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參考消息》是將外國新聞文章——包括英文報導——翻譯成中文的彙編。遺憾的是,美國沒有類似的做法。」這句話出自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6日刊登題為《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信息戰》一文,這篇文章作者——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祖德·布蘭切特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塞思·G·瓊斯認為,隨著華盛頓和北京就新冠病毒的起源和影響爭論不休,美國在信息戰上明顯處在了劣勢。
文章指出,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來翻譯和探索美國文化和政治的輪廓。而與冷戰時期不同,美國政府和私營領域卻未能在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方面進行投資,從而無法與中國展開有效競爭。
▲《華爾街日報》網站《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信息戰》一文截圖
文章稱,美國國防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都指出,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長期的戰略競爭。但是,從美國媒體以及普通話和廣東話項目普遍缺乏聯邦資金投入來看,人們是無法了解這一點的。
文章援引美國記者約翰·龐弗雷特的話說,談到如何讓美國人對中國的政治局面一無所知,「中文可以說是第一級的加密」。
文章認為,新冠病毒就使這一問題凸顯出來。中美就新冠病毒的起源和應對措施拋出了針鋒相對的說法。然而,當美國人談論中國在這方面的說法時,他們通常只能引用少量英文評論。
文章強調,中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參考消息》是將外國新聞文章——包括英文報導——翻譯成中文的彙編。遺憾的是,美國沒有類似的做法。
文章還注意到,中國還投入大量資源用於英語培訓,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已經迅速擴大到180億美元,其中70%的收入來自兒童教學。而美國所有語言的培訓市場規模為16億美元——人均不到中國的一半。
▲《華爾街日報》推特帳號《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信息戰》一文截圖
文章認為,現在還有時間來糾正這個錯誤。美國應該從翻譯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材料開始,並且讓公眾能夠看到。來自谷歌翻譯等程序的機器學習和翻譯技術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但它們無法替代能夠對中國文化、政治和歷史有細緻入微了解的人工翻譯。
可能讀者們已經發現,最近不太能及時收到參考消息微信的新鮮推送了。
這是因為最近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大家接收推送文章的時間變得不規律了。比如我們早上八點半的推送,您可能十點才看到,可能中午才看到,也有可能第二天才看到。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大家繼續第一時間看到參考消息微信的推送呢?微信目前並沒有公布改版後的調整方法,我們也還在摸索之中。但有三個步驟是可以先做起來的:
1. 把我們設為「星標」(具體操作如下)
如上圖1,進入參考消息微信對話框頁面,點擊右上角的「· · ·」進入歷史頁面(圖2),繼續點擊右上角的「· · ·」,待彈出圖三的各類選項時,點擊「設為星標」。
2. 多給我們點「在看」,在每篇文章的末尾的右下角。
3. 多給我們留言、評論。
感謝喜歡參考消息微信的您持續關注,我們將繼續和您一路同行。
法國智庫:這一大國稱號中國當之無愧
瑞士媒體:「中國經濟帶來希望」
鍾南山來北京了?剛剛,廣醫一院回應
德國再次暴發聚集性感染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