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太陽升起時你正好在場,這才是最重要的

2020-09-05 荊棘楚楚

《瓦爾登湖》美國梭羅


最早知道這本書,是在2017年高考結束看到消息說清華大學校長給每個新生寄了《瓦爾登湖》,所以自己也去讀了這本書,當時看的時候感覺枯燥,是很平靜,那能不平靜嗎?每天寫自己在湖邊的小房子裡做的事情。講他怎麼蓋房子,講他的農場裡面有豌豆,甜玉米,土豆;講他怎麼做麵包;講他的訪客,講瓦爾登湖的四季和早晚……

如今在回看,發現他的寫作手法有點像《尤利西斯》的心流,但是沒有前者那麼明顯,前者更加無聊。最重要的是明白了當初清華校長把這本書寄給他的新生的原因了。

梭羅就像是陶淵明,這兩個人幾乎都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其實人要想活下來,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滿足一切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不需要你出賣自己的靈魂。梭羅在瓦爾登湖住了兩年左右,他在那裡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去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食物,衣服,住所。其餘的閒暇時間他就是一個哲學家,去思考人生,去體味大自然,尋找生活的藝術。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梭羅的講述是他自己的觀點和生活方式,是他自己所喜歡和提倡的,並不是適合每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做一個哲學家。但是像他這樣的文人是需要的,能夠給我們啟發和更多的選擇。商業文明的出現是有道理的,刺激消費也有它的意義,只是所站角度不同,觀點就不同。

「太陽升起時你正好在場,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一句類比,自然給與人類精神力量,每次的花開每次的鳥叫,這些發生時你正好在,這是幸運和情趣,但是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這般的閒情雅致。我非常慶幸自己的家在小鄉村,每天清晨我是伴著鳥叫聲醒來的,院子裡也有很多月季花,我能見識他們的成長,非常的幸運。


所以我很能夠體會到書中梭羅所講述的農場生活,以及湖邊的草和動物,自然的確是直通我們的心靈的,可以補充我們的生命能量。梭羅所告訴我們的生活的藝術,我自己理解是:追尋自己的心,不要輕易屈從於世俗,想要活下來沒有那麼難,但是如果你心裡所追尋的東西需要你屈從世俗,那就不要後悔,接受然後尋找生活的樂趣,讓自己開心。

人可以僅僅是活著,也可以不僅僅是活著。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對錯,追尋自己的心就足夠。


