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

2020-12-18 湘湘帶你看社會

兗州訊 近年來,兗州區積極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1029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創新發展,迸發新活力,激活新動能。

位於兗州區新兗鎮大南鋪村的向陽花家庭農場,因地制宜,建設了佔地10畝、每個網格佔地1分的「一分地菜園」,開啟了全託管和半託管的土地出租模式,一畝劃成8份,一份800元,在滿足人們對高品質蔬菜需求的同時,也為城區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在這裡種植蔬菜,看著是怎麼種的,怎麼管理的,吃著這個菜比較放心,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吃著新鮮蔬菜,又享受著採摘的樂趣。」市民程振芬邊摘菜邊說,她在這裡認領了一分地。

向陽花家庭農場注重科技轉化,創新種植模式。農場引進了新品種和綠色高效種植技術,調整了農場的種植結構,逐步由糧食種植向經濟作物轉型升級,哈密瓜種植由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十幾個優質品種;由一年種植一茬哈密瓜,創新到現在的一年種植兩茬哈密瓜、一茬蔬菜的種植技術,畝經濟效益倍增。農場還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摸索出了私人定製、休閒農業、打造本地品牌等經營理念。「通過這幾年的摸索,這個效益要比露地的高十倍。像我們的大棚,平均效益達到了1萬元左右,露地蔬菜在1000元左右,2019年我們達到了30多萬元。今年哈密瓜也不愁銷路,通過賣哈密瓜,估計這幾年的效益能達到50萬元。」向陽花家庭農場負責人馬兆文滿懷信心地介紹。

兗州區來順農機專業合作社於2015年在大安鎮唐營村註冊成立,合作社成立後,便將周圍群眾的1000餘畝土地流轉到了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機械化耕作,並積極與有關企業搞好生產協作,開展農業訂單生產。來順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5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區別於傳統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大安鎮唐營村,來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們正操作著先進的農機設備在田間勞作,他們分工明確,效率比原來高出幾倍。來順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來順說:「成立合作社比傳統的種植節省人工,我們現在1000多畝地,用了大型的機械化運作,二十幾個人就可以完成,除此之外,對大戶服務1萬多畝,這樣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效率。今年又上了一個秸稈莖穗兼收打包機,把秸稈充分利用起來,能變廢為寶,當成商品賣到養殖場,這樣每畝地能提高200元的收入。合作社通過幾年的運作,產供銷一體,訂單化作業,咱的糧食不愁銷,都是訂單模式,我們今年的收入將突破500萬元。」

