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感悟:再看《太陽照常升起》

2020-12-12 二孩兒影評

我記得只有一部電影在幾天之內讓我看過四次,那就是王家衛的《墮落天使》,那頹廢、迷亂的影像把我的觀影經驗轟得粉碎,那時我在一所城市郊區的學校裡渾渾噩噩地教著書,經常要去看那些「包場」的影片,而《墮落天使》是我第一次有了VCD機後,在近乎瘋狂的觀影經歷中,印象最深的片子。  後來有了《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曾經在《金華晚報》上發表過一篇影評,媒體上的文章有更多的虛張聲勢,但我覺得這虛張聲勢和這電影很對勁,姜文是第一個複製我的童年記憶和殘酷青春的人。自那片子以後我再沒有找對過感覺——姜文的七十年代記憶有不可替代性。  今天的姜文把《太陽照常升起》做成了一部具有強烈的挑釁性的影片。我看到影院裡兩種極端的反應:有人一邊看一邊罵罵咧咧,發誓以後再也不看姜文的鳥片;有人在終場張嘴楞楞地坐著,一直到所有的字幕在銀幕上消失。  第二遍觀影我冷靜了許多。我開始琢磨細節。  我覺得電影更像葬禮。輝煌的影調埋葬了四段故事中的終極情感,這裡的情感都是變異而極端的。沒有任何一段感情得到善終,瘋媽奇怪地消失,黃秋生上吊,房祖名被姜文轟掉了腦袋,姜文呢,失去了有天鵝絨般肚子的老婆。

但是,把電影視為欲望衝突,它並不比《墮落天使》更深刻和更優雅。姜文是粗野的甚至刻毒的。  第一段故事中的瘋媽的名字其實就可以叫「1958」,她被這個年頭引誘,懷上了一個電影中始終缺席的名叫「阿遼沙」的孩子。蘇聯背景的「阿遼沙」和瘋媽的感情,戲仿了中蘇從蜜月到分道揚鑣的歷程。始亂終棄,是這段歷史的有趣寫照。  第二段故事是典型的「十日談」,《十日談》是性狂歡裡得到人性的解放,而黃秋生卻把自己吊在了一根帶子上。在這段故事裡,出現了一個詞彙:陌生。這個詞大致可以替換成薩特的「噁心」——一個存在主義詞彙。人在這個世界上,無往而不陌生。集權政治是扭曲人性和導致異化的終極源泉。  第三個故事的主題是偷情。電影裡終於出現了鄉村與城市、小村落和大世界的二元對立。一個來自外部世界的女人色誘了房祖名,請注意,房祖名與孔維在電影裡纏綿時說:叫我阿遼沙吧。歷史以言語的方式還魂。我堅持我的判斷,這是兩個時代在這裡偷情,1958和1976相互傾慕,如漆似膠,阿遼沙這個名字曾經色誘了一個女人,現在,阿遼沙又被另一個女人所挑逗和色誘,這裡的玄機,深不可測。我只知道,1958和1976,一件事的開始和終結,其實本無任何不同,這對於一個喜歡把一些年頭當作圖騰的民族來說,可謂當頭棒喝。

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選擇和命運的問題。兩個女人由於不同的選擇開始了不同的命運。一個遭遇了寒流,她的男人死去,或者毋寧說是她的選擇死去。但是電影給了我們一個遺腹子。誰都應該看得明白,這個遺腹子寓指那個舊的時代的遺產。而另一個女人則開始了她的婚姻,一個「來自海外」的女人和一個國家的婚姻,他們卻始終「無子」。而悲劇在於,兩個女人原本在兩條平行線上走,她們料不到命運會讓她們以某種方式相遇。來自海外的女人,在那座象徵舊時代的石頭屋子裡和遺腹子偷情。這時候的姜文,用性消解了所有關於這個時代的用最動聽的語言傳達的美麗傳說:女人和遺腹子,完成了兩代人的跨代媾和,我們引以為傲的代表結束的某個特定時間,比如1976,其實也許和過去並沒有什麼不同。  姜文卻把這一切包裝出一種感天動地的情緒效果,也有人看了「極其色情」的段落而咒罵不已,姜文顯然沒有權力讓我們僅僅看看他做的一個夢。我只看到了雙重書寫。在一個不允許流亡的國度裡,他用影像向遠方流亡,很少有人去關注他的電影裡傳達的某種叛逆色彩,而特別是這種叛逆又是以瘋狂的形式出現的時候,人們把他當成了時尚,姜文不是時尚符號。他的電影,烈焰灼人!

