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憂慮獲取中文信息太少:美國缺一份《參考消息》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中美競爭的加劇,美國媒體發現,由於美國方面缺乏漢語人才,中國成為「信息黑洞」。

6月16日,《華爾街日報》刊登的一篇專欄文章提出,中國擁有大量的英語人才,時時刻刻翻譯外國文件獲得一手資訊。與之相對的是,美國的漢語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嚴重依賴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學。由於缺乏翻譯力量,中國重要的公開文件,以及社交媒體上中國民眾的討論成了「燈下黑」,被美國大量的忽視。而美國這次疫情應對和隨之而來與中國「信息戰」的失敗,則更證明了這一點。

《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建議,美國政府如今對漢語重視程度遠不如冷戰時期對俄語重視程度,美國應該創立一個和《參考消息》一樣的官方翻譯刊物,以獲得實時客觀的中文諮詢,並培養更多深諳漢語和中國文化的人才。

《華爾街日報》文章截圖

以下為文章摘要:

中美目前正處於一場迅速升級的「信息戰」當中,雙方就新冠疫情的起源問題爭論不休,而美國處於明顯的劣勢。

而美國之所以在「信息戰」中處於劣勢,是因為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努力翻譯英語文件,探索美國文化和政治的細節。但與冷戰時期不同的是,美國政府和私營部門並不重視漢語和語言相關的專業技能,無法有效地與中國競爭。

每一個美國人都知道《美國國防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這兩份文件都指出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長期戰略競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美國的媒體普遍缺乏對普通話項目和粵語項目,而美國的普通話和粵語教學嚴重依賴美國72所大學裡的孔子學院。

大多數美國人不得不依靠中國官方媒體和宣傳機構的官方翻譯來了解中國。那些中國國內公開的討論、辯論和黨工作報告文件組成的信息海洋,卻

美國著名記者約翰·龐姆斯特利(John pomfretastly)曾說,如果要讓美國人對中國的政治局勢不知情,「中文是第一級加密」。而新冠疫情引發的中美爭論則進一步凸顯出美國人在中國信息獲取方面的無力。

當美國人談到中國方面的觀點時,他們只能談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中國知名評論員的推特帳號上的英文發言以及官方的報紙。而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在中國國內引起了廣泛的爭論,但美國人卻無視了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廣泛討論。這種無視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中國人是在用中文討論這些問題。

而中國卻重視英語教學和翻譯機構。中國在英語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競爭對手。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已經膨脹到180億美元,其中70%的收入來自兒童英語教育。與之相對應的,美國語言教學只有16億美元的市場,這意味著美國人均語言教學經費是中國的一半。

美國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國問題,應該像冷戰時期研究蘇聯那樣,建立漢語翻譯機構。美國應該創立類似於《參考消息》一樣的刊物《參考消息》是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一份涵蓋英文報導在內外國新聞報導的翻譯彙編。

冷戰時期的美國領導人會對今天中美這種信息不對稱感到震驚。因為冷戰時期美國十分注重俄語翻譯。《長電報》是美國政府在冷戰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文件之一。其作者喬治·凱南就深諳俄語,是一位傑出的俄羅斯演說家,也是研究蘇聯問題的專家。美國許多有影響力的冷戰思想家,如凱南和查爾斯·博倫,都是真正的專家,對蘇聯和俄羅斯的政治、文化、歷史和語言有著深刻的了解。

(觀察者網註:1946年月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給國會發了一封8000字左右的長電報,詳細描述了蘇聯對外的擴張策略,改變了美國對蘇態度。)

美國政府還投入大量資源開展宣傳活動,並將蘇聯文件翻譯成英文。美國最知名的俄語翻譯機構之一就是外國廣播信息服務(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FBIS)。FBIS機構監視、翻譯和傳播大量來自蘇聯、古巴和其他國家的新聞,為研究人員、活動家、記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無價的翻譯。

但遺憾的是,美國已經在2019年裁撤了(FBIS)。對此,《美國正輸掉信息戰爭》文章作者寫道:「凱南的棺材板今天一定蓋不住了(Kennan must have turned in his grave)。」

美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美國政府應該在國會的幫助下建立21世紀的FBIS,翻譯中國和俄羅斯的材料並將其公之於眾。作者稱,至少中國領導人的講話,應該在48小時以內翻譯成英文。像谷歌翻譯這樣的程序中的機器學習和翻譯技術是很有幫助的解決辦法。但它們無法取代對中國文化、政治和歷史有著獨特理解的人工翻譯。此外,政府還需要增加對外交官、士兵和間諜進行漢語、中國歷史、政治和中國文化教育。

美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延伸閱讀:

美媒:美國的對華「戰略路線」問題一大堆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文章,原題:為什麼川普的對華「戰略路線」是錯誤的 白宮新的對華戰略方針,對中國戰略意圖和行為的一些分析還是有說服力的。但在其他方面,卻延續了川普政府有關中國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性質和範圍的錯誤診斷。基於這種診斷,它開出的藥方很可能是無效的,甚至適得其反。