相關焦點

  • 20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家 01-01 斯金納與他的《瓦爾登湖第二》
    在2002年普通心理學評述雜誌的評選中,斯金納位列最著名心理學家之首,蓋過了可能在人們談資中更多提到的弗洛伊德。但斯金納本科的時候就讀的是文學專業,而且在科學學科上的成績一直不那麼好,甚至在投身文學創作後陷入了一些心理疾病的困擾。直到華生、巴普洛夫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廣為流傳的影響,才毅然選擇投身到心理學的研究之中。
  • 鬼才姜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為何是《太陽照常升起》
    人的本能,人的欲望,本就是亙古不變的,縱使政治上的保守,封閉,也擋不住熱情與激情,也關不閉浪漫這扇人心中最美好的門,昨晚即使狂風暴雨,可今早太陽照常升起。 有這麼一類電影,就是你只看一遍自然會一頭霧水,但它會有魔力吸引你去二刷三刷直至N刷,在反覆多次觀看以後依然能回味無窮。《太陽照常升起》在我看來就是如此,「不明覺厲」是我最直接的觀感。
  • -太陽如常升起》舉辦見面會
    活動當天,在場媒體嘉賓與通過咪咕音樂平臺觀看直播的粉絲們無不大呼:「我們每個人的心裡真的都有一首梁靜茹。」註解梁靜茹「情歌本格派」 新專輯《我好嗎?-太陽如常升起》豪華陣容共同打造新過去二十年,梁靜茹與「情歌」二字劃上等號,她是名副其實的「情歌天后」。
  • 《瓦爾登湖》:上天給你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你一份更好的選擇
    難道我這是在做夢?話說,那梭羅隔好幾個月,才會出門買一次東西。為了掙錢,他還種了一小塊豆田,上午鋤地、遊泳;下午則主要用來閱讀和思考;黃昏時,泛舟湖面,吹起笛子,看鱸魚在身邊嬉戲。一天,胡歌忽然頭痛欲裂,暈倒在梭羅的小木屋門口。清晨,梭羅含笑注視著胡歌:「安靜的美男子,早上好。」
  • 梭羅的《瓦爾登湖》,用這10句經典段落,感受美好與浪漫
    書的語言風格自然而流暢,如果找一句話形容的話,那是與泥土接壤的語言,那是擁抱細雨的語言,那是大自然最真實最生動的語言,是人在城市中聽不太到的語言,總之很感動、很鮮活。我們會發現,一百多年前,梭羅在這本書中便提倡人們回歸自然中去,這是他的中心主旨。
  • 欣賞《瓦爾登湖》
    在這樣的地方,作者認識到,「生也好,死也好,我們僅僅追求現實」,現實才是生活所應該追求的全部。在《閱讀》中,作者討論了他對讀書生活的看法,他認為「讀得好書,就是說,在實實的精神中讀真實的書,是一種崇高的訓練」。生活使人加深對現實的看法,但一本優秀的書籍能使人得到進步。
  • 清華人手一冊的《瓦爾登湖》/58句話讀懂瓦爾登湖的美和人生哲理
    希望你們在閱讀中能夠體會到作者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感受到寧靜的巨大力量,尋找到自己心中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梭羅眼中的美01、天空和湖水都極為沉靜,空中的烏雲,使下午才過半就如同傍晚般靜謐,畫眉的歌聲四處響著,此岸與彼岸都聽得見。
  • 《瓦爾登湖》讀書筆記
    「超驗主義」的特徵是崇尚直覺和感受,這一思潮更重要的意義是體現在它熱愛自然,尊崇個性,號召行動和創造,反對權威和教條等具有人生哲學蘊涵的方面。作為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梭羅對超驗主義更是身體力行,《瓦爾登湖》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梭羅膜拜大自然,大自然是他靈魂的所在。讀《瓦爾登湖》,我們甚至可以聽得見蛙聲和鳥啼,看得見湖水的波紋和林中的霧靄,處處蘊含著返璞歸真的美麗。
  • 齊達內: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太陽每天都會升起
    這不是態度的問題,我是教練,我試著解釋。很多事會發生,這是足球,有時候沒必要去理解,唯一要知道的是,如果我們同心協力做事,把事情做好,保持專注,我們是很難被擊敗的。穩定性在足球當中是最困難的,也是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的事。時間不多,但歸根結底,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是否覺得隊裡需要有改變?
  • 太陽照常升起:SUN與波場的秘密
    在昨天下跌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百幣下挫之時有一個幣居然還拉升了一下,我笑了,這幾乎在我的邏輯之內,因為整個TronDeFi,也就是波場生態的秘密就在這個太陽(SUN)裡。圖片來自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Sun Also Rises),導演的名字改為了孫宇晨的英文名Justin Sun。因為他也在導演這樣一齣好戲。
  • 班馬:太陽果然升起的一道軌跡
    這是你從臺灣買回來的本子,你十分喜歡它,所以鄭重地送給太陽,讓她寫滿這本本子。你為了逼這小孩寫旅行筆記,本子是你的胡蘿蔔,然後一句話是大棒,你說,要是她不寫完,你就在她房間門口自殺。有意思的是,當我們最後在舊金山,太陽的家裡寫完最後一章節的時候,我們一起去看了馬格麗特大展。十五年之後。我們有十五年沒見面了嗎?我找到你的電話,但打不通,以後才知道,原來你在柬埔寨。
  • 中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小鎮:下午3點就天黑,曾經只住了一戶人家!