相關焦點

  • 鬼才姜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為何是《太陽照常升起》
    但是在我看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姜文雖然才華橫溢,但是略顯稚嫩,反而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更能展現姜文的實力。人的本能,人的欲望,本就是亙古不變的,縱使政治上的保守,封閉,也擋不住熱情與激情,也關不閉浪漫這扇人心中最美好的門,昨晚即使狂風暴雨,可今早太陽照常升起。 有這麼一類電影,就是你只看一遍自然會一頭霧水,但它會有魔力吸引你去二刷三刷直至N刷,在反覆多次觀看以後依然能回味無窮。《太陽照常升起》在我看來就是如此,「不明覺厲」是我最直接的觀感。
  • 太陽照常升起:SUN與波場的秘密
    在昨天下跌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百幣下挫之時有一個幣居然還拉升了一下,我笑了,這幾乎在我的邏輯之內,因為整個TronDeFi,也就是波場生態的秘密就在這個太陽(SUN)裡。圖片來自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Sun Also Rises),導演的名字改為了孫宇晨的英文名Justin Sun。因為他也在導演這樣一齣好戲。
  • 太陽照常升起!陳奕迅線上演唱會陪伴日出與日落
    日出日落便是一天,太陽總會照常升起。7月11日,陳奕迅在香港舉辦《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慈善音樂會,日出、日落兩個時段的演出以線上形式播出。
  • 「即使昨天下雨,太陽照常升起」,一女企業家事件詩意挑國人之痛
    請給我機會賠罪……」陽嬌沒有回覆對方,後來給陽嬌發了王菲的歌曲《微風細雨》,以及久石讓的音樂《太陽照常升起》,他還給陽嬌發了一首四行詩,詩的後面還留了一句英文:Even if it rained yesterday,the sun also rises. (意思是:即使昨天下雨,太陽照常升起)。
  • 為姜文寫出了《太陽照常升起》,退休的「過爺」閒散在人間
    1993年,在北京人藝門口,觀眾排出一裡長,一直堵到報房胡同裡,就是為了看一場過士行寫的話劇《鳥人》。上世紀90年代,他作為編劇的閒人三部曲——《魚人》《鳥人》《棋人》大火,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派戲劇史上「過爺」的地位。那時候,他已是知天命之年。姜文看了他的戲,邀請他給自己復出後的首部電影當編劇,於是,有了姜文認為「來勁兒」的《太陽照常升起》。
  • 姜文:太陽照常升起,而今我輩狂歌,風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崔健不願繼承老子的小號,蒙起一塊紅布,看不見眼也看不見天。那些特殊大院周圍,高樓拔地而起,胡同裡開進了小汽車,腰間掛著BP機遠比系武裝皮帶上檔次。姜文不適應,去美國演《北京人在紐約》後,便回到西壩河隱居,把自己關在一個不到6平米小房間,從窗口默看日升月落。
  • 《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技法最為圓熟的片,沒有之一
    這是一個迴環式的故事,姜文在技法使用上非常成熟,不過電影上映後差評如潮,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他也就再沒有使用過,非常遺憾。來捋一下這個故事。太陽從政治的黑暗之谷中升起來了。陳衝,本來只是一個配角,她的戲份本來可以由一個不知名的女人來演,正像在醫院裡向黃秋生表白的那個女人一樣,但因為她是大牌演員,把她的戲份加重了許多,而陳衝的表演也沒得說,把中年女人的欲望與激情演繹的淋漓盡致,也可以說是整個片子中最出彩的一個演員。但她還是多少有些奪戲的,太搶鏡了也並不好。
  • 陳衝壓陣《太陽照常升起》 三段愛豐富一生(圖)
    但看過《太陽照常升起》裡的陳衝,我恍然大悟什麼叫真風情什麼叫真風騷,理解了為什麼有人說,四十歲以後女人的容貌是由心境控制的。18歲拿到內地女演員的最高榮譽「百花獎」影后,20歲戀愛失敗留學美國,窮過苦過自卑過,當過領位小姐,在爛電影、破電視劇裡求生存。但有一天,她走進《末代皇帝》裡當女主角,甚至做導演,拿了大獎。而今年,更是風光無限。
  • 恩師回憶之李昂:追夢累了,睡一覺,醒來後太陽照常升起
    依稀記得,李昂先生是衡陽地區第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的作者,那時還身居要職,是市教委副主任,市語文組組長,《衡陽校園文學》雜誌的主編。那時,我在湘南某偏僻農村的一所普通高中讀書,業餘寫點詩歌散文,也在當地報刊雜誌上偶爾發表出來,算是個眼高手低的文學少年,寫文章時經常想著來點兒新意,以讓讀者另眼相看。
  • 清華大學孫茂松談MOOC:太陽照常升起,境界已然不同
