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裡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看完算長知識了

2020-12-15 騰訊網

大海裡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看完算長知識了

克服自然條件修建人造工程是我們人類改造地球最偉大的方法,這其中道路的修築和開通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的道路是連通陸地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主要網絡,遇見山川只能繞著修,遇見水流也只能選擇架橋。但是現在的基礎建設技術已經今非昔比。長距離的跨海大橋、長距離的穿海隧道甚至是穿湖隧道都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工程。

說起海底隧道,有的人還天真的以為它就像是我們去海洋館中看見的透明材質的通道。所以有時候一進海底隧道會有點失望:怎麼看不見海景啊……所以今天小編就給你說一說,到底海底隧道是怎麼回事吧。

其實從建造的角度來說,海底隧道有好幾種方案都可以實現,而最為接近上面說法的一種就是沉管隧道。這個技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水下通行隧道解決方案之一。咱們人人皆知的港珠澳大橋整體部分中的水下隧道部分採用的就是這個技術。而從隧道的位置上來看的話,它的位置大概就是在海底平面已經挖好的凹槽之內。從距離角度來說最為接近海床。

簡單的說就是人們先利用先進的探測遙感技術將海底地形進行探測之後,在海底規劃出一條可用於沉管的路徑,然後開出凹槽,等待沉管硬體的下沉。每一節沉管在下沉的時候兩頭都是被封閉起來的,在水下進行組合之後拆掉封牆進行澆築防止漏水。同時根據精密運算在隧道上方填埋塊石,達到重力平衡。別看這一套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操作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說海底的巖石層有條件進行穿透的話,一般情況下我們就會採用特定巖層穿隧道的方式進行。細分的話會根據巖層硬度的不同選擇盾構機和掘進機兩種機器。而盾構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技術,因為它的效率比較高的同時,安全性和施工環境也比較理想。所以說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採用的隧道開鑿技術都是盾構機技術,都是非常傳統的技術。

我們知道,海底的水壓非常巨大。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都沒有發現能夠長久安全的承受住這種壓力在規定年限之內安全閥值達到施工要求的透明材料。但是,隨著我們人類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一些高精尖的材料可能也會在未來被發現或者合成。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的海底隧道能變成美麗和安全並存的通行軌道。