    中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小鎮:下午3點就天黑,曾經只住了一戶人家!要說到國內最不缺的,便是美景,人們常說中國處處皆風景,既有氣勢磅礴的奇山峻岭,也有讓人留戀不已的名勝古蹟,還包括一些人跡罕至但又獨具特色的村落小鎮。
  • 你就是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陽:直擊人心的優美語句!
    一.有人說年輕人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他們朝氣蓬勃,正處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時期。但實際上,朝氣是不分年齡的。只要有目標,有想做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充滿朝氣和動力。那個時候,你就是早上升起的太陽。二.當你覺得某件事是有意義的、是值得做的,那麼久立刻去做。無關年齡,無關時機,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時期,下定決心的這一刻就是一切的開始。只要你想要去做,你可以改變自己,闖蕩世界,見識到完全不一樣的光景。一切只取決於你自己。三.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啊,你可曾抬頭仰望過天空?
  • 《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技法最為圓熟的片,沒有之一
    或許導演覺得不重要。但這對於周韻來說是重要的,支撐她的愛情死了,連男人都死了。她只有回鄉,去自己男人所在的家鄉去定居下來。在途中,火車上,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房祖名。她肚子絞痛的時候,也就是房祖名要出世的時候,火車正好經過姜文與孔維的婚禮,那裡,有快樂而激情的姜文、黃秋生、孔維。孩子生了下來,孔維卻瘋了。她對著太陽喊叫,「他一笑,太陽就出來了」,但是,太陽是出來了,可悲劇卻開始了。
  • 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這種奇觀沒人能解釋!你知道原因嗎?
    導語:這裡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詭異景象沒人能解釋,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而在杭州發生過的奇景,你聽說過多少呢?杭州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就是神奇的「日月並升」景觀,據說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早晨日出之時,這裡就會出現日月並升的奇景。日月並升發生在杭州東北南北湖風景區的鷹窠(kē)頂上,奇景出現的時候,初升的太陽和下落的明月就會交疊在一起,共同上升直至月亮消失,一切如常。
  • 這屆考生「太難了」,相信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往常,高考總是最靜悄悄的中國時間——汽車不再鳴笛,工廠停下轟鳴,說話改成耳語,呼吸似乎要屏住……高考,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畢竟,承載無數家庭希望的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拼這一兩天」。在如此緊張和重要的人生時刻,安徽歙縣、湖北黃梅、雲南東川這幾個地方的孩子經歷此番折騰,怎不叫人好生心疼?
  • 十首冬日溫暖詩詞,讀完心裡像升起了太陽
    下面十首冬日詩詞,讀完像心裡升起了太陽。這是多麼豔麗可愛的一幅畫面。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冬天時,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一片肅殺之氣,在蘇軾筆下,卻是一片「橙黃橘綠」,這樣的斑斕的景色,想一想,都感受到冬天燦爛的氣息,仿佛心中升起了太陽。
  • 太陽升起之前,戰勝清晨的恐懼
    農忙時的清晨,父親會連哄帶騙地拖著我早起,去幫他到地裡幹農活。山上,蟋蟀叫喜鵲啼,感覺幹了好久了天都還沒放亮。等天亮時,又累又餓,我一次次地站到地頭往下看,望眼欲穿,盼著送飯的母親趕緊出現。但大部分時候的情況是,母親送來飯時,太陽都老高了,肚子都餓扁了。小學時走讀,天不亮就要起床趕路,尤其是冬天,外面一片漆黑,我和同學搭伴一起走。
  • 梭羅《瓦爾登湖》:一部生活與生命的哲學指南
    正如何懷宏先生在《瓦爾登湖》序言中寫下的思考:我們有時大概真得這樣——就像戰時英國為節約能源而在火車站設置的宣傳牌:「你有必要做這一次旅行嗎?」——我們要這樣詢問一下我們自己:「你有必要做這樣一件事嗎?」以節省我們的生命和精力。說起梭羅,我總是不禁想起陶淵明。他們何等相似——梭羅的瓦爾登湖和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一樣,都是他們的「心靈故鄉」。
  • 原創散文:看著太陽升起,就覺得什麼都可以變好
    我是那個會在太陽升起時,清空內心的人,等到第一抹陽光照入,心底就是亮堂堂的。就那麼看著,世界明亮了起來,樹木清晰可見,樓房變得有了色彩,大地露出了黃色的脊梁,泛綠的草地也睜開了睡意朦朧的雙眼,小草開始調皮地玩耍。隨著太陽的緩慢升起,所有的事物都明朗了。二月底的清晨,空氣中還有些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