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探索「1145」模式 匠心化育鑄人才

2020-09-09 金臺資訊

人民網-福建頻道

職業精神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素養,其核心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積極探索實施「1145」匠心化教育模式,旨在以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職業精神培養和踐行為主線,探索建立「明德、強技、篤行、致用」四位聯動的職業精神培養機制,通過推動思政課改、弘揚蓋軍銜精神、實施晨點晨練、開展志願服務和促進教學做一體化等五大舉措,努力培養以德為先、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並重的「準職業人」。

推動思政課程改革信息化

為了真正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教學效果,近年來,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其中,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在「社會人」「職業人」模塊中突出職業精神的知識傳授。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上,實施基於Moodle平臺的魔燈課程,充分運用其課程管理、作業模塊、論壇模塊、測驗模塊、資源模塊、問卷調查模塊等功能,使老師和學生成為平等的教學主體,合作建構知識,實現教學相長。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注重以科研帶動課改,以課改成效促進職業精神的培養。基於Moodle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成效初顯,網絡課程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通過探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與學新手段,更好地實現工匠精神的教育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紮根工匠精神在校園

蓋軍銜是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的傑出校友,曾三度踏上南極參加科考活動,被譽為「修機器」的「南極英雄」,曾獲「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在他的身上充分展示出中國產業工人愛國奉獻、敬業勤勉、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與工匠精神。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通過多種形式,引領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樹立遠大理想,在學習技能中不斷追求卓越,努力成為具有過硬專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精神的蓋軍銜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實施晨點晨練活動課程化

近幾年,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在大一學生中試行開展「擁抱晨光、綻放活力」的晨點晨練活動,採取集體操練與自主選項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國旗下講話、晨跑、晨讀、廣播操等多種活動形式,養成學生「早起床、出早操、吃早餐、早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大力開展晨點晨練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和作息習慣,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強學生勤勉堅毅、團結合作等職業精神和意志品質。

此外,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面向街道、社區和農村,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組織機構及管理制度,組建「青年志願者協會」「創文明突擊隊」和「服務小分隊」,先後和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委文明辦及一些基層組織籤訂共建協議。學校緊緊抓住廈門市委文明辦、締造辦授予學校組建廈門社區書院志願者服務團的契機,進一步優化提升學校作為廈門社區書院總部對各基層社區書院的服務能力,讓學生在服務「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過程中受鍛鍊、獲成長。

促進課內外教學做一體化

教師是學生職業精神的傳授者、示範者和引路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注重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實施「雲頂人才」之專業帶頭人、學術骨幹、教學名師的遴選培養計劃,先後開展「師德建設年」和「學風建設年」活動, 舉辦教師專業教學技能大比武,形成以師率生、以教促學、學以養德、學以敬業創業的局面。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引進企業能工巧匠、技術精英到校兼職上課力度,讓學生既可以從他們課上學習崗位專業技能,又可以直接體驗他們身上的職業精神;另一方面,帶領學生走進工廠、企業、車間見習實習,零距離接觸企業文化,現場接受職業精神的薰陶。

職業精神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在推進政校行企開展跨界融合、深度合作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激勵企業大力參與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俱佳、廣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摘編自《立德樹人的福建探索》)