該方針稱「北京公開承認,試圖改變國際秩序,以符合中共的利益和意識形態」。但這是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大國都在做的事:利用國際秩序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意識形態。文件宣稱「我們歡迎在利益一致的地方進行合作」,卻沒有承認美中利益實際上可能一致的領域。美方稱「不尋求遏制中國發展」,但這迴避了中方的更大懷疑——美國尋求的主要是遏制中國的外部力量和影響力。

意識形態競爭確實存在,但中國的目標被曲解和誇大。北京並無意將內部治理方式推廣到全球。北京對全球治理改革的渴望,也並非是想將其強加給別國——更不用說整個世界了。涉及安全領域,美國稱「北京的擴軍威脅到美國和盟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並給全球商業和供應鏈帶來複雜挑戰」,但並不是中國的每一種軍事能力都構成威脅,除非我們願意接受(這種理念)——美國的軍事能力也是對中國的「威脅」。

此外,文件幾乎完全否定北京外交政策和戰略雄心的歷史淵源。無疑,中國的民族主義、中國人民曾被外國列強剝削的歷史經歷,絕不僅僅是共產黨的宣傳。只要華盛頓對這段歷史不熟悉或不屑一顧,美中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相互理解。

戰略方針還列出華盛頓為應對來自中國的多重挑戰而加速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部分內容又是基於對中國行動或抱負的誇大或歪曲——將中國的所有國際行為等同於惡意、不公平、掠奪性的或違規。

白宮表示對來自中國的建設性接觸與合作持開放態度,但繼續堅持川普政府關於美中交往歷史,以及——更重要的是關於北京「戰略野心」的一些站不住腳的看法。對美國如何理解並回應中國的「根本性重新評估」,仍基於一些有缺陷的前提。且它側重於日益對抗、零和的關係,鮮有為北京提出積極的激勵或替代方案。

