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新型經營主體合力提升種植效益

2020-12-19 人民網

圖為滑縣煥永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為花生噴灑農藥。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曾指出,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當前,適度規模經營在中原大地開展得如何?各類經營主體的種植收益如何?

近日,記者驅車前往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被譽為「豫北糧倉」的滑縣實地了解,探尋了該縣加快土地流轉,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之路。

種糧大戶:地塊大了,耕種方便還節約成本

8月的滑縣,萬物豐茂,生機勃勃。一條緩緩流淌的金堤河把滑縣白馬坡、衛南坡等地的田地連接起來,組成了成方連片的高標準糧田示範方。「經過土地流轉,實現了規模經營,這讓種地變得更輕鬆。現在電卡一刷,就能澆水,無人機到田裡轉一圈,就把這一大塊地的農藥噴灑了,可方便了。」正在玉米地裡查看玉米長勢的白道口鎮西河京村種植大戶黃國興興奮地說。

提起規模經營,黃國興打開了話匣子:他家2011年開始流轉土地,以後每年都要增加10多畝地,現在耕種了100多畝地。過去,這裡東一塊、西一塊不規則的「綹綹田」,通過土地流轉將零星的土地連片平整,配套建設水利設施,如今成了整齊連片的規模田,形成了高標準糧田示範方。

「地塊大了,耕種方便還能節約成本,農業技術也能夠得到全面推廣,規模經營功不可沒!」黃國興對此感觸頗深,「近年來,通過土地流轉集合成了大塊土地,便於優質作物品種推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統防統治,實現了良種良方集成配套,小麥、玉米大幅增產增收。

黃國興告訴記者,成方連片的土地,讓「鐵牛」機械不斷發威。過去麥收,需要20多天,現在,有了「鐵牛」幫忙,大型小麥收割機到地裡轉一轉,100多畝麥子兩天就能全部收完。

「我將會根據自家的情況,適當流轉些土地,但不能流轉得太多,土地多了管理不過來,種地效益會降低。」問起今後的打算黃國興說,「我會繼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糧食單產,增加種糧收益。」

農民合作社:規模經營才能出效益

這幾天,滑縣煥永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煥永經常深入田間查看花生、玉米等農作物的長勢,安排人員給花生打藥、給玉米追肥,忙得不可開交:「你瞧,今年的花生和玉米長勢都不錯,多虧了規模化、精細化、科學化耕作。」

位於滑縣萬古鎮杜莊村的煥永農民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現流轉土地2000多畝。「現在村裡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留在家裡的多是老人和孩子。為了讓村民能夠在外安心工作,合作社就進行了土地流轉,把土地集中起來,這樣也便於大規模生產,精細化耕作,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問起規模經營的初衷,杜煥永如是說。

杜煥永告訴記者:「以前種地是『人家咋種咱咋種』,簡單地認為施好肥、勤澆水,糧食就能多打點。後來,通過在自家田裡建試驗田搞試驗,對不同的品種進行試種,對不同的化肥、農藥進行施用,找出適合自家田地的種子和農資品牌,真正懂得了『莊稼活用科學,糧食才能穩產高產』的道理。」

2000多畝地,靠杜煥永一人來種根本忙不過來。於是,杜煥永就把所流轉的土地分成5個小塊,從社員中選擇5個人對農田進行管理,及時掌握作物生產狀況,並統一僱用勞力澆地、施肥、噴藥、收割,這樣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問題,還帶動了村民賺錢。

「合作社批量購置農資不僅價格低,質量還有保證,既降低了種地成本,又抵禦了市場風險。就拿購買化肥來說,通過批量購置化肥,每袋化肥比市場價低10元,僅化肥這一項一年就節省5萬多元錢,這樣下來綜合效益就直接提升了。」杜煥永說。

家庭農場:發展循環農業,刨出「真金白銀」

走進滑縣留固鎮東留固村,雪白的羊群映入眼帘,碧綠的核桃林掛滿了果實,已經開始灌漿的玉米長勢正旺……這裡便是耿愛麗的陽虹家庭農場。

現年50歲的耿愛麗是東留固村村民,也是滑縣家庭農場第一人。她圓臉、大眼,透著精明能幹,說話乾脆利落。「以前我一直經營農藥、化肥、種子,直到2007年,看到一些地方的農民靠承包土地賺了錢就動了心,於是,便把那些外出打工不願種地的農戶的土地流轉過來,開始在土地裡『刨』金子。」當年,耿愛麗流轉了村裡50畝責任田。

