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上的車輛屈指可數,已成「擺設」?真是如此嗎?

2020-12-09 翠姝旅遊

我國近幾年在基礎設施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是可見的,我們不僅在城市建設了高樓,而且在海外也幫助他們建設了橋梁和鐵路, 由此,我們獲得了光榮的稱號「基礎設施狂魔」, 而且,最驕傲的是2018年10月24日開通的香港珠澳橋,這座海底隧道橋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座,去香港只需要一個小時, 比以前快多了。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國建設它非常不容易,花費了數千億元的巨額資金, 因此,在還沒有開通之前,很多人認為開通的那天橋上會繼續流淌著河流, 但意外的是,現在香港珠澳橋每天能通過的車非常少,很多人說這座橋成了「裝飾品」, 這句話是真的嗎? 其實這只是人們的誤解。

這座外觀壯觀,氣勢磅礴的橋一共連接著三個城市, 這三個城市的交通規則不同,流通的貨幣也不同, 當時開通的那天,很多人說想開車來這裡體驗一下, 到了橋才知道,過橋不僅僅是交通費,還有港澳的通行證, 這對車主來說很麻煩, 因此,想過這座橋的人越來越少。

有些人即使有港澳通行證也不能過橋,但問一下,你會發現車主不僅有港澳通行證,而且自己的牌照必須是港澳兩個地方, 通行證很好,但我覺得有這兩個地方的牌照比上天難, 有些人直接說過橋比在北京買房子難! 想想這個也不太誇張, 因為擁有港澳牌照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對普通人來說很難,所以過橋的車越來越少,看看這裡,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港珠澳大橋現在變成了「裝飾品」, 大家也想去這座橋看看嗎? 你滿足過橋的條件嗎?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心動了呢?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變成「擺設」?橋上車輛屈指可數,究竟是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我國素有基建狂魔之稱,尤其是已經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成為我國又一個奇蹟建築。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的建築過程可謂是十分不易。如今港珠澳大橋已經開始通行,但他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川流不息。
  • 港珠澳大橋竟成擺設?橋上車輛屈指可數,車主:都沒資格通行
    港珠澳大橋竟成擺設?橋上車輛屈指可數,車主:都沒資格通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綜合國力的顯著提高,中國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強大,終於決定建造海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之後可以坐車通過,不需要坐飛機,確實節省了很大的費用可以。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香港珠澳橋終於開通,對國人來說一定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 港珠澳大橋成「擺設」?為啥上面的行車很少?看後終於明白了!
    港珠澳大橋成「擺設」?為啥上面的行車很少?看後終於明白了!尤其是在前段時間呢,也都是一個非常光榮的事情出現在了我們的中國,就是國內第1座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當這個大橋在開通以後呢,可以說我們都是能夠直接開車過去,可是這樣子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大橋上面的車特別的少,答案全在這裡。
  • 港珠澳大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曾讓全世界佩服的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寥寥無幾,車主:沒資格!
    中國建造的大跨度橋梁數量就佔了世界總量的一半甚至更多,現在只要談到中國橋梁,就像是一張國家的一張代表名片,享譽全世界,而「港珠澳大橋」創造了多個世界紀錄,也拿了不少世界第一,攻破了許許多多的難關。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用鋼量達到了42萬噸,最精準的深海對接,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
  • 又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連接港珠澳大橋!
    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消息不斷,既有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正在建設的虎門二橋、深中通道,還有不少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超級項目。超級建築了解到,近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而且這座大橋將連接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通行「全攻略」
    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了《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五種車可上港珠澳大橋——跨境巴士:大橋開通首年安排粵港、港澳跨境巴士配額共200個,其中粵港150個(供粵港合資公司)、港澳50個(34個為香港配額,16個為澳門配額),已全數發放 (註:珠澳口岸間不通客車)。另有200個配額給現時行走其他口岸的粵港跨境巴士轉走大橋。每一配額可於每日營運來回班次各一次。
  • 「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條巨龍躍海而起,這就是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開通:飛車上橋前 先看此攻略
    新華社發 什麼車可上橋?跨境車輛才能通行 大橋通車後,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我能否駕車上橋」?針對「什麼樣的車輛才可以在港珠澳大橋通行」這一熱點問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給出的答案是:港珠澳大橋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計程車、跨境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五類車。跨境車輛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兩地牌」車輛,憑相關條件申請即可。