只不過現在的海底隧道說白了在視覺上就是一個普通的隧道,所以千萬別在進隧道之前期望能看見美麗的海水了,以現有的技術,如果說看見如此多的海水那麼可能就意味著……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別忘記點讚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能在全是水的海裡建海底隧道,是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
    導語:為什麼能在全是水的海裡建海底隧道,是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那麼對於大海,這是一個非常神奇且令人嚮往的地方,在大海裡面會有全世界最大的動物:鯨魚,也有一些非常美麗的水母,還有各種各樣的魚類等等,還有在深海裡我們未知的一些奧秘。那麼在這時候如果要從海底開一條隧道的話那麼應該怎麼開呢?可能我們比較能夠理解從山間去開鑿隧道,但是在海裡有著那麼多的水,如果要在海裡建一個隧道,海裡那麼多水要怎麼排出去呢?
  • 大海滿滿的都是水,那麼你知道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嗎?
    大海滿滿的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有沒有組團一起去捂臉我在後山的窯子裡面,下一步怎麼辦?每次都喝多?」我回答:「我喝多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我必須陪好我朋友,保證我朋友喝醉!」老婆:「那為什麼啊?」我:「他只有喝醉的時候才會搶著買單的!」精選搞笑圖文: 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貶回花果山,幾個月後豬八戒突然來訪,進門就哭。悟空問:「隊伍到哪兒了?」八戒答:「臨汾。」悟空又問:「可是又遇見妖精?」八戒答:」沒有。」悟空急:「那你哭什麼?」
  • 渤海海峽應該修建跨海大橋,還是應該挖掘海底隧道
    渤海海峽寬109公裡,其實不算太寬,可一直以來從山東到東北都需要繞道河北,沒有把渤海海峽這個戰略要道利用起來。渤海海峽可以仿照杭州灣,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從蓬萊到旅順,中間可以造幾個人工島嶼,降低點難度。以中國目前的基建能力,渤海海峽跨海大橋並不難修建,還可以建成公路鐵路兩用橋。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這條海底隧道由3條隧道組成,主隧道全長53.9公裡,寬11.9米,高9米,斷面80平方米,總共有兩條鐵軌,只能通火車不能通汽車。修建這條青函隧道的成本很高,整個工程需要27億美元,考慮到通貨膨脹,這筆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67億人民幣。
  • 我國將迎來新海底隧道,總投資171億,長度位居世界第一
    從古至今這交通問題,就深受各朝各代的關注,古時候帝王開鑿運河,修建大橋都是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而今天我們中國修建各種高速公路,鐵路,開闢航線歸根結底也是為了經濟發展。而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我國將迎來新海底隧道,總投資171億,長度位居世界第一。
  • 中國首條時速350高鐵海底隧道,連接了這條名字「最有趣」的高鐵
    旅遊不僅僅是看遍錦繡山河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感受祖國的發展動力,而祖國的發展也會像源泉一樣,川流不息,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收穫最真實的感受,迎接更美好的未來。渡海不僅需要建設海底隧道,還需要建設很多跨海大橋,因此,僅建設海底隧道就有17座,新海大橋有33座,其中,從北侖到金塘段的這條超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最大埋設深度78米,預計整個鐵路將於2025年開通,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
  • 港珠澳大橋長達6700米的海底隧道,萬一漏水了怎麼辦?看完放心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基建實力是世界公認的強,中國在這些年中建設了很多的奇蹟工程,驚豔了世界,港珠澳就是其中之一,大家應該對於這座大橋都有一定的了解吧。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座跨海大橋,橋下還有海底隧道,這條海底隧道長為6700米。這時就有人想要問了,這條海底隧道能夠抵抗多年的海水侵蝕嗎?要是漏水了怎麼辦呢?其實不用過多擔心。
  • 在福州不用潛水就能看到海底世界,這裡可以看海底總動員
    人對海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看完海底總動員電影後,對這份好奇心更加強烈,真的想化身一條魚遊到海底。海底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來福州永泰歐樂堡海底世界一探究竟。福州永泰歐樂堡海洋世界由山東省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建設,總投資10億元,展館面積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種類最多、規模最大、規模最大的國際一流室內海洋館。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
    &nbsp&nbsp&nbsp&nbsp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然而,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再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當時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的開挖,但最後都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
  • 《海底兩萬裡》海底比天空還神秘
    在西方將大海作為文學創作底色的傳統並不少見,從荷馬史詩的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的神奇境遇到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白鯨》、法國作家雨果的《海上勞工》等。但是這些作品往往是將大海當做一個象徵物,而《海底兩萬裡》是切實地描寫大海本身的神秘與廣闊。
  • 鄭州藍貝思頓幼兒園裡竟藏著一條「海底隧道」!
    充滿奇思妙想的溫馨環境走進藍貝思頓,你一定會被這條瑰麗奇幻的「海底隧道」所吸引。要知道,孩子們最喜歡海洋世界了,讓他們每天穿梭在這麼漂亮的海底隧道裡上下學,一定能高興地飛上天。園內還有漂亮可愛的小型戲水池,每到炎熱的夏天,池中就會蓄上清澈的水,讓孩子們戲耍解暑,學會親近水,不懼怕水。藍貝思頓幼兒園有兩個大門,從其中一個大門進來,穿過海底隧道, 再上個樓梯,就到了小朋友們的教室了。
  • 福平快速鐵路有望2019年通車,離臺灣海峽隧道修建又近了一步
    近日,朋友圈裡有一條新聞讓小鐵覺得有點小興奮,那就是從福州到平潭的福平快速鐵路的跨海主體橋梁已經建設好了,現在就等著在橋上修鐵路了。福平快速鐵路知識貼:(福平鐵路全長約88.5公裡,時速200公裡,全線設6個站,分別為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松下、平潭站。
  • 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能不能修建洲際隧道?
    當然不是技術問題,堪稱工程界珠穆朗瑪峰的港珠澳大橋我們都能拿得下來,一條靠近北極的隧道自然難不倒足智多謀的人類。關鍵在於還有比技術原因更為複雜的因素夾雜在裡面,那就是地緣關係。要修建跨越白令海峽的海底隧道談何容易?就目前來講,對白令海峽隧道表現出較高熱情的是俄羅斯,而不是美國。這也難怪,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看不上溝通兩地的經濟利益。
  • 大連至煙臺的海底隧道什麼時候能貫通?聽聽專家怎麼說
    大家聽到的是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工消息,而不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 不僅僅是大連—煙臺等海底隧道還沒有開建,廣東—海南隧道也曾討論了很長時間,之所以沒有動工,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近期疫情期間為了搞活經濟,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也沒有把這兩條隧道提到日程上來,這意味著什麼時候開工更為遙遠。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北海道新幹線的青函隧道如何確保行車安全?
    青函隧道示意圖(資料圖) 青函隧道佔新青森到新函館北鬥區間線路的大概3分之1,線路長53公裡,列車時速在140公裡下,通行時間大概24分鐘。 據稱,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如何保證新幹線的行車安全?怎麼才能在隧道裡儘早發現列車異常防止重大事故發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綜合NHK等媒體報導的信息來看,北海道新幹線在隧道內設置煙霧探測器、火災探測器,時常檢測運行中的列車有沒有火災苗頭。 萬一發生了火災,又該如何應對呢?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
  • 世界超長海底隧道,耗時23年完工,33人獻出生命
    這座海底隧道1964年開始動工,全長54公裡,僅海底部分為23公裡,修建了23年,1987年完工,共有33人為這項工程獻出生命,工程複雜,施工難度高,僅防止海水滲入一項就獲得眾多專利。>,整個工期跨越將近3代人,是那個時代日本建築、經濟和國力的體現,要知道,在60年代,能夠修建隧道的國家不是很多,更不用說修建長度如此之長的跨海隧道了。
  • 挖地鐵隧道時,遇到樓房地基都是怎麼處理的?今天算長見識了
    今日話題:挖地鐵隧道時,遇到樓房地基都是怎麼處理的?今天算長見識了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出行的時候也是變得越來越快捷了,有錢的人自己購買一輛汽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而那些並不富有的人,在出行上下班的時候,都會採取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公交車、地鐵等。
  • 大海退潮的水,最後都退到哪裡去了?今天漲知識了
    大海退潮的水,最後都退到哪裡去了?今天漲知識了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都是觀賞潮水的好時候,尤其是浙江海寧這一帶的潮水,每年到了這一天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聚集在此觀賞這一盛況,看著潮水洶湧的從遠處慢慢的逼近,最後在堤壩上喧起十幾米高的浪頭,各位觀眾的心頭也會心潮澎湃,可有些網友要問了,大海退潮之後的水退到哪裡去了呢?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在此前,項目的建設中中國還是從未退縮過得,雖說中國在很多領域都有所成就,但是令我們最驕傲的就是基建,畢竟這是從我們老祖宗開始就傳下來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的一項工程,山東火了!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外媒:怎麼又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