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江西12歲男童被父母吊打慘死,細節觸目驚心」的報導引起公眾關注。據悉張某輝、張某美這對夫妻把自己的年僅12歲的兒子(孩子10歲前隨爺爺一同生活)近兩年經常採取暴力方式,拳打腳踢,針扎十指!更令人髮指的是,男孩竟然在7月24日被發現慘死家中,身體上傷痕累累。
這個年僅12歲的孩子被家暴虐待致死,暴露出家庭教育的3大誤區。
誤區一:以為百依百順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個性。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順勢引導孩子向善向美發展。12歲的年齡,正值青春前期,可能任性,可能倔強,可能叛逆,違逆家長的心意的事情時有發生,這並不奇怪。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育者的愛心與耐心,特別是對少不更事的孩子,更應該有耐心去觀察他、引導他。遺憾的是,張某輝、張某美一不工作就玩牌,把精力放在了玩牌上,根本沒有心思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沒有耐心好好教育孩子。孩子為什麼離家出走?孩子為什麼逆反心理嚴重?作為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而不是變本加厲對待孩子。
誤區二:認為棍棒教育最有效。其實,教育孩子除了良好的期望,更有賴於家長在正確的理念指導下採用科學的方法。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的關愛,特別是來自父母的愛,這就要求為人父為人母者要有一顆慈愛之心,一味打罵只會釀成悲劇。也許張某輝夫婦認為「黃荊棍出好人」,不打不成人。但是,其出手之狠,下手之重,如待寇讎,哪裡還有一點親情可言?張某輝、張某美嗜賭,八年前以八千元賣掉小兒子,置父母應盡之責於不顧,拋棄至親骨肉,於心何忍?大兒子慘遭虐待,累累傷痕,其心何毒!這個孩子遇到這樣的父母,何其不幸!但凡有一點教育常識,斷不會採取「混合雙打」的模式。這對夫妻採取如此變態的方式對待孩子,恐怕與二人打牌(其實就是賭博)輸錢把氣撒到孩子身上不無關係。
誤區三:以為自己的孩子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其實,孩子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可以隨意處置,也不是父母的附庸可以任意支配,更不是家庭的累贅可以率性拋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下來的,一旦不如意,就可以任我打任我罵,尤其可悲又可怕的是在打罵的同時還自以為是。張某輝、張某美恐怕就是在仇之切恨之深之際喪失了理智,終致孩子於死地。真不知道這仇從何起恨從何來!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其採用的極端方式,當真是「無知者無畏」嗎?也許正是在「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財產」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孩子的爺爺、鄰居雖然多次發現孩子被虐待,卻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施以援手,可謂是眼睜睜的看著事態一步步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江西男孩的悲慘遭遇並不是個案,為何此類現象不時發生?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