農民種糧種得好,離不開農業科學技術,特別是近幾年來,施肥、噴藥、澆水等農業新技術和新型機械的推廣應用,更是讓耿愛麗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於是,耿愛麗就繼續流轉村裡的土地並逐年增加,如今已流轉土地近600畝。

耿愛麗在種地「刨」金的同時,也敏銳地「嗅」到了農業發展趨勢。2013年3月,耿愛麗註冊建立了家庭農場,她的幹勁更大了,她說:「從中央到地方,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這麼大,有政策扶持,有財政支持,我得抓住大好機遇,科學種田、規模經營,提高種田效益。」

如何在土地裡刨出「真金白銀」?耿愛麗在農場內建立了羊場和雞舍,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將小麥、玉米、花生秸稈粉碎餵羊,然後再將羊和雞的糞便作為肥料施進農田,這樣一來,做到了資源循環利用,既保護環境,又節約成本,種養收益明顯增加。

「下一步,我將不斷學習引進更新的種植模式和農作物品種,繼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耿愛麗對家庭農場的未來充滿信心。

以適度規模經營 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效益

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但對土地規模經營的順勢而為,把握「適度」是關鍵。近年來,滑縣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加大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過政策支持、技術服務、業務培訓等措施,加快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促進了多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展。

「我們通過『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使原來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單一管理模式,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採取『公司 農戶』『公司 合作社 農戶』等模式,實現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滑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慧濤介紹。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縣註冊家庭農場1252家,其中縣級示範家庭農場37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3家;合作社總數達3843家,其中省級示範社11家,國家級示範社7家,3家省級示範社正在申報國家級示範社。不少合作社負責人汲取現代農業經營理念,把目光投向「網際網路 農機作業」「全程機械化 綜合農事」,服務新模式紛紛湧現,「田保姆」越來越多。

「適度規模化經營將解決未來農村『誰來種地』的問題。作為農業大縣,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扶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農民,把資源整合起來,產業發展起來,做強現代農業,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鄭慧濤表示。