據了解,2019年合作社小麥玉米糧食生產收入237.47萬元,農機社會化服務收入317.25萬元,合作社純收入43.41萬元。

近年來,兗州區堅持規劃引領,示範帶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823家,建成家庭農場206家,土地流轉率達65%。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5家,「三品一標」認證達到42個,建成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3家、市級農產品示範園10處。創新土地託管、土地流轉、土地入股、企社共建、龍頭帶動等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已成為農業規模經營的生力軍。(蘇強 趙安寧)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寶山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唱主角」
    近日,在寶山農場有限公司一畝莊園大米加工廠,社長李軍拿著包裝好的稻花香大米說道,採用技術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一畝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僅用3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擁有20戶社員的產業基地,成為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領頭羊」。
  • 白城市首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成立
    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和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的積極指導協調下,日前,白城市首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鎮賚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經民政部門審核登記註冊成立。鎮賚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間社會團體,主要宗旨是推動和指導新主體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推進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目前,該聯合會有會員33個,其中農民合作社9個、家庭農場20個、農業企業4個。
  • 宜賓市敘州區召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座談會
    ,四川天堂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宜賓市敘州區宏新肉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宜賓市敘州區稻香壇種養殖家庭農場等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上,敘州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李洪全首先介紹了敘州區農業整體發展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狀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分別介紹了生產經營運轉情況和發展需求,並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及短板問題相互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探討。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召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座談會很有必要,很及時,也很貼合實際,受益匪淺。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依據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等有關文件,農業農村部編制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本規劃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包括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 報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規模有所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規模有所提升調查報告顯示,新型經營主體的土地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生產性金融需求旺盛。新型經營主體主要面臨供給型信貸約束,實際獲得的信貸有所上升,但仍面臨信貸規模與資金缺口不匹配、貸款期限與投資期限不匹配問題,新型經營主體融資困難主要可以從新型經營主體自身和政府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尋找原因。
  • 廣東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廣東,近年來全省將培育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出臺多項政策加大力度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目的就是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實現「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的目標。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支持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明確,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培育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關係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nbsp&nbsp&nbsp&nbsp開欄的話:為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指出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不斷增強其發展實力、經營活力和帶動能力,是關係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戰略
  • 趙成山: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快推進鄉村全面發展
    趙成山接受大眾網記者專訪  大眾網濱州1月6日訊(記者 王君彩 邱延崗 蘇建軍)「濱州農業資源富集近幾年,更是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靚的特色發展道路。」1月4日,在今年市兩會上,濱州市人大代表、世紀花園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趙成山在接受大眾網記者採訪時說,政府應該引導和推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快創建和打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全面實施鄉村發展戰略提供堅實基礎。
  • 陝西漢中2020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圓滿結業
    漢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結業儀式在漢中市農業幹部學校舉行 8月7日,陝西漢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結業儀式在漢中市農業幹部學校舉行。參加結業典禮中的學員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共有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問: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
  • 兗州大安鎮持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培育農業「新六產」
    兗州大安鎮持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培育農業「新六產」 2020年10月27日11:59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田琳琳
  • 新型經營主體2.5萬個!青島農業「新六產」發展水平山東第一
    截至到11月底,全市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5萬個,帶動農戶100餘萬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近3000家,農業生產綜合託管率超過70%;農業「新六產」發展水平居全省首位。青島市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 當塗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
    12月10日,在當塗縣農業農村局指導下,馬鞍山學院承辦的2020年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已順利結班,50人均取得結業證書。8月28日,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培訓工作啟動,當塗縣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張木蘭,馬鞍山學院合作發展處副處長魯如雙,當塗各鄉鎮村學員50人參加開班儀式並共同上開班第一堂課。第一堂課由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高級農藝師張木蘭授課,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政策進行解讀。
  • 助力新型農業主體,打造特色農業旅遊
    雯欣家庭農場位於萊蕪雪野旅遊區的東欒宮村,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集餐飲和採摘於一體的新型農業主體,2016年被評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村委的大力支持下,雯欣家庭農場近年發展迅速,逐漸打破了單一的餐飲經營模式,向著觀光休閒農業發展,目前形成了以設施蔬菜、花椒、草莓、獼猴桃、蓮藕採摘為主的休閒觀光農業基地和以散養雞、鵝、山羊為主的特色生態餐飲。
  • 平湖全省首創農業經營主體「五權」抵押貸款
    目前,平湖共有7個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受益於「五權」抵押貸款,授信額度達2440餘萬元。  記者了解到,「五權」抵押貸款,是平湖市今年在全省首創的一項金融惠農舉措。2019年,平湖出臺了《平湖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金融優先服務農業農村的意見》,明確要求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五權」金融服務創新,撬動金融資源向農業農村傾斜,解決好「錢從哪裡來」這道難題,確保鄉村振興「有米下鍋、活水不斷」。
  • 全國98%以上的農業經營主體仍是小農戶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於文靜、董峻)「大國小農」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我國小農戶數量佔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佔農業從業人員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70%。
  •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遼寧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見習記者劉璐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50個,我省鐵嶺縣蔡牛永濤家庭農場和本溪縣鳳馳玉米種植家庭農場入選。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 河南滑縣:新型經營主體合力提升種植效益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曾指出,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當前,適度規模經營在中原大地開展得如何?各類經營主體的種植收益如何?
  • 崇明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坐在開心農場稻田裡喝咖啡
    香朵開心農場內景。開心農場是由政府部門統一規劃設計,引入外來資本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實現「統一組織、一體化發展、專業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符合「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路徑。崇明對經營開心農場的要求很高,經營者須以租賃房屋或吸納農民入股的方式,獲取當地10戶以上連片農宅使用權,存量房屋多於50間,籤訂使用合同期限在20年以上;要在農宅周邊租賃100畝以上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 項目建成後要吸納10名以上當地農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