    要在技術上保證在線學習MOOC的學生真正有上課的感覺,讓他們感覺不是在看視頻,而是仿佛置身於生動的課堂之中。增強線上學生這種「上課」的感受,應是MOOC的技術設計要點。  在高等教育的天空中,太陽會照常升起,雖然它升起的時候,境界可能已經全然不同,因為在MOOC的框架下,許多新手段會促使大學的傳統教育方式發生某些質的變化(如「翻轉課堂」),但整個格局應該不會根本改變。對待MOOC,我們一方面要抓住機遇,積極開拓,另一方面也不要盲目樂觀,一哄而上。  (本文根據孫茂松在「2013高等教育信息化創新論壇」中的發言整理而成。)
  • 這屆考生「太難了」,相信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在《三體》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監聽員問羅輯的女兒為何不害怕太陽下山時,羅輯的回答是:「她知道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來的。」【來源:工人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在太陽照常升起和他的回憶錄出版之前,「羅永浩」作為一個符號戛然...
    明年的T2,羅永浩準備先用資金囤貨10萬臺後再開那個能「吹牛逼」的發布會。畢竟錘子賣的是設計和用戶體驗,不會因為趕著「某某晶片首發」而將產品提前發布。 看得出來,羅永浩希望消費者能親身體驗一下T1再做評價和決策。目前錘子科技已經和順電展開合作,他希望你能在一個適合的場景下體驗它。之前大飛曾報導錘子明年將開設線下零售店。在演講前,大飛和現就職於錘子科技、前Apple Store的同事又聊到了這件事。明年,我們可能最先在某家與Smartisan品牌契合的商區見到他們的零售店。
  • 瀋陽電影評審團評太陽:看姜文做夢 需要勇氣
    《太陽照常升起》是第一個分段講故事的電影。其中四個故事有著絲縷的牽連,彼此相關,在時間上也是交錯進行的,相同的人物貫穿在這四段故事。時間的錯亂使得大家精神和思維也有點小小的錯亂。  惴惴不安的欣賞浪漫:刺激  模糊了時代,模糊了大背景,這是與一般1958年——1976 年的電影不同的地方。
  • 太陽照常升起,沒有硝煙的塞爾維亞
    之前在旅行網站上看了一些攻略,發現很多人來到貝爾格勒之後,會去當地一家理髮館理個髮。那會兒正好我的頭髮也得理了,而且以色列理髮是真的貴到讓人生氣,於是我就想著,憋幾天,到了塞爾維亞再搞。這家叫做Barbers的理髮店,在當地也是很有名氣的地方。
  • 原創散文:看著太陽升起,就覺得什麼都可以變好
    看著太陽升起,就覺得什麼都可以變好文字/香襲書卷早春的清晨,格外清新明亮,早早地晨曦就在東方顯露。習慣了晨起寫字,也因此不會錯過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站在晨光中,鳥鳴聲填滿了耳際,遠處的布穀鳥已經在「布穀,布穀」地叫著,只是布穀鳥不似一些鳥兒勤奮,偶爾能聽見它的聲音。
  • 英語口語 「太陽從東邊升起」 不是from the east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在線英語聽力室「太陽從東邊升起全世界的人看太陽都是在東方升起(極點除外)。 因此正確的說法是: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太陽從東邊升起。 ?「在東方」究竟如何表達? A在B的東部  A在B的範圍內。
  • 剛過去的元旦清晨,映客直播了近7000次「太陽升起」
    嗯,被譽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在昨夜離去,從玩家的集體湧入,到某些平臺放任監管引發的質疑,到政府介入,再到正在進行中的行業洗牌,移動直播為人們的生活帶去一抹亮色;也同樣在2016年,基本達成的共識是:直播本身並不是一個「行業」,它需要與最合適的關係和場景完成嫁接。
  •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FansMall 11-17 22:44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in Booker),一個1996年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莫斯波因特的明星後衛。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觀影《太陽升起的時刻》
    近日,滄浪街道佳安社區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組織轄區的黨員觀看影片《太陽升起的時刻》。《太陽升起的時刻》整部電影以年輕人為主線,展示他們對人生的解讀,對信仰的渴望和追求,以國家利益為上,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 太陽升起之前,戰勝清晨的恐懼
    等天亮時,又累又餓,我一次次地站到地頭往下看,望眼欲穿,盼著送飯的母親趕緊出現。但大部分時候的情況是,母親送來飯時,太陽都老高了,肚子都餓扁了。小學時走讀,天不亮就要起床趕路,尤其是冬天,外面一片漆黑,我和同學搭伴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