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女性該不該有「凍卵」自由?網友:如果能自由,更不想結婚了
2003年,衛生部出臺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規定:"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只有已婚夫妻才被允許。一名女性需要"凍卵",必須提供身份證、結婚證,甚至還需要醫院開具的準生證。但另一方面,根據《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男性無論是否已經結婚,都能以"生殖保健"或"以備將來生育"為理由申請"凍精"。
-
攜程為女高管免費「凍卵」,輔助生殖成「隱形藍海」,市值超千億
凍卵成為「隱形藍海」,輔助生殖公司市值高達362億港幣徐靜蕾,林志玲,舒淇,陳喬恩,宋慧喬……,近年來,不少女明星們紛紛公開自己接受「凍卵」手術。讓「凍卵」手術進入了大眾視野。誰在為跨境「凍卵」買單雖然很賺錢,但商業凍卵在大陸並未開放。據2001年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
倫理是凍卵跨不過的坎嗎?
[摘要]我國單身女性無法凍卵,引起了網友熱議,徐靜蕾、韓寒也加入討論,北京大學生理學博士認為倫理問題是最大障礙。《紐約時報》曾有評論說,只要凍卵管用,我們就應該保留這個選項。中國冷凍卵子僅對已婚女性開放引發爭議 徐靜蕾稱在美國凍卵像找到了「唯一後悔藥」冷凍卵子日漸成為國際女性關注的「保育」技術,但近日央視新聞微博說明在我國要冷凍卵子必須先提供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這意味著我國單身女性無法凍卵,引起了網友熱議,徐靜蕾、韓寒也加入討論,北京大學生理學博士認為倫理問題是最大障礙。《紐約時報》曾有評論說,只要凍卵管用,我們就應該保留這個選項。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圖源網絡【閱讀提示】全國首例「凍卵案」背後,有這樣需求的不只是單身女精英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12月23日10時,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
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導讀】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更多關於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國內單身女性凍卵訴訟第一案,單身女性凍卵還要等多久?
「凍卵」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女明星中也不乏凍卵的人存在,twins姐妹、徐靜蕾、葉璇、林志玲、田馥甄等都選擇了冷凍卵子。她們事業強度高,結婚生子不是人生必選項,但生育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的,所以大家紛紛選擇了凍卵這顆「後悔藥」。
-
「凍卵」是唯一的後悔藥,但為什麼國家卻規定單身女性不可以?
早上看新聞看到一個驚人的數字,中國單身適合婚育的年輕男女,數字高達兩個億,這個數字超過了俄羅斯和英國的人口總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求自由。凍卵使女性減輕因年齡而帶來的生理壓力,並且凍卵不會隨著你變老,這是很多女性決定凍卵的原因。2. 解放女性的真正武器,在很多女權主義者嘴中,凍卵給了女性一次後悔和選擇的權利,有了凍卵之後,不用擔心年紀大了之後卵子質量低,高妊娠風險等等。為什麼凍卵聽起來這麼好,國家卻規定單身女性不可以使用凍卵生育?
-
全國首例「凍卵案」背後,有這樣需求的不只是單身女精英
去國外凍卵是中國單身女性的現存選項,但費用不低隨著凍卵技術的成熟,卵子解凍後存活率的提高,美國生殖醫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於2012年正式摘除凍卵技術的「試驗性」標籤。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人大代表這個建議就是然並卵
作者:畢文章25日,全國人大代表孫偉提出的「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建議受到廣泛熱議。孫偉接受@緊急呼叫專訪回應此事稱,這一建議是希望向單身女性科普最佳生育期,她擔心女性凍卵等到高齡再生育,那時發生風險的機率會更加。她稱當前國家不允許給單身女性凍卵,她的建議是說了事實,並未感到壓力。諸位看官,又是凍卵,又是「然並卵」,你們是不是如墜五裡霧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三成多受訪者:支持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前不久,女星徐靜蕾受訪時稱,在美國冷凍了9顆卵子,並稱凍卵是「生育後悔藥」。之後韓寒在微博上炮轟我國單身女性不能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規定,稱「女人生育沒有必要和男人結婚捆綁」。這讓冷凍卵子這一「新事物」重磅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不少倫理與技術上的爭議。
-
單身女凍卵遭拒狀告醫院-你支持誰?
況且,現在的凍卵技術相對冷凍胚技術還是非常不成熟,也就是說花很多的錢,凍的卵沒幾個能用的上,說不定都會全軍覆沒。如果找個老公,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然後培育成胚胎,再冷凍,技術很成熟,凍一個,解凍了就是能用的一個胚胎。
-
從單身女凍卵被拒到楊麗萍被diss,中國女性離生育自由還有多遠?
「凍卵」是人權,不應被侵犯去年12月國內首例因「冷凍卵子」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在北京開庭,事發起因主要是當事人提出的凍卵需求因其身份為單身女性而遭到拒絕。被告醫院方面表示由於國家缺乏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國內凍卵技術也不太成熟,所以提供不了凍卵服務。
-
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近日在京開庭
近日,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開庭。據相關媒體報導,徐某某2018年末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諮詢凍卵事宜,醫生經檢查確認她的身體狀況符合凍卵要求,但根據國家規定,醫院無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之後,徐某某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
-
凍卵案的背後 是單身女性的生育權爭奪戰
雙方爭議的核心在於原國家衛生部(2018年改組為衛健委)在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其中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也即是說,醫療主管部門不允許對未婚女性實施輔助生殖技術手術,而凍卵屬於輔助生殖技術的一種。
-
單身女子狀告醫院不給「凍卵」,醫生:結婚生孩子不更好嗎?
導讀:2019年12月23號,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全國首例凍卵案。31歲的東北女孩棗棗,以一般人格權為案由,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告上法庭,早前他在該院諮詢凍卵事宜,醫院以其是單身不符合現行規定為由將其拒絕。對此有記者專門採訪了棗棗。
-
凍卵服務尚未放開落地面臨難題 單身女性轉戰海外
據相關媒體報導,徐某某2018年末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諮詢凍卵事宜,醫生經檢查確認她的身體狀況符合凍卵要求,但根據國家規定,醫院無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之後,徐某某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據了解,國家衛健委(原衛計委)2003年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
女代表女委員PK單身女性凍卵,你贊成還是反對?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孫偉建議「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引發了巨大的輿論熱潮。在孫偉看來,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阿Sa自曝已完成凍卵,十年之內會再凍一次,大齡單身女不容易
被問及為什麼最近頻頻放假,蔡卓妍回答最近自己剛剛完成凍卵,不能太過操勞。蔡卓妍還向記者們透露了一些關於凍卵的細節。比如,要完成凍卵,她必須要打針打激素,所以會變得越來越胖。從她出席活動現場的狀況來看,蔡卓妍已經比以前胖了一圈。她自己表示,等她太胖了就會停止參加活動,當天的活動也是幾個月前接的推不掉才來的。
-
孫偉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網友:我不接受這個建議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在北京開庭,轟動一時。「北漂女孩」徐棗棗將拒絕為其提供凍卵服務的北京婦產醫院提起訴訟,以現行規定侵犯一般人格權為由,為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權。一時間,棗棗獲得眾多網友的力挺,紛紛支持其維權,凍卵這個話題正式被端上桌面。
-
拒絕為單身女性凍卵:不成為妻子,就無權成為母親?
01 決定凍卵,因沒結婚證而被拒絕徐棗棗(化名)這幾天因這樁官司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徐棗棗今年31歲,兩年前她起了凍卵的心思,母親早就主動和她分享過凍卵的新聞,所以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都支持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