  • 港珠澳大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 自駕港澳遊不再是夢
    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標誌著全線供電照明系統施工圓滿完成,意味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經具備通車條件。亮燈儀式上,大橋東人工島四周燃放起壯麗的煙花。圖為港珠澳大橋主體31日晚全線亮燈。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未來通車後,香港至珠海的陸路通行時間將由3小時變成半小時,自駕去港澳遊玩也將不再是夢。
  • 港珠澳大橋已成熱門景點 坐遊輪看大橋率先火爆
    2018年1月21日訊,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昨天表示,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的路面鋪裝及道路設施已順利完工。餘下正在進行的工程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及監察系統的最後安裝、測試,及其他配套設施的收尾工作。港珠澳大橋風採絕世。《 廣州日報》供圖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包括約9.4公裡長的高架橋、1公裡長的觀景山隧道及沿機場東岸1.6公裡長的地面道路。香港接線已於2017年5月18日全線貫通。
  • 港珠澳大橋七一前正式通車
    元旦前夜,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亮燈,在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同時,伶仃洋面上也誕生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新的風景線。據透露,港珠澳大橋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車。有趣的是,「大橋遊」已率先火爆起來,廣州、珠海等地的部分旅行社紛紛組團攬客坐遊輪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 帶來哪些便利?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總監張勁文介紹說,大橋橋梁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為60座艾菲爾鐵塔,是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大橋施工工期有限,使用傳統的板單元人工焊接質量不穩定,工期難以保證。大橋設計者、管理者與建設者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在工廠中像生產汽車零件一樣,使用機器人焊接,流水線作業生產鋼箱梁。」
  •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滿月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南方電網工作人員介紹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電力設備。 陳驥旻 攝中新網珠海11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已經滿月。一個多月以來,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和大橋專用變電站發揮「雙保險」的作用,確保實現對大橋的穩定和可靠供電。近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舉辦「電亮」港珠澳大橋媒體開放日活動,部分中央及港澳媒體記者應邀參觀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開關櫃等電力設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
  • 建世界一流的數位化港珠澳大橋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履職兩年多來,蘇權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專注於如何「用好管好大橋」。具體而言,就是通過發揮粵港澳三地各自的科研優勢、協同創新,用智能手段維養和運營大橋,提高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蘇權科說,希望通過3—5年的時間,把港珠澳大橋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數位化大橋。
  • 港珠澳大橋開通!有多項瀋陽技術!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全攻略發布(PDF下載)
    「港珠澳三地怎麼上橋?」「哪些車輛可以通行?」「口岸如何通關?」「收費多少?」「大橋有什麼配套服務?」……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社會各界對通行相關問題熱切關注。今日,港珠澳大橋正式發布《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上橋旅客快來看看這個「掌上攻略」吧。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超級工程 超乎想像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總監張勁文介紹說,大橋橋梁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為60座艾菲爾鐵塔,是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大橋施工工期有限,使用傳統的板單元人工焊接質量不穩定,工期難以保證。大橋設計者、管理者與建設者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在工廠中像生產汽車零件一樣,使用機器人焊接,流水線作業生產鋼箱梁。」
  • 港珠澳大橋海關為自駕遊「老爺車」保駕護航
    近日,拱北海關下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為一批來自香港的14輛自駕旅遊的「老爺車」快速辦理通關手續。 16日,記者從拱北海關了解到,該自駕車團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後,將前往廣東、海南等地自駕旅遊,最後又將從該口岸出境。
  • 港珠澳大橋上的「江門製造」彰顯新實力
    近日,由中央、省、市10多家媒體組成的媒體採訪團,走訪了一批優秀的江門製造企業,其中包括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8家企業。「能夠為港珠澳大橋建設提供產品和相關服務,甚至直接承建大橋相關項目工程建設,彰顯了江門企業的強大實力。」