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行動|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德技並修鑄匠心 育訓結合促成才

2021-03-05 福建省龍巖市教育局

  學校黨建「優師」工程之五十七  

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德技並修鑄匠心  育訓結合促成才

近年來,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以創新為動力,以和諧為保障」的辦學理念,以打造「傳承紅色基因,鑄就匠心人心」黨建品牌為依託,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重,致力於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示範學校。

強化政治建設。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全面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開展《習近平在福建》系列採訪實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專題學習活動,提升全體教職工思想覺悟和政治能力。

築牢思想陣地。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狠抓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教育引導廣大師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創新「158」黨建模式,指導新時代學校黨建工作。以黨訓班、網絡學習等形式,不斷拓寬教育形式,定期舉行「學習標兵」表彰大會,發揮典型示範,實現學習活動和學校工作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政治修養和工作水平。

加強結對共建。創新黨建模式,積極與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以西安社區「全國文明村鎮」為依託,共同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結對共建學雷鋒,文明實踐共促進」的長遠目標,為新羅區終身教育、中職教育和街道社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文明力量。

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學校採取多種措施搭建教師培育平臺。舉辦「師德師風」大講堂、學年爭先創優活動,將師德表現納入教師考核、聘任、評價內容,提高教師思政素質和師德師風水平。落實教師隊伍培養機制,實施校本全員培訓、班主任培訓、骨幹教師培養、新教師崗前培訓、新老教師結對幫扶、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討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圍繞「三年打基礎,五年成骨幹,十年升名師」的目標,構建了「新任教師—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五級遞進式教師梯隊建設發展模式,形成一支業務精良、專兼結合、行業認可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

創新學生培養模式。學校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積極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打造「黨建引領,育訓並舉」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強化德育工作水平。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為引領,將「紅土文化、僑校文化、企業文化」三位一體特色校園文化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堅持活動育人、環境育人,制度育人,開展「清明祭英烈」、「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冬令營、「誠信之星」表彰會和28年堅守的「三鋒」志願服務活動。繼續實施學生多元星級評價體系、「7S」德育精細化管理、德育二級管理等辦法,促進德育培養機制與技能培養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實現了知行合一、德技並修的統一。

精準對接推就業。加強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針對性。學校黨支部緊緊圍繞服務區域發展目標,堅持工學結合、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開展「訂單+二元制」華潤機電班、閩盛豐田現代學徒制班等多種校企協同育人辦學模式,按照企業崗位量身訂製,定向培養,實質性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構建實習基地,提升人才就業適應性。推行「實習+就業」模式,教學做一體,動態構建優質實習基地,每年建立一批優質校外實習基地,實現實習與就業的有效對接。

積極與龍巖市總工會、新羅區政府合作,組織開展大型校企對接校園招聘會,實現了畢業生多途徑 、多方式、靈活性就業,為龍巖市和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輸送了大批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的各類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五年來,學校培養的80%畢業生留在本地就業,行業布及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文旅康養、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上,區域經濟發展所需人才貢獻率顯著提升。

競賽領航創品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講話精神,實施常態化技能競賽機制,創建「競賽領航,技能僑中」競賽品牌,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綜合型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學校多次榮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勝獎」和「貢獻獎」。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連續三年(2015-2017)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連續三年(2018-2020)榮獲全省團體總分第二名。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喜獲1枚銀牌、2項全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辦學成績獲得省、市、區各級領導充分肯定。


下一步,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將繼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持之以恆踐行「以服務為宗旨,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理念,紮根閩西大地辦有影響力、有特色的現代中等職業學校,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供稿:新羅區委組織部、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相關焦點

