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影響,7月8日,安徽黃山歙縣考區的考生無法抵達考場,原定7月7日的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至9日舉行。昨夜,當地連夜搭建浮橋、調運接駁車等,保障考生順利進入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考場。
7月8日,湖北黃梅縣華寧高中近500名住校高考生,因突降暴雨引發的內澇被困,當地調集大型鏟車等設備轉送考生。
7月8日,雲南昆明東川發生4.2級地震,約有100名考生跑出考場,考試在7分鐘後正常進行。
前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高考延遲舉行,現有水患、地震幹擾人生大考的緊張。站在高考這個特殊節點,今年的考生「太難了」!
往常,高考總是最靜悄悄的中國時間——汽車不再鳴笛,工廠停下轟鳴,說話改成耳語,呼吸似乎要屏住……高考,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畢竟,承載無數家庭希望的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拼這一兩天」。在如此緊張和重要的人生時刻,安徽歙縣、湖北黃梅、雲南東川這幾個地方的孩子經歷此番折騰,怎不叫人好生心疼?
全國的網友在密切關注著這些考生的情況——「歙縣高考考生被困」「歙縣高考延期」「黃梅500考生被洪水圍困」「昆明地震百名考生抱頭跑出考場」相關話題,網絡熱度不斷上升。留言區,一水兒地給被困考生安慰、鼓勵和加油。
不少網友擔憂,「備用卷和真題會有重合吧?會不會對其他考生不公平?」「備用卷難度大了,對這些考生不公平;簡單了,又對全省考生不公平」「情緒肯定經歷了很大的波折影響考試,錄取能不能傾斜一下?」……
無疑,人們對高考公平性的精密程度寄予了很高期望。放大鏡下,容不得絲毫偏離。
在我國高考歷史上,大家所熟知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導致的四川、甘肅部分地區考生高考延期。而和此次安徽歙縣相仿,2006年福建建甌4000多名考生因遭遇暴雨洪災而延後6天舉行高考。
科普一下,考慮到高考可能會出現各種極端情況,每年高考命題都會出備用卷,也稱B卷。A卷與B卷難度完全一樣。當遇到考試延期、考場事故或洩題事件需要重考時,啟用備用卷就成了應急預案選擇。2006年,福建建甌延期高考用的就是B卷。就在安徽蕪湖,2015年由於考點設備出現問題,1200名考生用B卷完成了英語聽力考試。
除了試卷之外,備用方案也一直有著周密設計。安徽歙縣的「備用」監考老師時刻待命,蹚水進入考場保障考試順利進行;有關部門連夜搭建浮橋、設置轉運點接駁車;負責救援的消防隊員幾個小時站在水裡,推著皮划艇轉送學生進入考場;湖北黃梅的500名考生坐在緊急調運來的鏟車鬥裡,安然無恙進入考場;安徽歙縣還給延期高考的考生準備了心理課……
在多種備選方案的設計下,無論是急風驟雨,還是地動山搖,都能保障考生在一個安全、安靜的狀態下參加高考。
2020年7月的高考,可能是一個註定讓人難忘的高考。考生們要作答的不僅僅是一張張試卷,更有這個時代的主題詞——變。
這是一個快速迭代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幻莫測,科技發展充滿可能,多樣的利益、多元的觀念……在經歷過高考這場成人禮之後,考生們還要做好面對書本之外的世界的準備,「世易則時移,時移則備變」。
正如今年高考江蘇卷的作文題目,有國家的制度、身邊的師長、家中的親人和你「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是一場「同氣連枝,共盼春來」的考試。穩住神兒,一定相信,有人會開著鏟鬥車、推著皮划艇,甚至用他們的肩膀,幫你一起穿越風雨。
在《三體》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監聽員問羅輯的女兒為何不害怕太陽下山時,羅輯的回答是:「她知道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來的。」
【來源:工人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