相關焦點

  • 兗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
    兗州訊 近年來,兗州區積極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1029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創新發展,迸發新活力,激活新動能。農場引進了新品種和綠色高效種植技術,調整了農場的種植結構,逐步由糧食種植向經濟作物轉型升級,哈密瓜種植由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十幾個優質品種;由一年種植一茬哈密瓜,創新到現在的一年種植兩茬哈密瓜、一茬蔬菜的種植技術,畝經濟效益倍增。農場還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摸索出了私人定製、休閒農業、打造本地品牌等經營理念。「通過這幾年的摸索,這個效益要比露地的高十倍。
  • 河南滑縣道口燒雞食品廠破產清算獲受理 已停止經營兩年
    安陽市中院經審查認為,漯河市重陽防偽印刷公司系道口燒雞食品廠的債權人,其債權已經生效法律文書確認,具備申請執行轉破產主體資格。河南省滑縣道口燒雞食品廠住所地及登記地均位於河南省滑縣,該公司成立時間較早,已停止經營多年,由於現階段未聯繫到其法定代表人及其他管理人員,經河南省高院批准,該案移交河南省滑縣人民法院審理。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
    農民合作社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依法按交易量(額)分配盈餘的農民合作社數量約是2012年的2.5倍,3.5萬家農民合作社創辦加工實體,近2萬家農民合作社發展農村電子商務,7300多家農民合作社進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全國以綜合託管係數計算的農業生產託管面積為3.64億畝,實現了集中連片種植和集約化經營,節約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營效益。帶動效果越發明顯。
  • 宜賓市敘州區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座談會
    ,四川天堂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宜賓市敘州區宏新肉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宜賓市敘州區稻香壇種養殖家庭農場等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上,敘州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李洪全首先介紹了敘州區農業整體發展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狀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分別介紹了生產經營運轉情況和發展需求,並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及短板問題相互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探討。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召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座談會很有必要,很及時,也很貼合實際,受益匪淺。
  • 報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規模有所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規模有所提升調查報告顯示,新型經營主體的土地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生產性金融需求旺盛。新型經營主體主要面臨供給型信貸約束,實際獲得的信貸有所上升,但仍面臨信貸規模與資金缺口不匹配、貸款期限與投資期限不匹配問題,新型經營主體融資困難主要可以從新型經營主體自身和政府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尋找原因。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支持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一、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2018年9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2019年3月8日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 廣東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體系
    在廣東,近年來全省將培育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出臺多項政策加大力度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目的就是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實現「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的目標。
  • 河南滑縣: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滑縣新區雙惠冷鮮肉經營店河南生豬肉/2020-09-11食用農產品第22期2020.10.09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合格127濟寧鴻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莊分公司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金莊鎮卞家莊滑縣新區雙惠冷鮮肉經營店河南
  • 尤溪探索培育多種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山綠 林活 農富
    「這批剛種的杉樹、桂花樹是今年的造林任務,通過股份林場合理安排種植採伐計劃,我們每年都有300畝左右的林木可以輪伐,實現了永續利用。」這得益於當地自發形成的委託經營模式。「前些年,有些毛竹林粗放經營,生產效益不斷下降,自從毛竹林生產服務隊成立後,這一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 白城市首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成立
    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和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的積極指導協調下,日前,白城市首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鎮賚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經民政部門審核登記註冊成立。鎮賚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間社會團體,主要宗旨是推動和指導新主體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推進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目前,該聯合會有會員33個,其中農民合作社9個、家庭農場20個、農業企業4個。
  •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遼寧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見習記者劉璐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50個,我省鐵嶺縣蔡牛永濤家庭農場和本溪縣鳳馳玉米種植家庭農場入選。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nbsp&nbsp&nbsp&nbsp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具體規劃,提出了五大支持政策和四大保障措施。如何落實好規劃,切實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
  • 寶山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唱主角」
    近日,在寶山農場有限公司一畝莊園大米加工廠,社長李軍拿著包裝好的稻花香大米說道,採用技術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一畝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僅用3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擁有20戶社員的產業基地,成為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領頭羊」。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問: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
  • 滑縣學歷提升怎麼報名?
    滑縣學歷提升怎麼報名?成人教育報名現在一般選擇網上進行報名,不用來回奔波,網上確定報名的學校和專業,提交報名資料電子版即可,會有專業教務老師和你聯繫。想現場報名的學員也可以直接來我們中心進行報名,由於現在各個院校都在限制招生名額,所以報名成人教育一定要趁早,避免學校招滿截止。
  • 隨縣香稻種植實現效益翻番
    神農稻香公司老闆何紹忠介紹,他們在隨縣柳林鎮建有香稻種植基地2100畝,和以前種植一般水稻相比,種植香稻的綜合效益實現翻番。今年,隨縣大力推廣香稻種植,推動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隨縣從去年試種的7個品種中選取4個向各鎮推廣;成立稻米產業協會,組織種植、加工、種子經銷人員加強聯合、抱團發展;合力宣傳推介「隨州香稻」品牌,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三管齊下」讓農戶們看到了產業紅利,紛紛種起了香稻。一年間,隨縣香稻種植面積擴展到近20萬畝,涉及香稻產業的合作社發展到93家。
  • 河南滑縣: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合格11河南三宏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慈周寨鄉大廣高速收費站東100米路北滑縣八裡營鄉家家福超市河南多味鳳爪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合格30河南久居香調味品有限公司新鄭市薛店鎮中原綠色食品工業園滑縣趙營鄉正陽百貨門市部河南穀氨酸鈉
  • 高唐縣趙寨子鎮:發展麻山藥特色種植,向群眾免費傳授種植技術
    上任後的他積極踐行村支部書記責任,帶領黨支部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發展壯大合作社,把基層黨組織和合作社建設形成合力,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為了帶領更多的農民致富,2010年8月,張憲貴註冊了「綠色佳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種植蔬菜的良好效益,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加入進來,張憲貴毫無保留地向大家傳授種植技術。
  • 新型經營主體2.5萬個!青島農業「新六產」發展水平山東第一
    截至到11月底,全市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5萬個,帶動農戶100餘萬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近3000家,農業生產綜合託管率超過70%;農業「新六產」發展水平居全省首位。青島市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 河南滑縣:近似消失了的特產
    如果問滑縣有什麼特產,滑縣人會異口同聲的說有道口燒雞、老廟牛肉、八裡營甜瓜、萬古羊肉滷等等。不錯,這幾樣確確實實是滑縣的地方特色品牌,知名度相當的高。其實,歷史上滑縣還有兩種中草藥特產,曾經風靡多年。一種是衛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