此外,該戰略可能高估了華盛頓在與北京打交道時的籌碼,也忽視了此種做法在美國盟友中的潛在支持有多少。後者未必認同美國的對華看法,也越來越懷疑美國的信譽和可靠性。也許最重要的是,白宮的戰略未能解決美國國內根深蒂固的問題,正是這些痼疾在削弱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作者保羅·黑爾,喬恆譯)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 環球時報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美媒:美國務院阻止拜登和外國領導人通信 數十條消息被攔
    美媒11日爆料,連日來,美國國務院收到一系列外國領導人給拜登發來的消息,但川普政府卻阻止拜登獲取這些消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該消息由美國國務院消息人士透露。按照以往傳統,美國國務院應該支持總統當選人的所有通信,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國家領導人自周末開始發送消息。
  • ...一份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等美國情報機構提供的信息彙編而成...
    【美媒:美國情報部門認定武漢官員因擔心遭到報復而隱瞞新冠病毒信息】據《國會山報》當地時間周三(8月19日)消息,《紐約時報》周三報導稱,美國情報部門認定,武漢地方官員因擔心遭到報復,向中國中央政府隱瞞了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
  • 美國強生暫停新冠疫苗研究,因接種者出現不明原因症狀;①美媒消息...
    美國強生暫停新冠疫苗研究,因接種者出現不明原因症狀;①美媒消息稱,由於參與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症狀,美國強生公司正在進行的新冠疫苗研究已經暫停。據報導,由強生公司向研究人員發出的文件表示,暫停規定已經生效,用來招募患者的線上系統也被關閉。
  • 華春瑩公布一重要消息後,美媒突然發現不對勁,美國反而幫了中國
    近日,中國對外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據參考消息10月11日報導,在10月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按照總人口1%比例即1500萬人口規模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採購疫苗。這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也是中方同「實施計劃」發起方進行充分溝通後達成的共識,可以說是一個對各方均最有利的結果。
  • 美媒:假消息比病毒傳播得更快 社交媒體力阻謊言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美媒稱,假消息比冠狀病毒傳播得更快。當地時間2月3日臉書宣布將刪除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假消息。在出現了包含惡作劇、瘋狂的陰謀論和其它誤導性信息的帖子後,該社交網站採取了上述立場。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月3日報導,對於具有誤導性的帖子,美國的社交媒體基本上採取了不幹涉的態度。因此,臉書此舉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美國國會議員呼籲社交媒體採取更多措施,以阻止此類假消息傳播。
  • 美媒盤點中國人最喜歡的美國大學(附名單)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 美媒稱,20世紀70年代,他們來自伊朗,借著石油繁榮的東風。在第二個千禧年的前十年,他們來自印度,填滿商業和理科類的研究生項目。現在,中國學生成為美國國際學生當中最大的群體。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基於《信息自由法》要求國土安全部提供有關信息——國土安全部收集F-1籤證(最常見的學生籤證)的統計資料(包括學生來自哪個國家並進入哪所大學),得到了2014年全年以及截止2015年前三個月的有關F-1籤證的完整數據,弄清了針對哪些學校向學生發放籤證。這些數據有力地顯示了哪些美國校園的中國學生最多,並且在這些學校之間提供了比較。
  • 美媒列出一份世界強國榜單,美國再次佔據榜首,第二第三實至名歸
    為了保持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獨一無二影響力,美國媒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按照相關標準制定一些全球國家排行榜單,以凸顯美國實力的強大和輿論掌控力。就在1月15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在網絡上公布了一份2019年世界強國榜單。
  • 美專家:美國也應該有像《參考消息》這樣的報紙
    「中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參考消息》是將外國新聞文章——包括英文報導——翻譯成中文的彙編。
  • 美媒:華人新移民靠中文APP適應在美生活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 美媒稱,2014年,格雷絲·回(音)從中國移民到洛杉磯。當她在谷歌中輸入「洛杉磯移民」後,第一個搜索結果就是洛杉磯華人資訊網。這是一個雜亂無章的網站,有68萬個分類廣告條目,35萬註冊用戶,200萬的月度訪問量,在15個城市還有姐妹網址,實際上已經變成在美華人的門戶網站。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4月29日報導,使用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找工作的回小姐說:「美國的網際網路對我來說沒用。我的英語不夠好,找不到我需要的東西。」
  • 美媒聲稱中國竊美公民信息大數據 以招募間諜
    資料圖:美媒指責黑客活動瞄準美國政府機構和醫療保險企業手中的大數據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6月5日報導稱,分析人士稱,中國正通過侵入美國政府機構和醫療保險企業來建立關於美國人的大型個人信息資料庫
  • 蔡英文拿美國當「救命稻草」?美媒一個消息,足以讓「臺獨」心涼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頻頻對美國搖尾乞憐。而光是今年,美國就多次無視大陸警告,強行對臺軍售。就在10月,美國政府出售包含臺灣方面要求的100套「魚叉」岸防巡航飛彈系統在內的多項武器裝備。對此,臺灣防務部門還叫囂稱,「其中兩項飛彈與火箭都可打到大陸沿岸」。
  • 拜登發新講話事關中方,美媒先慌了:此事沒有中國不行
    根據《參考消息》所報導,近日拜登在記者會上,當被問及美方是否會加入中國等15個國家剛剛籤署的RCEP時,拜登並沒有直接對該問題作答,而是話鋒一轉指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 拜登強調,美國接下來將會與盟友制定全球貿易規則,以此抗衡中方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由此可見,對於拜登政府改善中美關係,這種幻想已經可以摒除。
  • 美媒:中國獲取鈷礦供應的長期性戰略政策,比美國技高一籌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對於鈷礦這種鋰電池中不可或缺、發展前景廣泛的「戰略性礦產」,美媒開始擔憂起被中國「掌握」的供應鏈「卡脖子」。「政客」新聞網站2日評價,在中美圍繞獲取鈷礦的戰略資源競爭中,中國放眼長遠、「國家主導」的政策技高一籌;美國則因為「自由放任」的路線「落入下風」(outmaneuvered),面臨供應短缺或中斷的風險。
  • 美媒稱美國或從土耳其手中買下S-400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 美媒稱,根據上周在參議院提出的議案,美國將能夠購買土耳其的俄制S-400防空系統。一位有影響力的參議院議員提出該計劃,試圖緩解華盛頓與安卡拉在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問題上的僵局。
  • 被指控「操縱」美國大選後,一家技術公司稱美媒散布假信息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4日報導,被捲入有關美國2020年大選毫無根據的陰謀論的一家投票技術公司周一表示,已向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和其他兩家右翼媒體公司發出法律通知,指控這些媒體參與了一場針對該技術公司的「虛假信息活動」。
  • 美媒:美國研製「可變形」無人機
    (原標題:美媒:美國研製「可變形」無人機) 美媒稱
  • 美媒:講流利中文著中式服裝 美國白人女孩愛唱中國民歌
    (美國《世界日報》/羅曉媛 攝)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當地時間6日晚,在美國華盛頓地區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會(大專聯)的年度「同心」歡樂晚會上,說著一口流利中文、身著中式傳統服裝的美國女高音歌唱家何凱麗(Kerry Holahan),以一曲極具時代色彩的傳唱民歌《紅梅贊》,驚豔全場。
  • 美國面臨"電腦荒" 美媒:與川普政府制裁中企有關
    (原標題:美國開學面臨「電腦荒」,美媒:與川普政府制裁中企有關)
  • 美媒:伊萬卡家庭引領中文熱 僱中國保姆孩子每周上中文課
    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導 美媒稱,當伊萬卡·川普5歲的女兒阿拉貝拉·庫什納本月早些時候為來訪的中國領導人演唱一首中文民歌的時候,這一場景在中國引發了許多人的感情流露。而在美國,此事很可能在其他年幼中文學習者的父母當中引起至少是少許的羨慕。
  • 一份抹黑中國的「重磅檔案」,美澳不敢公開!
    澳媒幾月前借一份匿名「政府文件」炒作「武漢實驗室洩露病毒論」,污衊中國隱瞞疫情,相關報導讓支持川普的美媒「如獲至寶」。但英媒依法申請公開這份文件時,澳大利亞政府卻拒絕了。面對這份只有十幾頁的檔案,美國國務院也說要花上3年之間才能決定要不要公開……這麼一份現成的甩鍋「證據」遲遲不公布,實在讓人為川普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