相關焦點

  • 紅領行動|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德技並修鑄匠心 育訓結合促成才
    :德技並修鑄匠心  育訓結合促成才近年來,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以創新為動力,以和諧為保障」的辦學理念,以打造「傳承紅色基因,鑄就匠心人心」黨建品牌為依託,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重,致力於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示範學校
  •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創設五彩五育育人模式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發揮涉海職教特色,創設全方位對接和融合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發展的五彩五育育人模式,培養五育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五彩工匠」。軍營綠泉州海洋職業學院供圖軍營綠——在體育中參照軍事訓練標準利用涉海類院校準軍事化管理教學基礎,實施涉海類專業學生「體育課程 軍事訓練」的融合體育課程試點改革,結合體育課程的科學化、特色化、專業化設置,在學生的體育教育中,開設軍體軍姿科目、海上抗壓體能訓練等訓練科目
  • 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探索職業教育中 班級公司化管理模式
    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由「職業學院」正式更名「職業大學」,開創了我國職業教育的先河,鼓勵高校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明確了知識型、應用型複合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向,具有劃時代意義。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校企合作委員會2017年會圓滿舉行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副總經理張鳴華代表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廈門分公司籤署廈門移動、咪咕動漫與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的戰略合作協議並作為企業代表發言。她指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作為廈門市唯一一所公辦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福建省最受考生歡迎的職業院校之一。廈門移動公司作為我市最大的全業務通信運營商,客戶規模突破400萬戶,在區域市場處於優勢領先地位。
  • 「匠心育品質 精工鑄好家」 碧桂園集團粵東區域品質月系列活動...
    為提升客戶對碧桂園產品品質的認同感,打造精品工程,實現口碑相傳,碧桂園粵東區域「匠心育品質•精工鑄好家眾多業主與媒體親臨現場,見證碧桂園的精工品質與匠心精神,真切感受碧桂園企業文化和對城市發展的責任使命。零距離對話工地 見證「家」的成長正如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所言:工匠精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精雕細琢地做到最好。腳踏實地奮鬥,偉大在於細節。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創「五環模式」 育體育匠才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探索現代體育高職教育「五環模式」它是一方「冠軍搖籃」,先後培養了熊倪、龔智超、楊霞、龍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豔梅等7名奧運冠軍,唐九紅等近50名世界冠軍及200餘名亞洲和全國冠軍,為湖南競技體育躋身和鞏固全國前列作出了重大貢獻;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創「五環模式」 育體育匠才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探索現代體育高職教育「五環模式」它是一方「冠軍搖籃」,先後培養了熊倪、龔智超、楊霞、圍繞這一時代命題,自2013年以來,湖南體育職業學院積極探索解題之道,創造性地提出了現代體育高職教育的「五環模式」,並將其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其模式優勢與育人成果日趨彰顯。
  • 初心在方寸 咫尺鑄匠心
    孫希崗是開封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教師,汽車維修工高級技師,國家級重型車輛項目裁判員,開封市中心教研室汽車維修組組長。初心在方寸,咫尺鑄匠心。從教13年來,他不斷進取,致力於提升教學業務能力,以不改的教育情懷投身培育「大國工匠」的職教事業。
  • 根植匠心文化,培育匠心情懷——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工匠講壇開講
    11月12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地滋樓A區二樓的報告廳裡座無虛席,一場精彩的工匠論壇報告正在舉行……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趙昌德作為此次報告會的受邀嘉賓,以「匠心求精 融會創新」為主題的報告在這裡開講。
  • 匠心逐夢甲子間-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市交通學校)建校六十...
    匠心逐夢甲子間-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市交通學校)建校六十周年巡禮時間:2020/12/17 14:49:27 來源: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市交通學校)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陳士琪
  • 交大城市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一所高校,能否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高質量人才,決定了其存在的社會價值,也決定了其是否擁有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在充分了解國內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社會調研和企業人才需求調查,提出了基於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將迎新院長,風度翩翩的「劉德華哥哥」退休卸任
    省政府日前任免一批領導幹部,其中,免去劉德發的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院長職務,退休。  劉德發是因為年齡而卸任。
  • 解析託幼行業三大趨勢 貝英託幼學院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近日,「一個託育人的自我修養」 託育論壇,在南大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論壇全面剖析了託育人才培養,尋覓發掘行業解決方案、在學術和時間兩端,尋求更多的案例分享,破局託育行業發展。 此次論壇,來自全國超過200位教育代表、專業院校的專家教授、全國各地託育協會領導,眾多託幼媒體,託幼頭部集團、企業家和投資人參與了討論。論壇由康軒文教和曉漁堂主辦。貝英託幼學院是論壇的聯合主辦方。
  • 壯美廣西風採特刊丨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桃李滿園競芳華 匠心辦...
    9月30日,南國早報《壯麗廣西70年 奮鬥新時代——壯美廣西風採特刊(專版)》第B9版刊登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桃李滿園競芳華 匠心辦學鑄未來。是唯一入選專版的學校。記者:陸旺、蔣文躍通訊員:高瞻自強弘毅,知行合一;名師薈萃、桃李遍布。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簡介
    【專業簡介】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於2005年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2006年起正式招生,學制三年,已有十二屆近一千五百名畢業生,目前在校生總人數300餘名。本專業擁有一支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共12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教師6人,兼職教師8名,專職外教1名以及一名院級教學名師,致力於培養掌握英語語言技能,跨文化溝通技巧,具備外貿、電商、商務實操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
  • 深化產教融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5G產業學院啟動招生
    作為惠州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搖籃,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惠城院」)一直緊跟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供相關技能人才支撐。去年10月,惠城院服裝設計與營銷協同創新育人中心成立,學生們開起了「服裝店」;今年5月,5G產業學院項目正式籤約,佔地1300平方米的電競館也雛形初現……5G產業學院今年秋季招生啟動,這意味著惠城院產教融合將邁向新階段。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2017年在浙普通類計劃招生1145人
    浙江省普通類招生計劃1145人,共涉及16個專業(類),包含21個專業,今年新增土木工程創客實驗班。當然,甌江學院共設有44個本科專業,目前面向社會招收的21個本科專業是經過反覆的調查和研究、充分結合了社會市場的人才需求、就業情況最終才確定的。
  • BIM教學經驗分享: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的教學模式創新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城市建設工程學院為學校重點院系,現有教職工70人,在校學生2500餘名,現任院長王清江、書記羅曉良。城市建設工程學院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工學結合」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抓手,立足現代城市建造產業,圍繞智慧城鄉建造、綠色高效建造技術,集中力量「辦專業、建團隊、管教學」,在內涵發展之路上紮實求索,鏗鏘前行。
  • 新型學徒鑄匠心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專業學子赴金職偉業參與就業實習
    此次活動以「新型學徒鑄匠心、產教融合穩就業」為主題,迎來了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等十六名優秀實習生。此次實習為期一個月,其中分為崗前培訓、專業實操、實習考核三個板塊,通過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實習,以企業的文化引領她們,堅定她們對於家政行業的信心,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家政領域的運營模式,提高對於家政行業的了解和思考。
  • 全國職業教育對外合作典型案例連載(三十八)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化合作辦學模式 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
    通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鑑學習國外的職業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經驗、教學教育方法,結合實際,學以致用,完善提高學院的教學和管理,促進了學院的持續發展,壯大了辦學優勢,打造了辦學特色。文章節選自孟海濤《深化合作辦學模式 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一文。更多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