  • 【校訓解讀】邗江中等專業學校:進德修技
    邗江中等專業學校以「進德修技」為校訓,既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彰顯了學校新時代職業教育特色。進德,即成人,學校始終把「人」放在首位,強調師生發展要注重修德、厚德,培養良好的德行修養;修技,即成才,在成人的基礎上,精心於專業技術,特別是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引導師生修技、精技,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教德技並修 育大國農匠
    尋找高職匠心,聚焦高職榜樣。5月24日,「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活動走進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匠心育人,高職榜樣。我們學校的教育初心是教德技並修,育大國農匠。」該校黨委副書記魯性貴介紹說,黨和國家一直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上,為了擔負起這個重大的歷史責任,學校秉承「讓學院成為每一位學生就業創業的搖籃」的辦學理念,堅持校企合作,注重內涵建設。近年來,學校先後牽頭組建聊全國性和全省性職業教育集團,牽頭成立了湖北省信息安全職教聯盟,在全國、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累計獲獎40餘次。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探索「1145」模式 匠心化育鑄人才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積極探索實施「1145」匠心化教育模式,旨在以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職業精神培養和踐行為主線,探索建立「明德、強技、篤行、致用」四位聯動的職業精神培養機制,通過推動思政課改、弘揚蓋軍銜精神、實施晨點晨練、開展志願服務和促進教學做一體化等五大舉措,努力培養以德為先、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並重的
  • 花大分享 | 立德樹人,德技並修——職業教育如何做到
    把職業院校的孩子培養好,對於推進教育公平,對於提升我國產業生力軍的質量,進而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職教20條」強調:「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範人才培養過程。」
  • 紅領行動 | 永定僑榮職業中專學校: 不忘初心 傳承匠心
    一是重視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有效發揮引領作用,結合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力度,2020年度選派了廖惠春等10位老師參加國家級培訓;組織了34位教師參加國培基地—浙江大學進行校本培訓,收到良好效果。
  • 德技並修,提質培優——我校財經系召開1+X工作推進會
    2020年12月18日上午9:00,財經系在報告廳召開「德技並修 提質培優」1+X工作推進會。大會設有主會場和分會場,會議由金慧鑫老師主持,全系師生共同參會。張老師以金稅財務應用為例,深入淺出的向大家闡釋了會計、出納的崗位工作與X證書職業技能標準的緊密銜接以及學以致用的道理。張老師還特別叮囑學生:1+X證書給予我們的知識,可以說是最實用、最可靠、最有價值的。面對國家極其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的今天,她提醒學生要珍惜這樣的學習考試機會,並鼓勵學生不斷進取,力爭上遊,成為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 東平縣職業中專:構建職教高考新模式,呵護成長助成才
    9月6日,縣職業中專2020級近1500名新生正式報到入學。上午8點半,在縣職業中專南門,大量前來報到的學生正在排隊進入學校。按照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新生和家長規範佩戴口罩,經體溫檢測正常後有序進入學校報到。
  • 全國主流融媒聚焦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教德技並修 育大國農匠
    5月24日,「匠心育人 高職榜樣——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活動第六站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來自全國40餘家重點新聞網站及本地主流融媒體將對該校特色辦學模式進行探訪。全國主流融媒大咖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見面交流會現場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校園風光學校始建於1958年,經過近6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形成以生物為特色,理、工、文相結合,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辦學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
  • 湖北生物科技職院:培養「德技並修」的大國農匠
    5月24日,「匠心育人 高職榜樣——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活動第六站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學校始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以生物為特色,理、工、文結合,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辦學特色鮮明的優秀高職。現有校內各類專業實驗實訓室83個,建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126個。 學院環境優美。
  • 祝賀龍巖這些學校
    技工學校)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晉江晉興職業中專學校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技工學校)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
    ,確定了以「工匠」精神建設為著力點,同時結合學校的人文底蘊、職教特色和社會效應,通過探索凝練並實施「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構建並實踐了以「匠心逐夢」為邏輯起點的 「以匠心致初心,以匠心育匠人,以匠心塑身心,以匠心鑄良品」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樹高職榜樣 育大國農匠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校園風光  風和日麗,綠色來襲。5月24日,「匠心育人 高職榜樣——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活動第六站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德技並修 育大國農匠  在媒體見面會上,該校黨委副書記魯性貴介紹,黨和國家一直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上。為了擔負起這個重大的歷史責任,學校圍繞國家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和行業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突出行業特色,培養「德技並修」的大國農匠。
  • 縣職業中專學校即將更名!
    餘偉良一行先後到楚怡高級工業學校新化舊址和縣職業中專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座談會上,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袁華新就我縣職業教育發展狀況及打造楚怡職教品牌的基本思路做了匯報,與會人員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交流。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育德技並修大國工匠 創新「12357」三職...
    學校組建20年,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立足宜昌、融入宜昌、服務宜昌」的辦學定位,秉承「正則、修能、追遠」的校訓,完成了「組建融合、規模發展、內涵建設」教育辦學事業的「三級跳」,走出了特色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宜昌經濟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思政創新品牌的主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德技並修大國工匠。
  • 以評穩崗 以訓促學 以賽練技——浙江溫州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今年以來,溫州市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推進技能評價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8家企業及機構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該市還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導向作用,加速推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廣泛開展職業技能賽事,全力為社會培育和輸送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助力經濟轉型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 論技工教育如何培養德技「雙修」高技能人才
    摘 要: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又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技工教育培養模式切實關係到學生的成長成才。本文從如何利用二維育人模式,培養德技「雙休」高技能人才角度,解析和探索技工教育教育模式。
  • 從育訓結合入手,探索高職擴招質量路徑
    這些特徵和問題將對現行人才培養體系形成較大衝擊,為保證擴招生源的人才培養質量,應該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的1+X證書制度,探索擴招生源個性化的「育訓結合」培養模式,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探索培養路徑。第一,立德樹人價值引領。擴招生源的生活工作經歷培養了他們堅韌的性格,但也不同程度造成消極負面的影響。
  • 辦有影響力的職業學校——西峰職業中專辦學經驗啟示錄
    來源:掌中慶陽選擇上職業中專的學生,有兩項選擇,要不學習一技之長順利就業,要不通過高考走進高職院校繼續學習。據統計,近三年來,西峰職業中專98.5%的畢業學生能夠高質量穩定就業,升學率在99%以上,已發展成為一所頗具影響力的職業學校。
  • 【好消息】順昌這所學校成為福建省第七批達標中等職業學校
    所):福州交通職業中專學校、福州建築工程職業中專學校、福州工業學校、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中專學校、福州旅遊職業中專學校、閩清職業中專學校、福清龍華職業技術學校、福清市職業中專學校、福清衛生學校、福清三華職業技術學校、福清龍江職業技術學校、永泰城鄉建設職業中專學校、長樂職業中專學校、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  廈門市(7所):集美輕工業學校
  • 東平縣職業中專堅持工學並舉,助力學子圓夢大學
    山東省2020年春季高考成績近日揭曉,縣職業中專今年本科上線率達到41%,比去年增長8倍,專科達線率為96.6%,上線率取得歷史性突破。顏曉麗是縣職業中專2017級會計專業學生,在2020年春季高考中,她以超財經本科線91分、總成績658分的好成績在縣職業中專考生中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