《聲聲慢》
  • 李清照3首深情的經典古詩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作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詞簡短而情深,情感真摯而意境優美,語言清新自然,詞風極具個人特色,她從情感生活中提煉出的看似簡單卻含義深遠的詞句,形成了個性鮮明、獨一無二的「易安體」。李清照的詞文字極美,意境極佳,讀起來又朗朗上口,所以到了現代人眼中,把她的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李清照《一剪梅》析讀
    ,了解「易安體」基本特色;     3、掌握、理解詩詞意境及分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詞作中體現出來的作者情感。2、易安體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詞。以尋常語度入音律是易安體最突出的特點,所作詞無一字不協律,而且能「化俗為雅」。如《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以淺俗的文字組成極清新鮮麗的詞句,以尋常語創造了不尋常的意境。「易安體」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善用淺俗語,明白如話而清新工巧。
  • 堪稱李清照的「骨灰級」迷弟,你知道是誰嗎?
    到了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後期,李清照的詞學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在詞壇開始與男子爭雄,而不僅僅是獨步閨閣。清朝時,大量文人成為李清照的擁躉,宗其為「詞家一宗」。比起宋元時期不乏毀謗性的評價,明代詞論家不僅對李清照的詞作整理和評點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與關注,評價也基本是溢美之詞。詞論家楊慎在《詞品》中評價:「李易安詞『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乃全用《世說》語。
  • 李清照最精巧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如同天外飛仙,深深打動人心
    比如說李清照,就是「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寫就過很多家喻戶曉的名篇。眾所周知,李清照的詞風,是以靖康之變而大變的。在此之前,生活富足、家庭美滿的她,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詞風也相對從容淡定。在此之後,李清照的詞卻大變,更多地流露出憂國憂民和感嘆世事無常的傷感。都說李清照的詞,後半生的才更有價值,大概也因為賦予了太過沉重的政治意味。
  • 十首李清照的最美的詩詞,清麗典雅,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性文學家,她寫的詞詞風典雅,語言清麗,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現特輯其詩詞十首,一窺才女風採。01 《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全詞以白描手法,寫細膩的感情變化,是李清照後期詞風的代表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生於歷城西南之柳絮泉。父李格非,學者兼散文作家。李清照十八歲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趙明誠出任萊州、淄州等地太守,對金石學有深入研究。金兵入侵,李清照夫婦南奔,趙明誠在赴湖州太守任途中病故。此後李清照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晚年境況極為困苦悽涼。
  •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詞當為李清照年輕時所作。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結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點絳唇·蹴罷鞦韆》等詞當作於是年前後。 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
  • 得一字而盡見風流——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與特點的比較
    老實說,我弄不清楚「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與「文學語言的特點」有什麼差別,因為弄不清楚,就想得多一些,這一想,竟想出些眉目來,我以為。是故冒著怡笑方家的危險,要在這裡做些比較了。「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是在文學本質的審美本質中提出來的概念,包含文學語言的「內指性」、「音樂性」、「陌生化」、「本色化」。其中「陌生化」指的是「文學語言要具有新穎、獨特、反常的特徵,習慣成自然的語言往往缺乏原創性和新鮮感,所以文學語言要力求創新,帶來陌生化的效果,給讀者帶來新奇的感覺。」
  • 《中國易安詩詞文藝》總第209期:張光國長詩《春》
    現場活動:邀請複評通過者參加擬於2021年4月10日至12日在山東青州舉辦的第五屆李清照詩詞藝術節●第五屆中國風雅頌詩歌頌讀節暨第三屆中國蒹葭愛情詩歌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州市裡某酒店舉辦頒獎禮,召開研討會,並組織到青州博物館(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趙秉忠狀元卷)、範公亭公園、李清照故居(歸來堂,李清照紀念祠)、順河樓、青州古城等處採風。
  • 辛棄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詞,越往後畫風越不對勁,李清照沒你皮
    曾經花了不少口舌和學生們解釋,辛棄疾和李清照真的不是親戚關係,也並非情侶關係。我的解釋大抵如下:兩人雖都是濟南人,但李清照卻比辛棄疾年長了56歲,而且按生活軌跡來看,二人根本沒有見過面。但學生們的理由倒也簡單:一個是易安居士,一個是幼安居士;一個是詞中皇后,一個是詞中之龍;再加上數首詞中,辛棄疾都曾模仿和引用過李清照的經典。最後我不得不拿出史料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卻仍有學生表示:原來這是一場暗戀!對此,我當真是反駁不了。辛棄疾確實曾在不少場合,不少詩詞中表達過對李清照的欣賞,這一點在本期的這首詞中就可見一斑。
  • 李清照哪首詞最淘氣?詞風調皮任性又撒嬌,不料卻成為千古名篇
    古代詩人詞人中,女性作者有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婉、魚玄機等等,其中有一位,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被譽為詩詞皇后,她便是——李清照。李清照為北宋時期的詞人,稱易安居士,根據史料記載,李清照享年七十幾歲,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歷經了國破家亡(在李清照四十歲那年,北宋滅亡,其丈夫趙明誠也英年早逝,先李清照而去。)
  •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這種口氣和語言,我們今天在很多場合,都是可以脫口而出,並且藉助易安居士的詞,提升自己對時移世易感嘆的逼格。 很明顯李清照這首是屬於雙調五十二字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