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出臺《海南省鄉村民宿發展規劃(2018—2030)》。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規劃》提出,鄉村民宿是指利用農村、農林場居民的合法住宅,以及村集體用房、農林場房等閒置資源,為消費者體驗鄉村生活、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等提供住宿接待服務的經營場所。
《規劃》預測,2030年末海南鄉村旅遊人口將達到5000萬人次,需要短租型鄉村民宿數量約6500家,提供旅遊床位數11.7萬張。目前海南的鄉村民宿有約400家,多集中在南北部沿海區域以及東線旅遊帶。
屆時將新增候鳥養老人口68萬人。而在房地產限購背景下,可將新增候鳥養老剛需引入到鄉村,促進鄉村康養型長租民宿發展。
《規劃》表示,未來計劃形成海澄文鄉村民宿圈、大三亞鄉村民宿圈、東部康養組團、西部山海組團、中部雨林組團等「兩圈一帶三組團」的鄉村民宿空間結構。
同時,民宿旅遊產品策劃上分為火山民宿、騎樓民宿、合院民宿、漁家民宿、鹽村民宿、黎族民宿、苗村民宿、軍屯民宿、崖州民宿及軍墾民宿10種類型。
創新經營模式上,可發展自主經營、租賃經營、協會(公司)+經營戶、工商資本+農戶、眾創共享等模式。
《規劃》還提出,要以政策扶持發展鄉村民宿,在用房用地、建設資金、人才建設、審批監管上都有相應的措施,包括將鄉村民宿旅遊、休閒農業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支持村集體和承包人以租賃、投資入股等方式開發鄉村民宿旅遊項目,鄉村民宿企業享受國家小微型企業稅收減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