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家庭和學校相配合,不能把所有的責任全推給老師
學生時代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分工不同,老師不是萬能的
一些基礎家庭教育方面,老師無法取代家長!
家庭教育要完成學生絕大多數的基本素養,比如:基本人格塑造(6歲前完成),道德品質培養也是從小培養,家長要教育孩子學做人,學會安排自己生活作息的規律,養成良好習慣,學會自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富有同情心,寬容大度,樂於幫助別人,有責任心和正義感,有是非觀,面對困難時能夠積極面對,而不是逃避問題,培養堅韌的意志力,懂得感恩,有孝心,能夠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勤勞節儉的傳統的中華美德......等一系列的基礎品質,另外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例如繪畫,音樂,舞蹈等也基本來自於家庭出錢出力!
、
如果家庭沒有教育好,那就必然是個「問題學生」!
家庭中往往是多對一,而學校是一對多,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父母親,偶爾打罵一下孩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目前學校老師是不能用肢體去懲罰學生的。
首先判斷問題出在哪裡,尋找問題根源:
如果碰上學生不寫作業的情況下,說服教育又無效,那麼這個時候,這位老師可以先側面了解,問一下他比較好的同學,了解他最近的這種動態,也可以聯繫他的家長,了解情況,孩子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往往背後有原因的。
1)家長目標太高,批評太多,喪失了信心
比如一些家長,本身對孩子有著過高的要求,必須考多少分數,必須考第幾名,否則覺得沒面子,當孩子無法實現自己定的目標時候,脾氣急躁,缺乏耐心,打罵孩子,導致孩子有很強的抗拒心理,遇到這類情況首先應該與父母商量,給孩子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即便有更高的目標,也需要循序漸進。
2)有一些是因為家庭矛盾非常頻繁,缺乏溫暖的成長環境
導致孩子自暴自棄,有一些家庭因為夫妻不和,婆媳不和,或者父母失業等原因,導致家庭火藥味很重,經常把孩子當做出氣筒,這種環境孩子的身心非常不利,這時候只能做一些父母的思想工作,雙方配合才行。
3)缺乏家庭管教,父母在長期異地工作,平時就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比較嬌生慣養,或交往了不良社會青年,迷戀遊戲,爺爺奶奶又管教不嚴,那麼這個時候要與其父母聯繫,至少要有個人管得住他。
一些老師比較簡單粗暴,平時布置作業太多,學生無法完成時,受到過於嚴厲處罰,在我讀書時,也曾經遇到課文沒有背出來,看老師心情,最多時被罰抄30遍,當作文沒寫好時,老師也不指導哪裡沒有寫好, 直接重寫,寫不好直接再重寫,寫字差時,直接作業貼到牆上,作為反面教材 ,類似的老師將極大引發學生反感,從而引發對抗衝突,這些問題呢,老師應該引起重視,用鼓勵和積極引導的方式來代替懲罰和批評
學業上的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培養團隊協助精神,當一個學生出了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老師。
傳道、授業、解惑
團隊協助精神
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